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科学 > 经济学

经济学

22年会发生经济危机吗,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2-06-24经济学 养生王
最近和伙伴们聊天,普遍唉声叹气,怎么说呢,能感受到大家的担忧,一部分人判断,按现在经济的走向,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甚至是经济危机,说明大家对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形势都有些悲观。这些朋友里

最近和伙伴们聊天,普遍唉声叹气,怎么说呢,能感受到大家的担忧,一部分人判断,按现在经济的走向,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甚至是经济危机,说明大家对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形势都有些悲观。

这些朋友里有做外贸的,有做实业的,有做互联网的,有做二级市场私募的,有老板也有打工人,甚至还有体制内的官员。其中,有三个朋友通过特定基金公司投资港股的,目前损失最大。一个做出口加工企业的,由于天然气和油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又无法及时传导到消费端,企业也面临重大亏损。

可能有人要问,宏观经济形势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那是国家、政府和那些高净值人群的事情,我们的资产和存款不多,能影响我们多少生活,08年的金融危机还不是一样过来了。我想说的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和大多数人想的一样,完全是呈倒金字塔型的,财富越多的人群受影响越大,而是像法师大范围魔法攻击一样,是呈无差别级的打击,而普通人由于信息渠道、认知能力和技能储备等原因,抗击打能力更差,受影响更多。有钱人的资产配置普遍考虑到风险对冲,而普通人呢,可能面临裁员失业,可能面临收入锐减,而这些,对于一般的家庭都是重大灾难。而且,这一次和08年真的不一样。

首先,可能引发危机的原因不同。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相对单一因素引起的——美国的资产泡沫化,解决的方法就是挤掉泡沫重新洗牌,是周期性就能消化掉的危机,而且美国能利用美元霸权强行让全世界为他买单。而这一次不一样,底层原因就复杂得多,从世界范围看,反全球化思潮的涌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抬头、上一波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推动力衰减而新的技术革命支撑远未到来、还有新冠疫情造成的长久影响,可能有人又要说,还有俄乌战争呢?我认为,俄乌战争更可能是上述原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本身。这场战争的主导者我认为甚至不是俄乌双方,而是美国。这是美国惯用的伎俩,每一次美元地位受到威胁,发动和诱导战争总是他的常规选项。

其次,我们应对手段变少。08年,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动能仍然强劲,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国家通过增加货币流通,拉动基建投资,拉动房地产投资,拉动新经济投资三个手段,就能有效的化解问题。现在呢,这三个手段不行了,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后期,房地产资产初步已经出现泡沫化,大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的落脚点已经不存在了,再加上我们的经济体量太大,基数太高,能够匹配的基建项目即使提前上马其实对经济的拉动已经不大,并不能有效的化解问题。而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呢,其技术红利也已经到后期,如果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没有到来,那这一轮的经济下行周期会尤其长。还有一点更复杂的是,目前的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太多,国内的通胀虽然控制得很好,可是美国通胀压力较大且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和时间或将都被压缩,中美利差缩窄,中长期国内利率或被动上行。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外资大量出逃,中概股被大量抛售的原因,都源于美国政府的利益需要。

最后,三驾马车持续疲软。投资之前说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应该是不会重现了,出口由于国际贸易壁垒的持续加固,中长期内也将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大宗原材料上涨的问题,导致出口加工型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国际海运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也让外贸企业利润越来越低,所以靠出口拉动经济也是行不通的;最后只剩下消费了,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反复出现的疫情导致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发生剧烈调整,总体趋于保守。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恶化形成对消费需求的压制,使得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在2021年充分显现,而且使得中期内居民消费行为都趋于过度“保守化”,制约了经济复苏的进程。那么,可以有一个基本判断:

当前影响中国消费恢复的因素逐渐变成中长期的,而这里面,有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是,居民债务负担对消费能力的约束开始凸显。2009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17.9%攀升至2021年三季度62.1%,2020年居民债务余额和还本付息额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137.9%和15%,已排在全球主要国家前列。这是房价高企对居民消费挤出效应的一个体现。

二是,从收入分配角度,疫情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增长持续低于平均数增速,意味着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扩大,从而会压低边际消费倾向。

三是,2018年以来地产后周期消费(建筑装潢、家具、家电)持续拖累整体消费增长,而截至2021年10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单月同比的两年平均已连续3个月为负,这一拖累因素有待缓解。

四是退休潮,中国在1962-1973年出现了持续10余年的第一波生育高峰,1962年新出生人口数是1961年的2倍多,达到了2491万人,1963年到1973年,新出生人口都在2400万以上。如果考虑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那么现在这一批人口正值“退休潮”,从而也会压低边际消费倾向。

说了这么多,感觉都是坏消息。其实也不是,即使没有现在的国际环境动荡,中国也已经实际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像前些年的增速原则上是不可能出现,只是在我们转型的关键阶段,西方国家总要出幺蛾子,不好意思,这是历史的必然。好就好在,国家的战略布局实际已经提前预计到这样的局面,双循环大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此时此刻。

先看看今年的经济走势初步判断,2022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房地产行业将持续处于“寒潮期”,其标志就是房价下滑、商品房销量下降及房地产投资负增,并对上下游行业形成拖累。总体上看,房地产行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在25%-30%左右。如果房地产活动整体收缩4%,对GDP增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可达1.0-1.2个百分点左右。

其次是,我国出口有可能大幅减速。伴随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冲击的减弱,我国出口商品的替代效应也将相应下降。疫情期间的高出口增速不具备可持续性。其次,俄乌战争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能消化的,也将持续降低我国外贸出口行业的净利润率,2022年净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率有可能由正转负。

最后是,按目前情况来看,2022年国内疫情散发现象还将持续,对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仍会有一定抑制效应,加之疫情期间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就业和收入预期不稳,储蓄意愿上升而消费意愿下降,2022年居民消费仍将处于偏缓的修复过程。

综上,在疫情散发继续抑制居民消费、房地产处于“寒潮期”以及外贸调整背景下,国内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一定的缓解,全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3%左右,相对于去年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同时,季度GDP增速将整体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22年会发生经济危机吗,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因此,展望2022年,总需求不足仍然将对经济增长构成制约,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很多挑战,但总体呈现边际向好趋势。

回到题目,我认为今年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全球性危机的发生一般人一辈子也就碰到一两次,08年离现在太近,那一次的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都已经引发多次局部战争,新的一轮再来估计有可能第三次世界大战了。但我们仍需防患于未然,那么,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普通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全球化配置资产。在海外有账户的,可以把部分存款兑换成美元汇到海外,这是最佳的选择。在海外没有账户的,也可以考虑在国内兑换一部分美金,但也不建议买太多,因为只能是持有,不能增值,也不能作别的投资。

第二,配置黄金资产。可以考虑在国内购买人民币黄金资产,比如人民币黄金ETF等,当人民币贬值时,人民币黄金一定会涨。

第三,配置房产。不懂外汇、也不懂黄金的,建议在核心城市、成熟区域购买房子,不要去购买郊区房,但这一条只能算是中下策吧,虽然目前判断房价不会跌,核心城市房价还要继续涨,政府会在国内保资产,在国际上牺牲人民币,但毕竟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到时控制不好,国内恐慌时,也不好说,但整体上,这是相对安全靠谱的。

第四,持有具有成长性公司权益类资产(增加未来财富)(康波周期)。对打着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但干着非法集资的业务要敬而远之。

综上,适当的核心城市成熟区域房产持有+适当的权益类资产投资+适当的家庭资产海外储备=是当下最佳的对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