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艺术

艺术

快评丨“雪莲我吃定了”为什么引热议

发布时间:2022-06-30艺术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快评丨“雪莲我吃定了”为何引热议

请相关人士看见“造梗”背后的现实,读懂“热梗”背后的民意,而不是任由这股风吹过就散

60——120——500元,没错,这就是当下一些网红雪糕的价钱,他们以平平无奇的外貌,难以置信的价格,让人们在炎热的夏日痛呼“失去了雪糕自由”。这些“用价格给你的钱包狠狠地刺上一剑”的高价雪糕,也被网友称之为“雪糕刺客”。

童年的记忆里,有小布丁、老冰棍留下的甜蜜,长大的日子里,却是网红雪糕、联名雪糕带来的伤痛。什么时候,吃个雪糕也要胆战心惊了?

在此当下,一个名为“雪莲”的平价雪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近日,有人指出雪莲雪糕生产车间混乱不堪,大呼“雪糕杀手买不起,划算雪糕不敢吃”。随后,有人发现,“雪莲冰块”迅速注册官方账号回应称:净化车间内已全自动生产,是安全食品,没有塌房。按照惯例,此雪糕品牌很可能会遭受质疑或谴责,结果留言区却是各种力挺的段子。他们模仿电影台词,仿写经典文学作品,改写流行歌词,让“雪糕刺客”成了一个略微尴尬的存在:

人生就像一个冰柜,你永远不知道拿一个雪糕多少钱。­——《阿糕正传》

我发誓上天入地你再也找不到比雪莲更有诚意的。——《天糕赐福》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贵的模样。——《孤糕者》

或许,第一个人是为了表达信任,第二个人是为了娱乐,第三个人是为了跟风,但随着留言的几何级增加,呈现的是一种隐藏的大众情绪:人们苦高价雪糕久矣。“雪糕文学”也由此诞生,这一现象既是高价雪糕盛行下的偶然,也是网络时代的必然。

于是,有人高呼:“雪莲我吃定了。”微博上,该话题下面的导语,正是大众情绪的印证——“你保护雪莲,我保护你”。此时的“雪莲”,已不再是“雪莲”,而是所有的平价雪糕。当“雪糕文学”在不同平台间相互流动时,对高价雪糕的“控诉”,就成了一场集体宣泄:生活已经够苦了,为何一根雪糕的甜都不能给?跟风创作,也可以成为“快乐源泉”,人们可以在对高价雪糕的调侃中,获得情绪上的放松。

人们如此宽容被指“塌房”的雪莲雪糕,更多是对“高价雪糕”的无声反抗。最近阅读量超4亿的热搜——“高价雪糕为什么卖不动了”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实话,人们并非不能容忍高价雪糕。过去几年里,高价雪糕在造型、工艺、包装、味道上的精进,也让人接受了适度加价,景区里举一个十多二十块的文创雪糕拍照留念,也是一种风潮。但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无限度地接受价格加码,进而挤占平价雪糕市场,甚至是以几百元的价格把大众的智商按在地板上“摩擦”。至少,在销售商的冰柜里,雪糕应该明码标价或是按价分区,这样也能让消费者购买时不再犹犹豫豫,让吃雪糕回归为夏日的清凉而不是窝火。

近年来,网络上不仅诞生了“雪糕文学”,此前也流行过“疫情文学”、“不被定义”文学、废话文学、“咯噔文学”、“林黛玉发疯文学”等等,每一种“文学”的诞生,都对应一定的现实。或是因为吃了高价雪糕的“亏”,总得让“我”发泄发泄吧,或是因为不要随便给“我”贴标签……不同的文学代表当下网民的不同情绪,也算是一种“挣扎”。

青年文化、网络文化热衷于“造梗”,“梗”总能迅速集结人群,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也能在梗中看见“彼此的内心”,获得情感上的安慰,还能在梗中集结群体的力量,获得文化上的认同,让被调侃被痛斥的对象看到他们的态度。所以,也请相关人士看见“造梗”背后的现实,读懂“热梗”背后的民意,而不是任由这股风吹过就散。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