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和徐增寿的结局如何(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儿子下场)
明朝的开国大将徐达共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按照长幼分别为徐辉祖、徐添福、徐膺绪、徐增寿。长女嫁给朱棣,为后来的文皇后,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
四个儿子中,徐添福早夭,徐膺绪本分,无啥建树。但是徐辉祖与徐增寿却因为在靖难之役中选择了不同的立场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后来因为朱允炆的缘故,允字犯了忌讳,便改名为辉祖。徐辉祖身高八尺五寸,膀大腰圆,又有才气,文才武略都很出色。
成年后,便掌管了左军都督府。徐达死后,徐辉祖继承了爵位。他曾多次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地练兵。后来更是诛杀了身怀异志起兵的阿鲁帖木儿。军事能力可谓非常出众。
靖难之役起,徐辉祖并没有因朱棣是自己姐夫就偏向于他,而是站在了朱允炆这一边。其实徐辉祖与徐达非常相似,两人对朱元璋都非常敬重和忠诚。
徐辉祖选择帮助朱允炆主要便是因为他是太祖朱元璋亲口所定,而朱棣则是在违背朱元璋的旨意。
在朱棣起兵之初,他的儿子朱高煦仍留在南京城,相当于一个人质。可是有一天朱高煦却偷了徐辉祖的马逃离了南京。
徐辉祖于是便将此事上奏给了朱允炆,并请求他责罚。当时朱棣与朱允炆之间已经有了敌对的苗头了。徐辉祖这么做无疑是向朱允炆表明自己的立场。
靖难之役时,徐辉祖曾率领大军援助山东。并在关键性的齐眉山之战中,与何福、平安形成三角之势,差点将朱棣率领的主力军扼杀。
不过后来朱允炆自以为取胜了,命徐辉祖撤兵,结果给了朱棣反败为胜的机会。可以说徐辉祖在这次战役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之后朱棣率军渡江,徐辉祖为了保卫南京,与其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不过最终因势单力孤不敌。
朱棣进入南京城后,所有勋戚、藩王都去迎接。而徐辉祖却守着自己父亲徐达的祠堂,寸步未动。
朱棣掌权后,将徐辉祖抓了起来,进行审问。他命人给徐辉祖纸笔,让他自己将所有的罪状都写清楚。徐辉祖却只在供状中写了其父徐达是开国元勋以及免死铁券中的话。
这个行为有两个意思:一是暗讽朱棣违背太祖祖训,二是在不用求饶的情况下保自己一命。
他的目的无疑达成了。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其幽禁在家中。直到永乐五年才抑郁而终。
02
徐增寿因为勋戚的缘故官至左都督。因为他是朱棣的小舅子,建文帝免不了会对他进行试探。他曾经问过徐增寿:燕王是不是要谋反啊?
徐增寿则反问:“燕王富贵已极,有什么理由谋反啊?”一问一答间,朱允炆已经明白了他的立场。靖难兵起之后,建文帝便没有让他率兵作战,也没有派给他守城门之类的要务。
朱允炆此时没有追究他立场不坚定的问题,实际上是想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反省改过。
后来徐增寿却并没有在家闲着,而是利用自己的身份,不停地刺探建文帝的布署及南京城的虚实。然后将这些讯息派人传递给朱棣。靖难之役的成功其实也有他一部分功劳。
对于这些事,建文帝后来也慢慢察觉到了。不过当时战事紧急,政务繁忙,他没有来得及找徐增寿算账。直到朱棣渡江攻打到南京城下时,朱允炆才将徐增寿擒来,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徐增寿只是默然不语,这点上与其兄长徐辉祖有些相似。朱允炆对他辜负自己的信任和期望非常愤怒,便在大殿之上,一剑将其斩杀了。
03
朱棣进入南京后,捏造各种罪名,对建文旧臣进行清算。而徐辉祖这一铁杆的建文派,朱棣却能够将其放过。
一方面,朱棣应该是看在徐达是开国功臣及免死铁券的份上。另一方面则也展现出了他的一种容人之量。
毕竟朱元璋自己发的免死铁券都不认账,对跟他一同征战的老兄弟更是翻脸不认人,朱棣却对这些买账。
而朱允炆在杀徐增寿时,却没有丝毫的顾及。其实他才是最不尊重朱元璋建立的一些传统的人。他所实行的政策名为反古,却反的是三代,反对的则是朱元璋的一系列政策。
他对开国功臣更是没有任何旧情可念。此外,这也表现了朱允炆的残忍。虽然他口口声声称回归三代仁义社会,自己却是一个很残忍的人。
朱棣起兵,史书纷纷指责他不尊重朱元璋的传统。而朱棣则在檄书中指责朱允炆违反祖制。其实朱棣起兵按照《皇明祖训》来说,确实属于靖难。
因为朱允炆已经整的明朝不是明朝,至少不再是朱元璋设想中的明朝 ,而这一切的发生又是在方孝孺、齐泰等人的撺掇下。
要是按照朱元璋的标准,他们的确就是祸国小人。而从朱棣对待徐辉祖之事,同样可以看出他对祖制的尊重。可能徐辉祖之所以最后那样做,就是认识到朱棣的这种性格。
- 上一篇:凌派雾灯型号几瓦(16款凌派大灯灯泡型...
- 下一篇:菜苔怎么摘(油菜苔怎么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