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的几种说法(历史上关于死的不同名称有什么)
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生老病死,都有说不完的规矩,道不完的讲究。就拿死人这件事来说,里面的门道,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首先,古人如何说“死”呢?
中国人忌讳“死”字,认可这个字的存在和含义,但实际表达中,却往往采用委婉的说法以表示对生命的尊敬。早在几千年的《礼记》,不同的阶层就有不同的叫法规范定义。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不禄、底民曰死”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从天子到不同等级的人,同样是死,但有不同的说法,只有普通百姓才可以直呼为“死”。
然而,“死”字虽然通俗易懂,属于百姓可用范畴。
但从情感上,老百姓也无法接受这种冷冰冰的叫法。于是按照按各自的风俗、以及信仰,又分出了许多分支叫法。
例如,佛教徒死,称为“圆寂”,“溘染”,道教徒死,称为“登遐”,“返真”。除此之外,民间还流行的各种五花八门的说法。例如:气散、数尽、就木、归泉、短折、梦桑、殒坠、殂、殉、卒等代称。
根据现代不完全统计,居然有不下四十九种的代称。
不同的年龄死去,叫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六十岁在古代属于高寿,去世称为享寿。
如果是正常死亡,那叫做寿终正寝(意思是家庭住房的正室),如死者是女性,则称寿终内寝(意思是指妇女生前居住的屋子)。如果死于疾病,则隐晦称为疾终。
三十岁以上不及六十岁去世,大多因为意外或者突发疾病,所以只能称为享年;不及十岁的叫得年或存年,以夭折或天昏作为代称。
别小看这些叫法,都有着不同的来历出典,同时也极力掩盖死亡这一残酷的真相,以平和隐喻的说法,让死者家属减轻悲哀和痛苦。
死亡是所有人的最终归宿,自然的法则谁也无法逃脱,然而从情感上,人类终究无法摆脱悲伤的情绪。
中国人把“礼”字放在第一位,认为“生来有理,死去有礼”,即便是“死”,也是体体面面,风风光光下葬,树立墓碑,留名千古,让后人凭吊。
然而……墓碑上的字,除了人名,其他的字都是什么含义呢?
首先说开头的“显”和“先”的含义。
所谓“显”是说死者去世的时候,上面没有更高的长辈,下面还有孙子辈,他在家庭里面地位最尊贵,显在最前面。这一点,男女都一样。
“先”的含义在于“先走一步”,意思是死者家里面还有老人在世,最少有一个人在(包括岳父岳母)。有长辈活着,在这个家庭里面,他不是长者却先走一步,所以称“先”。
再说第二个字,“考”和“妣”的区别。
古人认为,父母是人活着的叫法,死了就不能这样称呼。过世以后,父亲称考,母亲称妣。考是父,妣是母。父母去世了,不能说亡父亡母,那是对父母最大的不敬,一定要称先考(先妣)或显考(显妣)。
以此区别生前的称呼,即便是不知详情的人,也能从这“一字之差”中读出其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