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哲学

哲学

爱情产生的原因(爱情产生的原因 生物化学)

发布时间:2022-11-11哲学 生活人
一、爱情问题的提出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之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是因为它太熟悉了、太显而易见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

一、爱情问题的提出

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是因为它太熟悉了、太显而易见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是因为荷尔蒙的

之所以说,这又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是因为上述所有答案,都只是阐述了爱情的外部联系或外部表现,而没有从本质上揭示出爱情产生的内在动因。而要了解爱情产生的内在动因,就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爱情的本质。

二、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而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主观的东西必然对应着某一种客观的事物,那么,“爱情”这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形式,所对应的是什么样的客观事物?

情感的本质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性情感的本质是人脑对于性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性价值包括生理性性价值(即生殖价值)、个体性性价值(即生育价值和养育价值)和社会性性价值(即生殖互补价值、消费互补价值和劳动互补价值)三个基本层次。性情感也相对地分为生理性性情感(即性欲)、个体性性情感(即性感)和社会性性情感(即爱情)三个基本层次。其中,生理性性情感(即性欲)的本质是人脑对于生理性性价值(即生殖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个体性性情感(即性感)的本质是人脑对于个体性性价值(即生育价值和养育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社会性性情感(即爱情)的本质是人脑对于社会性性价值(即生殖互补价值、消费互补价值和劳动互补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

男女之间的爱情主要建立在异性之间价值互补性的基础之上,男女之间在生殖能力、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上的互补性越强,彼此所产生的吸引力就越大,就越是能相互依赖、相互爱恋、相互尊重。如果有一对男女,尽管他们各自的生殖能力、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都较高,但彼此的互补性并不强,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彼此就难以产生强烈的爱恋。爱恋异性是人主动选择异性的过程,是人对于异性的能力及其互补性的承认与肯定;被异性所爱恋则是人接受异性选择的过程,是异性对于他人的能力及其互补性的承认与肯定。

三、男女之间的价值互补性

男女之间的价值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生殖价值特性上的互补。生物界由无性繁殖发展成为有性繁殖,实现了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这是生物界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加快了生物的进化速度。对于无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只能通过自身的生与死来被动地、痛苦地接受自然的选择,没有任何主动性。对于有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配偶之间的优化选择来主动地筛选,从而大大提高了遗传信息的积累速度,加快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人类的生殖活动中,男人完成授精的生理行为,女人完成受精、怀孕、哺乳等生理行为,男人与女人分别具有不同的生殖价值特性,从而实现人类在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

劳动价值特性上的互补。男女在生殖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在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进而决定着他们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互补。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男人必然更多地承担着其它方面的劳动义务,因此女人在其它方面的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生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高强度、高速度的体力劳动,其体力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养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户外活动,从而缩小了她们的见识面,限制了她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了解,阻碍了她们对于事物的综合反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其脑力劳动能力通常也要低于男人。但是,女人在人口的生育、养育和培育过程中,逐渐培养了高度的细致心、耐心、爱心、高度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

男女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互补具体体现在:

从劳动的体力强度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强度劳动,女人则善长于低强度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活动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动态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静态性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复杂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复杂多变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简单重复性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发生特征来看,男人善长于突发性、随机性劳动,女人善长于渐变性、常规性劳动。

从劳动场所来看,男人善长于室外劳动,女人善长于室内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运动幅度来看,男人善长于粗犷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细致性劳动。

从劳动时间的长短来看,男人善长于短时间劳动,女人善长于长时间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技巧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技巧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技巧性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合作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合作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合作性劳动。

从劳动成果的创造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创造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高传统性或继承性劳动。

1从脑力劳动的思维特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逻辑推理性脑力劳动,女人善长于形象思维性脑力劳动。

消费价值特性上的互补。男女在生殖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决定着他们在消费活动的分工与合作。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就必须消费大量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因此女人对于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男人,而男人对于其它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女人。

男女在消费能力和消费特性上的互补主要体现在:

根据消费速度来区分,男人重“暴饮暴食”消费,女人重“细水长流”消费。

根据消费行为的活动性来区分,男人重动态性消费,女人重静态性消费。

根据消费场所来区分,男人重家庭外消费,女人重家庭内消费。

根据消费资料的时间特性来区分,男人重新潮性、创造性产品消费,女人重传统性产品(家具、居室、服饰除外)消费。

根据消费的动机性来区分,男人重客观目的性消费,女人重主观感受性消费。

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内容来区分,男人重价值内容性消费,女人重价值形式性消费。

根据消费的计划性来区分,男人重计划性消费,女人重随机性消费。

根据消费的价值效用来区分,男人重发展性消费,女人重生存性消费。

根据消费资料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精神性消费,女人重物质性消费(表达感情和体验情感的消费除外)。

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层次来区分,男人重高层次消费,女人重低层次消费。

1根据消费的合作伙伴来区分,男人重与朋友合作消费,女人重与亲人合作消费。

1根据消费主体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集体性消费,女人重个体性消费。

1根据消费活动的自主性来区分,男人重独立自主性消费,女人重被动诱导性消费。

1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来源来区分,男人重借贷性消费,女人重贮蓄性消费。

1根据消费方式的互补性来区分,男人重求异消费,女人重求同消费。

四、爱情的价值动因

生殖方面的价值动因。正是由于男人与女人在生殖价值特性上存在着互补性,就构成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共同利益——维持和发展人类的生命。这种共同利益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就形成了两性之间相互吸引的情感,这就是性欲。性欲是人在纯生理意义上对于异性的向望,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性情感形式,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致力于人口的生产,以确保人类物种的繁衍。其它形式的两性情感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性欲,任何两性情感都是不稳定、不长久的。

劳动方面的价值动因。正是由于男人与女人在劳动价值特性上存在着互补性,就可以通过男人与女人在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加大了劳动的总力量,扩展了劳动的总功能,提高了生产资料、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节省了劳动时间,扩展了劳动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劳动行为的价值率。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生产合作方面的互补利益是男女之间两性情感又一重要的客观价值动因。

消费方面的价值动因。男女在消费活动上的分工与合作,可以确保消费活动的有效性、广泛性、深刻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等矛盾,提高生活资料的利用率,提高消费活动的价值率。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消费合作方面的互补利益是男女之间两性情感的第三个客观动因。

男女之间从恋爱、到结婚、再生子的发展过程,在主观上讲是男女之间性情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但在客观上讲却是男女之间建立、维持和发展互补性价值关系的运动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会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而存在巨大的互补,但必然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征。

那么,男女异性之间爱情的价值动因是什么?男女之间通过异性情感(即爱情)的引导,从而形成、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生殖、劳动和消费方面的合作关系,实现男女双方在生产、消费和生殖活动上的优势互补,使自己所组建的家庭具有最大的劳动能力和最强的生存能力,使这个结合体(即家庭)的本质力量大于男女单个本质力量之和,这个差值(或盈余值)就是男女结合并组成家庭的客观价值。

五、实现爱情价值目的的三个基本手段

爱情的价值目的就是为了使男女共同所组建的家庭具有最大的劳动能力和最强的生存能力,而要实现这个价值目的,可以通过三个基本手段来完成:一是要使男女双方分别都具有最大的、相对独立的个体劳动能力,二是要使男女双方的劳动能力具有最大的互补性,三是要使男女双方建立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密切的价值联系,从而具有最大的利益相关性。

1、通过“优胜劣汰”的原则,实现男女双方各自具有最大的个体劳动能力。由于人的外部形象、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劳动技能、道德水平、财产状态和家庭背景等可以模糊地、概率地反映其劳动能力或扩展劳动能力(即借助于前人、亲人或他人所体现出的劳动能力),也就是说,漂亮、聪明、地位、财富、能力、经验、素质、道德、家庭背景等价值特性,可以作为一个人的劳动能力的直接或间接的、概率的或模糊的体现,因此人总是强烈地追求那些漂亮的、聪明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有较多财富的、有较强工作能力、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有较好家庭背景的异性。

2、通过“自然特性互补”的原则,实现男女双方的个体劳动能力具有最大的互补性。人的劳动能力通常可以通过一系列自然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精神特征,来概率地、模糊地表现出来,因此劳动能力的互补性通常表现为人的某些自然特性(包括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和精神特性)的互补性。例如,皮肤细腻的人通常适合于从事低强度、低速度和高细致性工作,皮肤粗糙的人通常适合于从事高强度、高速度和低细致性工作;身材瘦小的人适合于从事低强度、高灵活性工作,身材粗壮的人适合于从事高强度、低灵活性工作。因此男女在劳动能力上的互补性通常会概率地表现为自然特性上的互补性。保持男女在自然的生理特征上的适当互补,有利于提高劳动能力的互补性和共同生活的和谐性,因此:年长的男子通常爱恋年少的女子,稍胖者倾向于选择苗条、纤巧者,身材高大的男子通常喜欢低于中等身材的女子,“巨人”往往把“袖珍”的女子理想化,而矮小的女子往往喜欢高身材的男子,中等身材的男子倾向于中等身材的女子,身材不高的男子往往喜欢身材高大的女子,南方黝黑色皮肤的男子和女子在北方引人注目,南方人对北方型的男子和女子“评价”也很高,性情急躁的人愿意和性情温和的异性相处,等等。不过,男女在自然的生理特征上的互补并不是越大越好,当这种互补大到一定程度时,男女之间的互补性将会下降,矛盾性将会上升。

3、通过“社会特性对等”的原则,实现男女双方具有最大的利益相关性。劳动能力的互补性也必须建立在劳动者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共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之上,劳动者必须首先认可、适应和能动地运用这些共同的基础条件,然后才能确立各自的互补性和互补性。由此可见,男女双方较高的个体劳动能力和较高的互补性,并不能确保男女两性价值关系的统一体达到最大的本质力量,如果双方没有更多共同的志趣、相近的生活空间、相关的工作联系、密切的社会关系,就维以建立较为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密切的利益联系,就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进行有效的合作,因此,恋爱双方总是力求在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理想追求、审美情趣、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文化修养、道德标准、生活习俗等社会特性上保持一致或相近,以相互认同、相互信任、相互联系、亲密和谐,从而确保双方在人生道路上步伐一致。“社会特性对等”原则意味着:恋爱双方在世界观与价值观上讲究“基本接近”,在理想与信仰上讲究“志同道合”,在审美情趣上讲究“气味相投”,在社会地位上讲究“基本匹配”,在家庭背景上讲究“门当户对”,在文化修养上讲究“旗鼓相当”,在道德标准上讲究“求大同,存小异”,在生活习俗上讲究“步调一致”。显然,男女之间只有具备较高的社会特性的对等性,才能具有较大的利益相关性。

六、关于爱情问题的若干说明

爱情具有相对独立性。任何情感都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感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为核心而上下波动,但是,情感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理,虽然爱情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爱情是以两性互补价值关系为基础,并围绕它上下波动的,但是爱情本身却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并且可以与两性互补价值关系相对脱钩。例如,人有时可以为了“爱情”而牺牲一切,人甚至可以在“爱情”的驱使下,破坏已经建立的、良好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

爱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方面,爱情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价值条件,总是因为对方在某些价值特性方面(例如,相貌、财富、才华、健康、地位等价值方面相对于其他人具有明显的优势,才会产生爱情;另一方面,爱情一旦产生,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此时,如果对方在某些价值特性方面(例如,相貌、财富、才华、健康、地位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男女双方的爱情仍然可以维持原来的强度与深度。

3、爱情具有时间差异性与价值差异性。爱情的时间差异性是指:男女之间爱情的产生与发展,虽然和两性之间互补价值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是“同向对应的”,但不是“同步对应的”,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即爱情的建立需要时间,爱情的消失同样需要时间。爱情的价值差异性是指:男女双方有时虽然已经建立了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例如已经结了婚),但男女双方还没有真正建立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爱情;男女双方有时虽然已经消除了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例如已经离了婚),但男女双方还没有真正失去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爱情。

爱情是男女之间性情感的最高形式。人的性情感可分为性欲、性感与性爱(即爱情)三个层次。性欲是人在纯生理意义上对于异性的向望,是人类最原始、最基础的两性情感,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致力于人口的生产,以确保人类物种的繁衍;性感是人的较高层次的性情感,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致力于寻找最大生殖能力、养育能力的异性作为自己的伴侣;爱情是最高层次的性情感,其客观目的在引导人致力于寻找具有最大生殖价值互补性、最大消费价值互补性和最大生产价值互补性的异性作为自己的伴侣。

爱情有完整与零碎之分、深刻与肤浅、真实与虚伪之分。完整的、深刻的、真实的爱情能够促使男女双方建立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两性互补价值,即建立幸福美满的婚姻与家庭;零碎的、肤浅的、虚伪的爱情只能使男女双方建立局部的、肤浅的、短暂的两性互补价值,即建立崎形的、痛苦的婚姻与家庭。

本文主要解决一下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情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爱情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多巴胺?爱情产生的原因 生物化学?爱情产生的原因心理学?爱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爱情产生的原因 灵魂被看见?爱情产生的原因 看见?爱情产生的原因数据?爱情产生的原因是移情和外表?爱情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