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学 > 常识

常识

古时山东境内有两个主要国家:齐国与鲁国,为什么现在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

发布时间:2022-08-01常识 生活人
网友提问:古时山东境内有两个主要国家:齐国与鲁国,为什么现在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优质回答:山东称鲁不称齐,尽管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鲁,后世割据山东的政权也称齐不称鲁。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

网友提问:

古时山东境内有两个主要国家:齐国与鲁国,为什么现在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

优质回答:

山东称鲁不称齐,尽管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鲁,后世割据山东的政权也称齐不称鲁。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鲁国血统比齐国高贵;其二、鲁国周礼保存得比齐国好;其三、圣人孔子的一生基本上鲁国,可以说孔子是鲁国人而不是齐国人。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山东简称鲁而不简称齐,用鲁更加可以体现山东的礼仪悠久,文化深厚!

鲁国的首任国君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国格为侯爵;齐国首任国君是姜尚,国格也为侯爵。尽管齐鲁两国的国格一样高,但是鲁国有周王室的血统加持,因此鲁国在国格上实际上是高于齐国的。后来鲁国被王室升格为公国,而齐国还是侯国;再后来王室式微,鲁国也式微,齐国却崛起了,齐国不断的压迫鲁国,最终齐国僭越称王,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庸。鲁国由于有周王室血统,又有圣人孔子执政过,因此鲁国的周朝礼仪、规章制度保持得很好;鲁国包袱太重,又舍不得扔,最终在春秋时代被齐国超越,且不可逆转。

前面说了悠久的历史,高贵的血统往往会成为一件沉重的负担,如果不能因时便利的改革,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会被历史的荣光所淹没!燕国与鲁国都以王室血统自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最终都成为鱼肉,孱弱不堪;而齐国由于善于改革,审时度势,因此齐国不断的变强变大,北边的燕国,南边的鲁国都成了齐国附庸。齐国成了刀俎,燕、鲁成了鱼肉,这代表了新与旧的不可逆转。当然鲁国也有过辉煌,那就是在西周与春秋早期,那时人们都说鲁国是一个强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周礼尽在鲁矣,周鲁最亲!看重血统与道德的国人,自然喜欢鲁国而不喜欢齐国。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圣人孔子跟老子、上帝一样是人们心中的一尊神。孔子生于鲁国,长大后在当鲁国当官,居说他政绩斐然,人民相互谦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后来又主持了堕三都事件,被鲁国权臣驱逐出鲁国,游历天下。孔子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将他的政治思想广为传播,弘扬了教育事业,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成名者有七十二人。后世儒家成为主流文化,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全国读书人的偶像。因此用鲁代表山东更能体现山东的文明礼仪。

其他网友观点

其实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但却很扯淡的答案。

19世纪末大清朝开始建立电报系统那会,为了发报方便,要求各省定一个简称出来,于是才有了现在的省的简称。

当时定简称的原则是这个字要与本省有密切联系,而且两省的简称发音还不能太相近,以免报务员误读。如果两省都定了同音或者相似发音的简称,先到先得,后到的就只能改名。

于是山东就比较悲剧了,本来想定齐做简称,但发现河北(当时还叫直隶)定的是冀,齐和冀两个音相近,河北注册在先,所以只能让山东改名了,最后才定鲁。为什么河北抢在前面,因为大清的电报总局在天津,而天津当时属于直隶,河北近水楼台先得月。

其实山东还不算太苦逼的,至少鲁字也是有历史的。陕西和浙江比山东还苦逼呢。陕西本来想用秦做简称,结果被贵州先选了黔。浙江本来想用越做简称,结果广东选了同音的粤。两省只能改成陕和浙这两个不尴不尬的字。

其他网友观点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而包括范围,仍与今山东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讲齐鲁文化,先秦时代,以齐、鲁两国地域范围为准,汉代以后以今山东省区范围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这个标准处理,为了明确“齐鲁”和“山东”的关系,下边分别看看二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 “齐鲁”的由来及沿革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 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是指齐、鲁两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而言的,还未把齐、鲁联为一个词。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定公十年》)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但是,这里的“齐鲁”仍是国家概念,各自独立其义。到战国后期,“齐鲁”才真正组成一个词,成为含有统一文化特点的地域概念。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苟子,《苟子·性恶篇》云: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把“齐鲁”与秦对言,显然是指两个地区。齐鲁地区的人文与秦国地区的人文有何不同呢?齐鲁尚礼义,有“

礼义之邦

”誉称,秦则缺乏礼义文化,是其政教不同造成的,绝非因为人的本性不同。从此之后,“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指齐、鲁两国;或作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东地区;或作为地域文化概念指齐鲁文化范围。如《史记·儒林传》云:“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就是说汉代生于燕郡(今北京)的韩婴作《诗》内外传(即《韩诗》),其语言和学术观点,与齐鲁地区作为今文或古文经学的《诗》论特点明显不同。《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齐鲁”一词,已成为较为固定的地域概念,这一概念源于齐、鲁两国,且与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圈分不开。这一方面说明,齐、鲁两国文化经过逐步融合到战国时代已初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成为天下向慕的“

礼义之邦

”了;另一方面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化,即指今山东地区。山东号称“齐鲁”、或简称“鲁”、或别称“齐”,就是这样形成的,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固定的地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