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女子结婚多年无孕,善待化缘高僧,高僧:杏树下知缘由

发布时间:2022-06-25睡前故事 养生王
女子崔氏,名唤杏儿,出自富裕人家,明朝初年宁波府定海县人氏,她夫君名唤柳祥明秀才出身,一边在镇上教书,一边备考举人。杏儿曾经的丫鬟,也是她的闺中密友名唤翠儿,翠儿幼年跟父母逃避战乱走散,杏儿见她面黄肌

女子崔氏,名唤杏儿,出自富裕人家,明朝初年宁波府定海县人氏,她夫君名唤柳祥明秀才出身,一边在镇上教书,一边备考举人。

杏儿曾经的丫鬟,也是她的闺中密友名唤翠儿,翠儿幼年跟父母逃避战乱走散,杏儿见她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十分可怜,求父母将翠儿收留在身边,二人情同姐妹。

翠儿的父亲是商人,战事平息后找到了翠儿,将她接到县城,翠儿嫁给城里的一个商人,夫妻恩爱,翠儿知恩图报,她和她相公将杏儿夫妇接去了县城。

还在她家隔壁租了一套房子,让杏儿夫妇住下来,不仅如此,还帮忙让柳祥明在县城的学堂教书,姐妹二人常聚在一起谈心聊天,促膝长谈。

翠儿有一儿一女,可是杏儿结婚六年一直未能有孕,她虽替翠儿高兴,还做了干娘,可是她想到自己,心情愁烦,唉声叹气。

翠儿常安慰杏儿,还带她去寺庙许愿祈福,希望姐姐杏儿早日如愿。

那天,柳祥明去参加秋试(考举人)不在家,杏儿和柳祥明虽然结婚多年,但是他们之间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如胶似漆,翠儿知道杏儿思念丈夫,她过来陪伴杏儿。

傍晚时分,有位慈眉善目的高僧来化缘,杏儿的丫鬟去开门,接过高僧的钵盂,给高僧添了饭菜。

杏儿因为迟迟没有身孕,翠儿常带他去寺庙祈福,杏儿因此觉得不应该怠慢高僧,仅施舍斋饭,觉得这样有失礼数。

她亲自来到院门口恭敬地请高僧进了屋,让高僧在院子里吃饭,还亲自送去茶水,高僧吃完饭,喝了茶水,说道:“多谢施主,贫僧告辞。”

杏儿送高僧出院门,高僧忽然说道:“施主难道不想问你结婚多年,你家和夫家都行善积德,未做恶事,你为何一直不能怀孕的事情吗?”

杏儿十分震惊,高僧怎么对自己的情况如此了解?她赶紧请高僧明言,他说道:“阿弥陀佛,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只因你前世情缘未了。”

杏儿觉得不可思议,她管不了前世,她只想和今生的柳祥明幸福地生活下去,她连忙问如何化解?

“你可将城东郊的一处宅院买下,杏花树下可知缘由。”高僧说完,杏儿刚想细问,高僧飘然出门,不见踪迹,杏儿觉得来化缘的高僧 ,深不可测。

杏儿回到屋里,问翠儿城东郊的宅院她可知晓?翠儿说不清楚,需要问自己的父母,她的父母知道后都很吃惊。

“翠儿,你为何打听那座宅院?你不会是想买下来吧?”翠儿的父亲吃惊地问道,翠儿说只是随口问问而已,问父亲为何吃惊?

翠儿父亲说道:“那处宅院,过去是个小寺院,因战乱而荒废,被人买下之后,建了宅院,可是闹鬼,弃之不用,一直在卖,虽然便宜,但千万不能买啊。”

事后,翠儿劝杏儿不要买,可是杏儿想做母亲,想为相公生孩子,想有爱的结晶,所以她坚持要买,最起码应该去看一看。

翠儿懂杏儿,派仆人去知会了卖主,一同去了宅院,宅院周围环境优美,只是周围杂草丛生。

打开院门,院内有一棵挺拔的杏树,由于是秋天,黄杏叶挂满树枝,地上也散落厚厚的一层,翠儿觉得不妥,卖主说价格比正常价便宜四成,如果想买,马上安排人收拾。

杏儿看着杏树还有院内的情景,似曾相识,她喜欢这座宅院。

柳祥明秋试结束,中了举人,他希望有自己的宅院,随杏儿来看过后,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离县城的学堂比较远,可能不能每天都回家。

不过柳祥明见娘子满意,他深爱杏儿,就买下了宅院。

很快,宅院里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搬进了宅院,夫妻二人常在杏树下品茶,聊天,吟诗作对,欢声笑语,充满了新买的宅院,至于所传的鬼怪,并未发现。

一个月后的一天,柳祥明住在学堂,没有回家,杏儿思念相公,想着不能怀孕的事情,睡意全无。

她让丫鬟去休息,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杏儿泡上茶,独自坐在院内杏树下的石凳上,品着石桌子上的茶。

她右手扶着腮,想着高僧所说的话,自己已经买了宅院,为什么还没有身孕呢?

忽然,杏树后面有悉悉索索的声音。

起初,杏儿以为是风吹杏树叶子的声音,可是此时无风,杏儿四下张望,她发现杏树后面出来一个和尚,二十出头,身材魁梧,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他为何会出现在自己的院子里?看到他是鬼吗?杏儿赶紧往屋里跑,准备叫丫鬟一起赶走和尚。

可是和尚行在她身后说道:“阿弥陀佛,女施主,不必惊慌,我想和你说个故事,和你的前世有关。”

杏儿忽然想起高僧所说的“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只因你前世情缘未了”,她停下脚步,转回身,又见和尚并无恶意,看着有些亲切。

她平静了下来,来到石桌前,倒了一杯茶,递给和尚,杏儿轻声说道:“请用茶!”

和尚听到这三个字,原本平静的表情,忽然变得很忧伤,他闻了闻茶香,但没有喝,然后说了一段往事。

和尚说道:“元朝末年,战乱纷起,有两个孩子的父母死于战乱,十六岁的哥哥青武带着七岁的弟弟青文逃难,经过一座山,被山寨中的山匪抓获。

寨主见兄弟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没东西可抢,可是他见青武长得身材魁梧,身法不错,好几个人才抓住他,是个苗子,便让兄弟两个上山。

青武为了让弟弟活下去,决定加入,青文虽然年幼,但觉得上山为匪不是父母所愿,可是为了不和哥哥分开,无奈之下,只好跟着哥哥上了山。

青武说弟弟聪慧,应该让他念书,不能让他做任何山匪该做的事情,寨主同意了,山寨中有个读书人,他负责教青文读书识字。

一晃十年过去,寨主被仇家重伤,他死后将寨主的位置让给了青武。

青武对他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弟弟青文十分疼爱,又当爹又当娘照顾弟弟长大,他不想弟弟一辈子窝在山上,恰逢明朝建立,战乱平息。

青武解散了山寨,去了很远的另一个县,隐姓埋名,在县郊买了宅子,做了商人,娶了妻子,有了孩子。

他希望弟弟青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平平淡淡过一生,青文喜欢读书,准备考取功名。

那年,青文在家中念书,准备参加科考,忽然门口有动静,他出去一看,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乞丐出现,他收留了女乞丐。

女乞丐梳洗打扮之后,青文惊奇的发现她是美若天仙的妙龄女子,青文对她一见钟情,他告诉哥哥要娶这个女子。

哥哥青武非常反对,因为他觉得这个女子来历不明,他曾做过山匪十年,结下了很多的仇怨,怎么能容忍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出现在自己家里,还要嫁给弟弟呢?

但是哥哥疼爱弟弟,架不住弟弟苦苦哀求,便让青文和女子拜堂成亲了,女子虽然漂亮,但她几乎不说话,也不反对,她只说自己叫杜鹃,父母双亡,乞讨为生。

可是结婚当晚,青文要和杜鹃同床共枕,可杜鹃宁死不从,她在地上铺床睡,青文因为喜欢杜鹃,所以青文对杜鹃百依百顺。

他觉得可能两个人认识时间太短,还没感情,所以他不为难杜鹃,处处讨好杜鹃,新衣服,新首饰,好吃的,全部拿给杜鹃。

青文曾专门为杜鹃画了一幅画,以为杜鹃会喜欢,可是杜鹃瞟了一眼,接了过来,面无表情的撕掉了。

杜鹃每天表情冷淡,不和青文说一句话,偶尔说一句,也是嗯嗯啊啊,无法沟通,但是青文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只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那天是清明,青文发现杜鹃望着窗外,双目流泪,青文十分心疼,觉得杜鹃是思念逝去的双亲,安慰杜鹃,帮杜鹃擦拭眼泪,不过被杜鹃回避。

青文仍不气馁,他偷偷观察杜鹃,发现她一直对着远处发呆,顺着杜鹃看的方向,发现那是杜鹃花盛开的地方,难道她喜欢杜鹃花?

青文拉着杜鹃,去了杜鹃花盛开的地方,杜鹃没有拒绝,青文发现杜鹃见到杜鹃花的时候,冷艳的表情有所舒缓,青文找她说话,杜鹃还是不理他。

青文找了个石块坐下,远远的看着杜鹃,只见杜鹃缓缓的俯下身子,闻着杜鹃花的味道,还摘了一朵拿在手中,看了又看。

午饭时,青武来喊弟弟回去,杜鹃进了屋,在屋内发呆,而青文去了杜鹃花盛开的地方,摘了一大捧杜鹃花回来递给杜鹃。

杜鹃竟然接过了青文送给她的东西,这是杜鹃第一次这样,青文欣喜若狂,忍不住跳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知道如何打开杜鹃的心扉了。

接下来,青文每天都会去摘一捧杜鹃花递给杜鹃,杜鹃都会接过去,青文知道杜鹃喜欢杜鹃花,他挖来栽在院子里,院子里满是盛开的杜鹃花。

杜鹃花凋零,院子里只有杜鹃花的枝子,没有杜鹃花,青文买来杜鹃花一般颜色的绢布,亲手做了杜鹃花,挂在树枝上。

那年冬天下了一场雪,洁白的雪花,飘落在布匹做的杜鹃花上,甚是美丽,青文发现杜鹃的脸上散发出淡淡的笑容。

这是青文第一次见到杜鹃的笑容,青文欣喜若狂,在院内蹦跳起来,他喊杜鹃一起出来,杜鹃没有同意,青文进屋之后,杜鹃倒了一杯茶说道:“请用茶!”

这让青文目瞪口呆,这是杜鹃第一次开口和他说话,平时杜鹃也给青文倒茶,但不递给青文,也给青文研磨,看着青文读书写字,不过都是面无表情的。

而这一次,杜鹃不仅有了笑容,还主动端来一杯茶递给青文,青文一饮而尽,激动地抱着杜鹃,流下了热泪,他以为杜鹃的这块冰被他融化了。

当晚青文让杜鹃和自己同眠,一方面他心疼杜鹃,在地上铺床睡着冷,毕竟到了冬季,外面下了雪,另一方面他多么希望杜鹃能够接纳他这个丈夫。

杜鹃拒绝,青文用强,杜鹃反抗,青文悲痛欲绝,心灰意冷,那晚他没再回来。

青文去了山上不远处的寺庙,想削发为僧,临行前,他叮嘱哥哥青武,无论如何都不要伤害杜鹃,她若愿意离开,便随她去了。”

和尚说道这里,停顿了下来,杏儿听得入神,忽然发现和尚没说了,她以为和尚说得多了,有些口干舌燥,她就重新给和尚倒了一杯,说了句:“请用茶!”

杏儿觉得有些奇怪,连忙问和尚后来呢?可是和尚说:“施主,夜深了,外面凉,你该回屋里歇息了。”

杏儿刚想追问,此时她听到丫鬟说道:“夫人,秋天夜里凉,你怎么在外面睡着了啊?赶紧随我进屋吧。”

杏儿揉了揉眼睛,这才发现刚才自己做了个梦,她问丫鬟有没有看到院子里有人?丫鬟一脸惊讶地说:“夫人,我没看到有人啊,只有你一个人趴在石桌上呢。”

第二天,吃完晚饭,杏儿和前一天晚上一样,让丫鬟早点休息,她又独自坐在石桌旁的石凳上,倒了一杯茶,右手托着腮,想梦见和尚,把故事听完。

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和尚又出现了,杏儿让和尚继续说下去。

和尚说道:“主持说青文尘缘未了,但他留下了青文,做了俗家弟子,青文在寺庙除了吃斋念佛,便是打扫院落,每天如此,几天后,杜鹃也出现在寺庙,她来看望青文。

可是青文看破红尘,关上了寺院的大门,他以为杜鹃会知难而退,可是他错了,杜鹃每天来敲门,青文不开门,她就苦苦等待。

主持放杜鹃进来,她进来给青文送来斋饭,沏茶倒水,打扫院落,可她还是面无表情,不说一句话。

青文备受折磨,他想既然不愿意做夫妻,又何必苦苦纠缠?既然来了,为何还是冷若冰霜,一言不发呢?

青文不堪折磨,摔碎了杜鹃送来的饭菜,杜鹃还是不说话,只是低下了头,默默地收拾摔碎的碗,任凭手上被划破流血。

青文看到如此情景,忍不住泪如雨下,帮杜鹃包扎伤口,收拾碎碗。

从那以后,青文接受了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的杜鹃,接受她送来的斋饭,接受她送的茶,不过他不喝茶,只喝白开水,每天给杜鹃开门,晚上送她回去。

虽然两个人没有任何语言交流,但是已经彼此默契,彼此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主持劝青文还俗,他有些犹豫。

那天,青文开门,却发现杜鹃穿上了喜服,一副新娘的打扮,让青文目瞪口呆,他和杜鹃认识一年多以来,杜鹃和他说了一句完整的话。

杜鹃说:‘青文,我们远走高飞,我愿做你的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照顾你一辈子。’

这是青文苦等了一年多的话,来得还不算太晚,青文决定离开寺庙和杜鹃远走高飞,虽然他不知道杜鹃为什么不和他留在家里。

忽然,寺院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浑身是伤的哥哥青武来到了寺院,青文面对如兄如父的哥哥青武,他泪流满面,问哥哥为何如此?

青武说:‘弟弟,你的嫂嫂和侄儿都已经不在了,我只有你这一个弟弟,你不要为我报仇,赶紧带着杜鹃从寺庙的后门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忽然有两个人,手握利刃也来到的院中,一个男子对杜鹃说道:“妹妹,你的任务已经完成,如今我们大仇得报,你穿成这样,难道你喜欢上了青文,要和他远走高飞吗?”

历时一年多,青文终于和心爱的女人能够在一起了,杜鹃那颗冰冷的心,终于融化了,可杜鹃的出现,原来是为了里应外合,报仇雪恨,青文该怎么办?

他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问青武大哥这是真的吗?

青武说:‘真真假假,何必在意呢?杜鹃若不是真心,怎么来找你远走高飞?不要为我和你的嫂子还有侄儿报仇,我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青武永远闭上了眼,杜鹃看着欲哭无泪,面无表情的青文,大喊着快走,可是青文两眼通红,青筋暴起,愤怒地看着杜鹃。

杜鹃本为报父母之仇而来,可是她爱上了青文,但她知道她和青文之间横着仇恨,她难以化解,她从怀中拿出早已准备的短刀,自我了断,倒在了青文的怀里。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青文内心复杂,难以自控,他对着天不停地长啸。

杜鹃说:‘青文,这一生我亏欠了你,若有来世,我愿意做你的妻子,和你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每天为你沏茶...我愿生生世世等你,只为和你有一世夫妻情缘,你愿意吗?”

此时的青文虽然听见了杜鹃的话,可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他拔出杜鹃的短刀,冲向了杜鹃的大哥,一番搏斗后,重伤而亡。

临死前他问杜鹃的大哥,为什么要杀害自己一家四口?

杜鹃大哥说:‘九年前,我一家四口逃难,被寨主劫杀,我和妹妹侥幸逃脱,那个寨主虽死,但你哥哥这个寨主还活着。’

一段凄苦的爱情故事说完了,杏儿流下了热泪,她问和尚:“那后来呢?”

和尚说道:“青文去了地府,冷静下来后,知道错了,他欠杜鹃一句‘我愿意’,即便因为仇恨不能和杜鹃在一起,也应该告诉杜鹃一声自己真实的想法,让杜鹃如愿。

青文以为杜鹃的魂魄会来寺庙相见,相约一起投胎转世,可是他没有等到,又怕错过,就这样他在这座寺庙的银杏中苦等了五十年。

可是杜鹃去世前,没有等到青文的回答,她以为青文没有原谅她,所以绝望的喝了孟婆汤,转世投胎。”

杏儿听到这里,已经泪流满面,哭出声来,她说道:“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错的原因,遇到对的人,也只能是有缘无份啊,那青文还要等下去吗?”

忽然,和尚不见了,她似乎感觉到有人在给自己披衣服,她睁开眼,发现相公柳祥明坐在对面,点燃了一支蜡烛在石桌上,看着她。

难道刚才又是做梦吗?她揉了揉眼睛,发现满脸都是泪水,柳祥明见杏儿抬起头后,发现了她脸上的泪水,连忙拿出手帕帮杏儿擦拭眼泪。

柳祥明还说道:“娘子,你刚才是不是做噩梦了,我听到你在哭,又发现你是睡着的,所以没有惊动你,给你披了衣服,外面凉,随我回去吧?”

杏儿连忙说道:“相公,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要过几天才回来的吗?”

柳祥明说:“娘子,你忘了,明天是你生辰,我让另外一个先生替我两天,我想你了,就连夜赶回来了啊。”

杏儿感动得又流出了眼泪,她说:“相公,你怪我不能有孕吗?若有来世,我愿意娶我为妻吗?”

柳祥明又帮杏儿擦拭眼泪,含情脉脉地说:“娘子,我若怪你不能有孕,我就会陪伴在我父母的身边,不会和你来到县城了,我是担心他们总说你,也总劝我。”

杏儿感动地说:“谢谢相公,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若有来世,我愿意娶我为妻吗?”

柳祥明斩钉截铁地说:“我愿意!你呢?”

杏儿激动地说:“我愿意。”

忽然院内有人叹气的声音,杏儿听着有些耳熟,好像是她梦中和尚的声音,可是院子里除了她和他的相公柳祥明,并无旁人,她问柳祥明可听到什么?

柳祥明说:“娘子,你不会还在做梦吧,我没听到什么啊,除了风吹树叶的声音,赶紧回屋歇息去吧。”

第二天,柳祥明陪杏儿去城里游玩一番,然后回到宅子里,翠儿也带着孩子们过来一起祝贺杏儿的生辰,杏儿觉得很幸福,有爱自己的相公,有爱自己的朋友。

可是她想起高僧说,自己不能怀孕,买了这座大宅子之后,杏树下会知道缘由,可是缘由在哪里呢?

杏儿生辰的第二天,柳祥明去学堂教书,她起床后,看着杏树发呆,为什么会连续两个晚上梦见和尚,听他说那个故事呢?

难道那个杜鹃和自己有关?可是自己一点这方面的记忆都没有啊。

忽然院门敲响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开门之后,高僧再次出现,杏儿施礼之后,让高僧来到杏树下,让丫鬟沏好茶,让她回避,不喊她,别出现。

杏儿赶紧问高僧,上次所说的杏树下知道缘由,到底是什么意思?

高僧问杏儿是不是梦见了一个和尚,和尚跟她说了一个故事,杏儿点了点头,问高僧何解?

高僧苦笑一声说道:“青武当时刚上山寨,为了立投名状,遇到了杜鹃,她大哥,她父母,我们是有钱人,外出避难,青武杀害了杜鹃的父母。

但是青武见杜鹃和她大哥和弟弟青武年龄相仿,动了恻隐之心,放了兄妹两,兄妹两逃走以后,长大成人,立志要为父母报仇雪恨。

杀人莫过于诛心,诛心莫过于情感伤人,杜鹃特地来到青文家,一则为了伤害青文,二则摸清青文家的情况,特别是青武做过寨主,行事谨慎,后来找到了机会。

青文一家四口全部遇害,杜鹃最后因爱上青文,准备和他远走高飞,可她已经欠下了业债,她虽投胎为人,可是皆活不过二十五岁,即便嫁人,也不会有孩子。

只因青文一直躲在原来那个寺庙的银杏树下等着杜鹃,需要一世情缘才能化解那段恩怨,除非青文不再等待,投胎转世,不再有执念。”

杏儿听高僧这么一说,她顿时明白了自己便是曾经的杜鹃,可是已经过去了两世,她对以前的事情一无所知。

虽然她也明白梦中的和尚便是青文,等的是现在的自己,可是自己如今已经有了家,有了心爱的丈夫柳祥明,她该如何抉择?难道自行了断,和青文一起头条转世吗?

杏儿含泪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高僧,高僧说道:“施主不必难过,我来便是化解此事,青文已经放下执念,投胎转世去了。

青文临行前说‘我和杜鹃前世都身不由己,我等她是想和她有一世情缘,给她一世的幸福,可是通过观察,我发现我想给她的幸福,她已经有了。

她很快乐,她的快乐是不是我给的,已经不重要了,我能不能等到她,也不重要了。’”

杏儿已经泪流满面,她知道自己前世的恩怨已经化解,杜鹃曾经欠青文的,青文已经释怀,她问高僧为何对自己的前世今生知道的如此清楚?

高僧叹了口气说道:“我便是青武投胎转世,我因为前世业债,生下了被人遗弃,被人捡到之后,再次被遗弃,后来被寺庙的主持捡到收养,我自幼出家。

后来我参透前世今生,得知弟弟青文还在等你,我不忍心他如此苦等,不忍心他被执念所毁,故而找到你,让你买这处宅子,帮助青文看到你的幸福,劝他放下执念。”

高僧说完,如释重负般,转身离去。

后来杏儿为柳祥明生下一儿一女,柳祥明也金榜题名,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他们夫妻恩爱,行善积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杏儿常想起高僧转身离去时说的一句话:“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弃恶行善,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

笔者说:

杜鹃和青文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虽然遇到了对的人,可是杜鹃本为复仇而来,偏偏爱上了不该爱上的青文,最后结局凄惨。

杏儿为人善良,曾收留因为战火失散的翠儿,翠儿知恩图报,将杏儿夫妇接到身边,机缘巧合遇到了高僧,买下了宅院,了却了前世的恩怨,有了儿女和幸福的生活。

哥哥青武最让人感动,他对青文如兄如父一般,生命最后时刻,他虽然知道杜鹃是为复仇而来,但他还是告诉弟弟放下仇恨,想成全青文和杜鹃远走高飞。

青武后来转世为高僧,他也不忘化解弟弟青文的执念,让青文和杜鹃都得以解脱,可是说作为哥哥,青武是好大哥,为他点赞。

前世也好,今生也罢,积德行善,珍惜拥有,珍惜所爱的人,尤其是我们身处在和平年代,更应该如此 ,您说呢?

如果我们把青文和柳祥明看做杏儿的两段感情,她的选择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