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

《父亲的故事》童年故乡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2-11-19睡前故事 养生王
传统的中国年不同于国际纪元年。在国际纪元年中,第一天称为元旦和新年;中国的传统年份是根据中国传统农历计算的。一年的结束和一年的开始的交叉点叫做年。它也被称为春节,因为它与立春节气相似。久而久之,过年就是春节,春节就是。

中国传统的年,不同于国际纪元的年。国际纪元的年,第一天称为新年、元旦;而中国传统的年,是按中华传统的农历计算,岁尾年初的子时相交称为年,因与立春节气相近而合,又称春节,久而久之,过年又是春节,春节就是过年。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年”本是妖怪,每当岁尾之时便出来吃人害命,祸祸人间,于是人们便想出一法:除夕夜,明灯高悬,鞭炮齐鸣,院铺秸杆,全家守夜,只为尽快赶走“年”这个妖怪,保全家平安。

赶走妖怪,全家团圆,实应庆贺;又值四季之首——春天的来临,万物即将复苏,更应庆贺,这种喜庆的氛围,便更加浓烈,久而久之,历数千年,便积淀而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盛大的、经久不衰的重大节日——春节过年,且经历代演变,不断完善,内容更丰富,色彩更艳丽,进而固化成了一年一度的重大庆典,以其独有的魅力,向世界各民族展现。

现如今的过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过年的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巨变,似乎变简单,然而更集中,过年便集中在家吃一顿团圆饭,共看一台春晚联欢。

诚如是,平时过日子,为了工作学习,人们在不同的岗位辛勤劳作,很难聚面,而过年,则是要千方百计回到生根的老家,欢聚一堂,吃上一顿团圆饭,这极其珍贵的节日,便成了华夏儿女流淌在血液中的家国情怀,并固化成了民族符号,在民族典纪中,深刻而亮眼。更尤其中央电视台的春晚,经历半个世纪的提炼,把春晚的节目打造成了一台精神盛宴和文化大餐,并向全世界播演,让世界人民共享共赏中华文化的灿烂。

而今已垂垂老矣,庆幸好时代带来的好生活,知足而常乐,但脑海中仍时时闪过儿时过年的片段,尽管已成回不去的从前,总还是觉得有点遗憾,似乎该保留点什么,想了很久,人生已过大半,回顾切身体验,终于豁然,是一种味道。

人的吃、喝、穿、住、行,居家生活过日子,都是各有各的味道,但过年是华夏民族独有的节日,自有其特殊的味道,是一种华夏文化积淀而成的味道,当我还是一个单纯的少年时,一进腊月门,便能听到、闻到、看到,下意识的感觉,“年”就要到了。

那偶尔听到的一两声鞭炮响,空气中便飘荡着淡淡的硫磺味道,晚上出门也会看到小男孩们舞动的火芯,如繁星降落。正准备寒假考试,考完就会放假,便会感觉到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过年,已款款的走来。

而过年,又是孩子们向往了很久的节日,可以吃到一年中最丰盛的大餐,可以穿上盼了很久的新鞋新衣,而且能收到多少不等的压岁钱,可去买自己最想买的东西,过一年长一岁,上学又升了一级,我最盼望的是发新书,仔细的给每本书包上封皮儿,且最爱闻新书的油墨香味儿,沁人心脾。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年”的体验会有变化,会更深刻,我体验最深的年的味道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过年的程序化、节奏感很强。我们都知道乡村生活都是随季节性而变,春种秋收,家家都忙,既忙地里,也忙家务。到了冬天,粮食入仓,地净场光,都在家猫冬。而到了腊八节,吃过腊八粥,出门的人便多起来。在外的人,不管千里路遥都要赶回来,互相间便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要过年了。

尤其是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进入程序化的“忙年”,首先要“辞灶”,做顿好吃的供奉灶王爷,当然敬神人吃,揭下熏的黝黑的灶王爷画像烧掉,口中念念有词,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接着便分男女两条线,男人购置年货,女人烹调美食。置办年货,主要靠赶集,赶了东集赶西集,主要是香烛烧纸,吉祥饰物,鸡鸭鱼肉,各种菜蔬,对联福字,鞭炮两响等等。择日全家动员进行除旧迎新大扫除,墙壁屋顶,犄角旮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小家具各种家什,都洗刷得亮亮堂堂;毛边窗纸,各种窗花,贴得满屋喜气洋洋。

扫完房后,即按部就班准备过年的美食佳肴。一天一个活,件件不重样,如烹、煮、煎、炸,把菜蔬糕点准备的一应俱全,一直忙到年三十。年后几天忙拜年,没有时间再做饭,把准备好的美食放锅里热一下就用餐。尤其是年三十、年初一这两天,最关键的切身体验就两个字:忙、累。

年三十这天,男人们要把院子扫干净,把水挑满缸,把对联福字贴好,把晚上用的纸灯笼扎完,把院子里撒碎的芝麻杆儿备齐,把接回神来需拦截鬼怪的拦门棍备在门边,把放鞭炮用的竹竿及挂钩收拾好,怕鞭炮受潮,要在阳光下晾晒......尽管事无巨细,但忙而有序,人人面上都透着过节的喜气。

女人们也忙得不可开交,堂屋摆好八仙桌,围上红色桌帏,摆好各种供品,然后集中力量炖大菜,俗称“一锅熟”,灶上灶下,屋里屋外,配合默契,忙活中也透着过节的和气。下午包饺子,全家齐上阵。要包够吃两天的饺子,故大盖垫小盖垫全部用上,放满了可以搁放的地方。全家在一起,边干活边聊天,说东道西拉家常,使人感到乱而不觉烦,忙而不觉累,密切配合中透着欢畅和谐,欢声笑语中透出知足常乐。

到了初一,更忙更累,吃过饺子便是一年一度的大拜年。拜年分亲疏里外的顺序进行,先是本家按长幼顺序递次拜年,然后到本族各家拜年,再到相邻各家拜年,最后全院集合去全村拜年。自小便受到这种习俗的训练,逐渐驾轻就熟,习以为然,倘若另类,便受到长辈训斥,“吃了饺子不拜年,是装傻还是真傻?”

最累的是走遍全村大拜年,一圈下来累得腰疼腿酸,这是数千年的约定俗成的程序,谁又敢违犯?

初二是送神(本家祖先)的日子,一律不出门拜年,早餐尤其特殊,特别丰盛的一锅饭,有面条、饺子、丸子、熟菜和大枣糕,意为让祖先们吃好吃全,全家高兴甜蜜大团圆。尽管累得够呛,但又毫无怨言。按现在时兴的说法是累并快乐着。初三是走亲访友拜年,拜了姑家拜姨家,拜了老师拜同学,忙而有序,因提前规划好了路线。初四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拜年,要当贵戚招待,如头一年闺女回家拜年,还找陪酒人若干。如老亲好友多,拜年时间长,且日子又有点难,所备食物有限,便越往后,招待越简单,故俗称:拜年拜到初七八,也没豆腐也没渣。

这一年一度大拜年,实际上也是一次走亲访友大交流,只为增进亲情,这种经久不衰的传统,实则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种特有文化体现。

其二是明显的仪式感。中国是泛神论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民族宗教信仰,对神佛道仙则表现出很强的实用主义的功利性,唯一共存不变的是对家族祖先的崇拜,始终讲究追根寻源。当民族大融合并形成固定统一的国家版图后,那便是家国情怀,成为华夏民族的大情怀,并用不变的文字传承了下来,这种情怀之所以能维系数千年不变,那便是这极浓的仪式传承。

单就过年这一个节日,年前年后的仪式就很多,且庄重严肃,一丝不苟,如过年不能忘了离世的先祖,要接回来一块儿过年。其仪式是,年三十晚上,全家男丁到墓地,焚纸点香,跪拜在地,嚅嚅而语,诚请回家过年,这也是中国人常说的跪天跪地跪祖宗的文化传统,其他一律不跪,这就是中国文学中常说的民族气节。

接祖宗回家过年,一路上手中香火不熄,香味缭绕,意为引路,进家门后,请上家堂(即用纸绘就的高堂宅院,把历代先祖的名讳书写其上,称为家堂),堂前供桌上摆满供品,然后斟酒上茶,再点燃一长香,短了须换长,直至初二送神时,方可熄灭,称为长命香。大门、二门、屋门口都要放好拦门棍,其作用是拦住鬼怪入内,院中则撒满芝麻秸,走上去啪啪作响,以吓走晚上外鬼来捣乱。白天有人拜年,一响便是信号,赶快出迎,免得失了礼节。经一天多人踩踏,芝麻杆便踩碎如屑,以求年年岁岁平安的意愿。

把家族神灵安顿好,再一次焚纸烧香,燃放鞭炮,把煮好的饺子先上供祭祖,然后全家人才能上桌就餐,且也是老人先动筷,才算正式开筵,这种种繁细的程序仪式,体现的是不忘祖宗,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的年夜饭。这种仪式形式便成为熏染后代子孙的礼仪课,代代相传才能至永远。

年三十,晚上要彻夜不睡,称为守岁,其意为守祖过年,保证香火不断,以尽子孙孝道。同时全家聚会,难得如此齐全,谈谈一年来的得失,说说新的一年打算,当然也聊一些天南地北见闻,历朝历代的典故。也针对性地对孩子说一些期盼,也讲一些笑话故事,甚或讲些东家家风不好,孩子变坏;西家治家有方,孩子很有出息。为提高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为防疲劳瞌睡,预先都准备了花生、瓜子,为助消化也沏上浓茶,现在细想来,这就是一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课,给每个人都能增添做人、治家、处事、报国的好营养,这是除夕夜的一堂博大精深的公开课。

就这样边吃边聊边喝边说,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子夜,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夜除旧岁,子时分两年”的关键点。这时大人们又忙活起来,焚纸烧香,燃放鞭炮,煮饺子上供,名曰发钱粮,即给天地祖先备足钱粮,免一年饥荒。孩子们熬不住了,可先去睡,次日早起跟着去拜年。大人们则接着聊,聊的便多是家中大事,提前做一个深思远虑的商量。俗话讲:好过的年,难过的春,开春后心里好有个主张,直聊到五更鸡鸣便煮好饺子,叫醒孩子,换上新衣,迎接新年第一天,参加人人是主角的重头戏----初一大拜年。

其三便是隐喻象征性的忌讳多。这些忌讳多来源于中国农耕文明积淀时间太长所致,如腊月、正月忌吵架,年前吵架意为吵了一年架,正月吵架寓为一年吵架开了头;忌脏话,说脏话意为一年没长进,或者继续下三烂。尤其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忌讳更多,如说话要柔和,忌粗喉大嗓;神接家来,不乱问,不乱谈,只听大人们慢慢讲。

尽管不成文,但约定俗成,人人遵守都很自觉。神接回家来,便不再扫地,不再洗碗,意为财不外流。干活做事都要谨慎稳当,不碰勺,不摔碗,否则一年又得磕磕碰碰不断,此举力求一年顺遂平安,故此全家都和颜悦色,欢声笑语,大人们慈祥,孩子们听话,老少都有尊严和面子,此时的家庭犹如一副静谧祥和安居图,再题上“父慈子孝顺,家和万事兴”,这便是中国农民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

随大人们出门串村拜年,先一家,后一族,再一院,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到处听到的是“爷爷过年好,给你磕头””叔叔过年好’给你磕头”“大哥过年好,兄弟过年好”,此起彼伏。“这孩子又长高了,也懂事儿了”“今年上几年级了?好好学,将来干点大事儿”,这些简单的赞许,无形当中给孩子们增添了自信和勇气,尽管腼腆地应着,心里都充满了得意。

围村拜年,孩子们总是跑在前头,稚嫩的声音首先传到屋里,“爷爷好,叔叔好,给你拜年了”,家主会忙不迭地出迎,“好,好,年跑了”(意即妖怪一跑一切安好),大人们随后进院寒暄着“今年天不孬,一粮二黍,庄稼收成差不了”“是啊,是啊”。有爱开玩笑的则戏谑道:“都来给你老拜年,可得打赏啊”,“打赏,打赏,今年年货齐全,应有尽有”,“那好,我们不久待,再到下一家”“转完了再回来,我有好茶等着你”。如此一家一家,孩子们的脑海中记住了全村每家每户的居住位置和主人的音容笑貌。

拜年兴磕头,但又忌磕头,有两层意思,一是磕来碰去嫌麻烦,二是怕磕来磕去磕老了。嘴里常说“承受不起”,故进院儿拜年,除给家主磕头外,还要顾及其他家族成员,“奶奶呢?婶子呢?”主人回答“奶奶还未起,免了,你婶儿也拜年去了”,这样就免了一次磕头。

大街上,一伙一帮,有男有女,最怕相撞,多会主动避让,实在躲不开,迎头撞上,凡晚辈需向长辈磕头,弟弟向兄长磕头,嘴上叫着,纳头便拜,此起彼伏,尘土飞扬,尽管弄脏了新衣服,却增进了感情。这种磕头拜年的习俗,又是化解矛盾的良药,一年来无论发生过什么矛盾,僵到什么地步,只要过年称呼一声,纳头便拜,旧时矛盾便烟消云散,拍拍肩膀说句好话,又开始新的一年。不能不说,这种化解矛盾的办法真妙。

我儿时的故乡,过了“初五”,年即结束,“初五”又称“破五”,意思是不能沉溺于过年的享乐,该考虑农活,莫忘农民本色。确实,过了初五,有些人家便忙活起来。庄稼全靠肥当家,首先忙活的就是积肥,找肥,沤肥,背筐的拾粪,推车的扫垃圾,甚至有的进了城,找粪清垃圾,一车一车运回来,淋上水,掺上家粪,沤半月便是好肥。趁着冻土未化开,赶紧推到地里撒匀,待开春耕作,会使土壤肥力大增,粮食增收便有了保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最忌懒,人勤地不懒,日子才能上保险。

年就这样过去了,过得有滋有味儿,善始善终,这样的年味儿像一杯美酒绵软悠长,这样的年又岂能让人遗忘?在这样的年味中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纸短情长,这样的年味,不思量,总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