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一个美丽的少年经常在痛苦之后和妻子离婚,但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却从来不会为了爱情抛弃丈夫。

发布时间:2022-11-21睡前故事 养生王
大业年间,江西分宜县有两家,一家叫陈清,一家叫朱世元。两家就住在街对面,钱不多,但也吃饱穿暖。两个人都在40岁左右,他们很诚实。他们经常一起下棋来消磨时间。附近的邻居经常去看他们下棋。有个邻居王三老。

大业年间,江西分宜县有两户人家,一个叫陈青,一个叫朱世远,两家临街对面而居,两家有些薄产,倒也温饱有余,两人皆40左右,老实巴交,经常在一起下象棋消磨时光,附近的邻居也经常去看他俩下棋。

有个邻居王三老,60岁左右,自幼喜爱象棋,水平颇高,因近年心火较大,故只看不动,废寝忘食,以此为乐。古人道:“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这王三老有一德,双方棋局不明时,绝不多嘴,到胜负分出来后,就点评下双方输赢原因,因为朱陈二人也喜欢他讲论。

一天,朱世远在陈青家下棋,王三老也在旁边,吃过午饭,准备再下,只见外面一个小学生进了进来,那学生长得眉清目秀,正是陈青的儿子,名叫多寿。多寿对朱世远和王三老打了个招呼,便对父亲说道:“爹爹,明天是重阳节了,老师放假两天,吩咐孩儿不许玩耍,要读书写字。” 说罢,便拿着书包,端端正正地走进内室去了。

王三老和朱世远见孩子礼数周到,模样英气,口中夸奖不绝。王三老问道:“孩子几岁了?” 陈青回到道:“刚好九岁。” 王三老接着说:“想不到一转眼就九岁了,真是光阴似箭呀!” 又问朱世远道:“我记得你的女儿也是九岁了吧?” 朱世远回答道:“是的,咱们闺女也刚好九岁了。”

王三老接着说:"莫怪老汉我多言,你二人做了一辈子的棋友,何不订个娃娃婚,做个儿女亲家呢?!” 那朱世远早看上了多寿,不等陈青开口,就先说到:“此事甚好,就怕陈兄不愿意 。”


陈青答道:“承蒙朱兄不弃,我是男家,有何不愿的?那就麻烦三老做媒吧。” 王三老说道:“既然你们两人都同意,明天是重阳节,后天是个大好日子,那老夫我便登门为二位为媒,不用谢媒,只图到时候喝上几杯喜酒即可。”

陈青说道:“哪有媒人白做的道理?!到时候定感谢三老的撮合之情!” 王三老和朱世远听后都笑了起来。二人又下棋到很晚才散场。很快两家便下了庚帖和聘礼,然后把喜酒一起吃了,从此两家便以亲家相称,来往更加密切。

时光如梭,转眼六年过去了,这一年陈多寿年满15岁,熟读经书,家里本指望他去应试,光宗耀祖,哪知运气不佳,突然得了一个“癞”症,刚开始以为是皮癣,没有在意,一年之后,竟然变得浑身恶臭,模样大变,活像一个小老头子。

陈青只有这一个儿子,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见孩子变成这个模样,内心焦急,到处求医问卦,烧香还愿,钱没少花,可病一点没有减轻,老两口愁的苦闷,朱世远也经常过去探视,三年过去,仍无好转。

朱世远的妻子见女婿得了怪病,在家哭着抱怨丈夫说:“为啥要把咱闺女9岁就许给人家?如今他长成那样,可苦了咱们闺女了呀,总不能让闺女为癞子活守寡吧,都怪王老三那个乌龟王八蛋,非要撮合这么亲事,这是要害我闺女一辈子呀!” 朱世远本来就怕老婆,见状也不敢多言。

有一天,柳氏看到柜子里的象棋,不觉勃然大怒,又骂起丈夫来:“你们两个老王八,下个破棋,就把我闺女的一辈子给毁了,还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说完就把象棋和棋盘扔在了大街上,棋盘也摔了几块,朱世远见妻子发怒,只得躲开出去了,女儿多福又怕羞,不好意思劝母亲,任她在那里骂个不停。

隔墙有耳,柳氏多次在家中骂老公,骂媒人,陈青已经知道了一些风声,一直半信半疑,看到满街撒下的棋子,才知道传言是真。于是便和妻子张氏商议道:“将心比心,咱家晦气,儿子生了这怪病,眼见不能治好,却让人家姑娘陪儿子做夫妻,真是罪过。

就算嫁过来,估计也不会幸福和睦,也难指望孝顺,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媳妇介绍给他人家,任她缔结姻缘,如果皇天可怜,咱孩子病好的时候,还怕找不到老婆吗?!如果弄得朱家夫妻失和,我于心不忍呀。” 妻子听后认同,于是两人来到王三老家里。

王三老此时正在家中和几个老人家闲聊,见陈青到来,赶忙起来招呼,问道:“令郎这几天好些了吗?”陈青摇头说:“还是不行。刚好有几句话,想要三老说说,麻烦三老到我家一趟。”王三老赶忙跟着陈青来到他家做下,边喝茶,三老边问道:" 老弟有何事,但说无妨!”

于是陈青夫妇便把孩子的病情如何厉害,朱家夫妇如何抱怨等等全部说给三老听了,并对三老强调:“今天的事情,也不能怪亲家,只是我们心中不安,情愿退还庚帖,任由朱家另选良婿。”王三老听后说道:“只怕使不得,老汉我只管撮合,哪有拆开的道理?如果你以后万一反悔,我可当不起呀!”

陈青道:“此事已经和我妻子商议过了,绝不反悔,之前送给女方的薄礼,也不必还了。”王三老说:“既然庚帖退回,对方要把聘礼也要退回来的,只是吉人天相,令郎终会好起来的,还是要三思而行呀。”

陈青答道:“就算小儿病好,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咱可不能耽误人家闺女呀!”说完,取出庚帖,递给王三老,眼泪不禁留了下来。王三老也难过地说道:“既然老弟主意已定,那老汉只得奉命而行,但虽如此,只怕你亲家作为懂礼之人,应该不会答应。”

陈青抹着眼泪答道:“今日的事是陈某自己情愿,并非亲家相逼,如果亲家犹豫,希望三老帮忙说说,就说这是我自己的真心话,不是假话。”三老连声说:“好吧,好吧!” 于是便起来告辞,来到了朱家。

朱世远见三老来家,立即起来迎接,两人做下后,朱世远让内人过来上茶,那柳氏恨透了王三老做错了媒,任丈夫呼喊,就是不肯出来上茶。王三老见状说道:“说句不识进退的话,今天特意来和老弟商量,先说一下,请不要责怪。”

朱世远说道:“老哥有话但说无妨,怎敢见怪!” 王三老遂把陈青退亲之事一一细说了一遍:“此时你亲家的主意,老汉只是过来传个话,一切由老弟拿主意吧。” 朱世远天天被妻子责骂,其实也巴不得退亲,只是自己不好开口,现在有了媒人王三老的这句话,心中大喜。

当下便说:“就怕亲家到时候反悔,到时候两家反而不得劲。” 王三老应道:“你亲家说了主意已决,绝不反悔!之前下的帖子,也交由我退回来了,老弟请收一下。” 朱世远回道:“聘礼还没有退还,怎好意思先手庚帖呢?”

王三老回道说:“他说之前备的彩礼,不用退还,但是我想,既然庚帖退了,聘礼还是应该返还。” 朱世远应声道:“那是当然,之前曾受过他的12两银子,分文都不会少,还有银钗一双,小女拿着,等向小女要回来一块奉还。这帖子还请老哥先拿着。”


王三老说:“没事,老弟就先收下吧,老汉我先回去,等明天再过来取聘礼,然后再送还你亲家处。” 王三老走后,朱世远把退亲之事讲与妻子说了。柳氏喜不自禁,与丈夫筹足12两银子,然后让女儿多福把那双银钗退回。谁知闺女贞烈,哭将起来,死活不退。

更是对夫妻俩人说道:“贫富苦乐,都是命中注定,生为陈家妇,死为陈家鬼,这银钗我要陪我一辈子,哪有退还的道理!” 柳氏见状,只得对丈夫说道:“女儿不肯退银钗,看来这门亲事是退不成了。”

朱世远本来和陈青关系就很好,其实也不想退亲,只是妻子天天责骂,才不得己接受退亲,哪想到女儿如此贞烈,心中又是一喜,对着妻儿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可能就要苦了闺女了,明天跟亲家说说,这门亲事咱们不退了!” 女儿听完,方才止泪。

次日,朱世远不等王三老来,便自己来到王家,把女儿执意不肯退亲的事说给三老听了,然后把庚帖退还给三老。王三老随即往陈家回话。陈青听后,被儿媳的贞烈感动,更加感到不忍心,便对三老作揖道:“话虽如此,但小二病症短期内恐难治愈,退亲之事改天还得麻烦三老再从中说说。”三老连连摆手道:“老汉只说这一次,以后不敢再说退亲的事儿了!”

朱世远见女儿不肯悔亲,于是为了女婿的事更加上心,遍访名医高手,花了不少路费,但最终都没有什么效果,不知不觉又过了两年多,很多医生都说这是个顽疾,很难治好。多寿也很绝望,于是把父母叫到面前,含泪说道:“岳父不肯退亲,访遍名医也没有效果,还是不要耽误人家女儿,孩儿决意要退掉这门亲事了。”

陈青答道:“上次说过一次,当时你岳父岳母都同意,唯独你媳妇不从,所以又把庚帖送了回来。” 多寿说道:“媳妇如果知道孩子愿意退亲,应该也能放下了。”正说间,丫鬟报道:“朱亲家来看女婿了。”

陈青便邀亲家进入书房,多寿与岳父相见,口中感激不尽,朱世远见女婿现在人不人贵不贵,心生不悦,然后多寿便说自己病一直不好,难以完婚,决议要退亲,并从袖中取出一副柬贴,告诉朱世远把上面的诗送给未婚妻,对方一看便知心意。只见上面写着:命犯孤辰恶疾缠,好姻缘变坏姻缘,今朝撒手红丝去,莫误他人美少年!

朱世远一看女婿亲笔诗句,口气决绝,加之病体如此,也动了这个念头,于是便回家将柬贴给女儿看了,多福看了诗句,一言不发,回到房中,取出笔砚,在那诗后也写了诗句:运蹇虽然恶疾缠,姻缘到底是姻缘,从来妇道当从一,敢惜如花美少年!

却说陈多寿要求退亲,这是传出去后,很多媒人登门而来,争到朱家提亲,说的都是名门富家,让柳氏心动不已,谁知女儿多福,心坚如铁,并不移情,眼见母亲每天接待媒人,丈夫病又不好,爸妈又不容自己守节,于是左思右想,不如死了算了,于是夜间取出多寿的诗句,放在桌上,反复看了几遍,哭到三更,等爹妈睡着,便欲接下腰间的罗帕,上吊自杀。

也是多福不该命绝,朱世远正在睡梦之中,忽听女儿的呜呜哭声,便批衣而起,摸到女儿的卧室,双手却推不开门,连喊几声,也没有应。当下心慌,一脚将门踢开,只见女儿悬于高樑,来回打转,吓得朱世远连声大喊:"孩他妈快来,女儿自杀了!” 柳氏梦中听到此言,吓得赶快来到女儿房间。

朱世远把女儿放下来,抱在身上,解开颈上死结,用手按摩,柳氏一边颤抖一边使劲叫唤,约莫半个小时,女儿才缓缓喘气回来。柳氏见状谢天谢地,然后烧起热水,灌入女儿口中,方才苏醒。多福睁眼看见爹妈在前,放声大哭。

柳氏问道:“我可怜的女儿,蝼蚁尚且偷生,你怎么能寻此短见呢?” 多福答道:“孩子一死,便可保全节,今天就算不算,改天还会去死,不如放孩儿早点离去,也省的爹妈费心,你们就当没有养我这个女儿好了。” 说完,便伤心地大哭不止,老两口再三也劝不住。

天明后,朱世远让妻子在家陪女儿休息,自己来到城隍庙抽签。签上写着:时运未亨通,年来祸害侵。云开终见日,福寿自天成。

细品签意,前两句已成真,第三局是否极泰来之意,末局福寿自天成,女儿名多福,女婿名多寿,难道女婿的病势还有好的一天?心中决议不下,于是便回到家中,妻子见丈夫回来,慌忙摆手道:“不要大声,女儿已经睡去。” 朱世远见桌上一副柬贴,打开一看女婿和女儿的诗。叹口气道:‘真烈女也!为人父母者,应当成其好事,岂能干涉之?”


遂将城隍庙签词,说与妻子听:“福寿天成,神明暗定。如果我们强行更改,老天必不保佑,况且女儿以诗明志,求死不求生,万一女儿寻了短见,岂不成了笑话.以我看来,不如把女儿嫁于陈家,遂了女儿之愿,也省的我们费心。” 柳氏被女儿的举动早已吓坏,见状便答应道:“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朱世远说道:“这事还得麻烦王三老撮合。”

恰好王三老也从门道走了过来,朱世远便将三老迎道家中做下,然后将事情详细经过和三老说了,希望三老帮忙撮合。王三老结果柬贴,便起身去了陈家。

来到陈家,王三老便把前因后果说给陈青一家听了,陈青和妻子张氏感叹道:“没想到媳妇如此贞烈,必然孝顺,不如择日娶回,如果能生一个孩子,也是孩子的福气,我们陈家也有了后代,我们俩人都同意,就怕孩子不愿意。” 于是老两口来到儿子书房,对多寿说了此事,多寿仍然推却,但见了和诗,顿时无言。

陈青见儿子终肯,便让王三老择了吉日,将多福迎娶进门,街坊邻居听说陈家癞子娶了多福,到处传播说癞蛤蟆也有吃天鹅肉的日子。

多福过门后,十分孝顺,对多寿也殷勤伏伺,熬汤煎药,味必亲尝,早起夜眠,衣不解带,按摩揉压,脓腥衣服,勤勤煎洗,不一而足。

又过了一年,眼见自己15岁得病,16岁病凶,19岁退亲不允,21岁娶亲,自得病至今,将近10年,心生郁闷,于是多寿便去找一个有名算命先生算卦,先生算后,对多寿说:“公子命不久矣。”说完便自行走了,多寿听后,不觉泪下,感觉对不起妻子,自妻子嫁入门来,服伺自己三年,却无一宵之好,如今又连累她受苦,与死无异。

不如早早死去,省得连累妻子,也让她趁年轻,还可以找个下家。于是便萌生了自尽的想法,顺路去药铺买了一些砒霜,藏在身边。回到家中,多寿与妻子说道:“我与你9岁定亲,本指望夫唱妇随,恩爱一生,哪想得此顽疾,恐难治愈,担心耽误了娘子终身,两次情愿退婚,感承娘子不弃,最终拜堂成亲。

现已三年有余,却无夫妻之实,陈某不敢玷污娘子玉体,日后陈某死后,娘子请另选良缘,不影响你做二婚之妇。” 妻子回答道:“官人,我与你结发妻,同甘共苦,今日你患病,是奴家的命中注定,同生共死,有何可说?另选良姻这话,以后休再提起。”

多寿说道:“娘子贞烈如此,但你我相守,终非长久之计,你服伺多年,此恩情今生难以回报,来生定有相会之日。” 朱氏答道:“官人怎么突然说这样的伤心话?夫妻之间,说什么报与不报?!” 两人就这样你问我答,聊到半夜才睡着。

第二天,多寿又对父母说了许多话,大有交代后事之意,只是父母没有听懂,也没在意。到了晚上,多寿对妻子说:“我今天突然想喝酒。”妻子道:“你怕痒,不能喝酒,今日为何要喝?” 多寿说道:“今天内心有点不开心,想喝一些酒解闷,你帮我热一壶过来吧。”

妻子感觉他说话不对劲,虽心里疑惑,但还是上了一壶热灸,两碟小菜,一个小杯,一起放在桌上。多寿说道:“今天不用小杯,改用茶缸,这样吃起来爽快。” 妻子取来茶缸,刚要斟酒,多寿说:“慢着,让我自己来斟酒,我不喜欢小菜,给我那些果子下酒吧。”

支开妻子后,便揭开壶盖,取出砒霜,往壶中一倒,忙喝起来。妻子朱氏走了几步,放心不下,回头一看,见丈夫手忙脚乱,大为疑惑,感觉有些蹊跷,于是赶忙走了回来,看到丈夫一碗接着一碗喝将起来,朱氏见酒颜色部队,就按住了茶缸,不让丈夫再喝。

多寿对妻子说道:“实不相瞒,这酒里下了砒霜,我想自尽,不想再连累你了,如今已吃下一碗,已经无救,索性让我尽醉而死,省的再费工夫。”说完便又夺过茶缸喝了。朱氏见状道:“奴家有言在先,与你同生共死,既然官人服毒,那奴家也不独生。” 说完便夺过酒壶,然后喝了个精光,此时多寿腹中痛疼,也顾不上妻子了,不一会,两人便一起跌倒在地。

却说张氏见儿子要喝酒,就买了一些果子,送了过来,在房门外,突然听到服毒二字,大吃一惊,只见小两口都倒在地下,赶忙把陈青叫了过来,见酒壶里面还剩有砒霜,于是响起一个偏方,说凡服砒霜者,将活羊杀之,然后取生血灌口中即可活命。

也是二人命中有救,刚好左邻是个卖羊的屠户,便赶忙让他杀羊取血,此时朱世远夫妇也到了,于是陈青夫妇喂儿子,朱氏夫妇喂女儿,两人被灌下羊血,顿时呕吐,方才苏醒,余毒还在腹中,皮肤开裂,流血不止,调理有月余,方才饮食正常。

朱氏自不必说,那陈多寿得了10年癞病,访了无数名医,用药全无功效,今天服了毒酒,不曾想,刚好合了“以毒攻毒”这句老话,皮肤流出很多毒血后,毒气散尽,连癞疮也渐渐好了,没多久,疮痂尽落,头光面滑,肌肤如初。

走到人前,连自己的爹娘都认不出来了,分明是脱胎换股,好像再投胎了一样。真是义夫节妇感动天地,所以毒而不死,因祸得福,破涕为笑。城隍庙上的后两句果真灵验。陈多寿夫妇一起到城隍庙烧香拜谢,王三老闻知此事后,带着左邻右舍,提壶携礼,都来庆贺,连续吃了好几天喜酒。

陈多寿时年24岁,病愈后,重读经书,温习经史,32岁登科,34岁及第。陈青和朱世远从此更是感情愈深,又下了几年响起,八十而终。陈多寿官至状元,朱氏多福,夫妻恩爱无比,生下一双儿女,尽老百年。至今仍子孙繁盛。

大家好,我是中原史话,历史的守望者,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