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

京山地名“草寇湾”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10睡前故事 养生王
有的地名由于谐音或以讹传讹加上方言土语,故民间流传着一些既不规范又十分古怪的名字。永兴镇潘岭村6组有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自然村,有的人称为“草皮子湾”,有的人喊作“草狗子湾”。“草狗”就是母狗,湾里人最


有的地名由于谐音或以讹传讹加上方言土语,故民间流传着一些既不规范又十分古怪的名字。


永兴镇潘岭村6组有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自然村,有的人称为“草皮子湾”,有的人喊作“草狗子湾”。“草狗”就是母狗,湾里人最忌讳这个名字。有些脾气不好的人,一听见有人叫“草狗子湾”就大发雷霆甚至动粗打人。


其实这个湾的本名叫“草寇湾”。“草寇”,本是一味有助于消化治肠胃病的中药,又称海南山姜。由于形状古怪丑陋,“偷偷地”生长于树丛、灌木或高干作物间,“盗窃”大宗作物的水肥氧气,人们便将令人讨厌害怕的强盗、土匪称作“草寇”,也泛指“落草为寇”的绿林好汉。如《水浒传》中就多次称宋江、方腊等为“草寇”,是贬义词。


大凡地名在流传过程中,只有大多数人有了认同感才能流传久远。这个湾为什么叫草寇湾呢?自然有一定的来历。多年前,一位潘姓老人道出了原委。


随着农耕文明的逐渐发展,此地的潘姓繁衍出了两个潘家湾,一曰大潘家湾,一曰小潘家湾,往往容易混淆。不知是哪朝哪代,位于西边的小潘家湾出了一个大力士,此人五大三粗,饭量大,力气也大的惊人。他一餐能吃三升米的饭,喝三斤白酒。干起活来力大无比,人家挑土用箢箕,他用箩筐装土,栎树杠子当扁担,一担土起码500斤。


湾旁有一个小水垱,连接着流向京山河的小支流。有一年他不知为什么突然心血来潮,说是为了不让“脉气”下“坐”,独自一人用箩筐挑土将水垱填成了一个土台,还在上面修了一个小庙,自称“塞口庙”。传说就是因为这个土台和庙拦住了下游顺风逆水而上的一顶“皇冠”,要不然这儿将有真龙天子出世。“皇冠”不能继续北上,便顺水漂到了下游江汉黄陂一带,由于那里“福分”太浅,不可能出天子,只出了一些戴皇冠的戏子,故黄陂一带多戏子。


因为出了这个大力士,潘姓家族威风多了。有一次余姓大家族想霸占潘姓的祖坟田,偷偷地在潘姓的祖碑前栽了一块余姓墓碑,两旁还栽了侧碑,盖上了“碑盖”,把潘家的碑“包装”在里面了。潘家人不服,告到了县里,知县老爷定下日子前来现场断案。这一天围观的人很多,潘余两家各陈其理,争论不休。正当受了余姓贿赂的县太爷准备判决余姓胜诉之际,大力士跑了过来用力掀开碑盖,拔起墓碑,指着里面的潘姓墓碑说:“大人请看。”在铁的事实面前,余姓乖乖地认输了,白白丢了一些行贿的银子。


大力士由于立了个大功,开始飘飘然且蛮横无理、胡作非为了。每逢打谷,家家都要请他吃“打谷饭”。他不动手,吃的又多,小户人家确实请不起。如果哪家不请他,就把人家打谷的石磙搬到树丫上藏起来。人们没有石磙无法打谷,只得请他喝酒,他才将石磙弄下来。人们渐渐地讨厌他了,背地里说他不讲理像“草寇”。天长日久,“草寇湾”就出名了。(作者:尔也)

本文写作时采访了潘岭村潘姓老人,参考了《京山民间故事集》里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