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朱佩君《老旦》序言:题外的话

发布时间:2022-06-28文学评论 评论者
几个月前,朱佩君说要出第二本散文集,约我为 其作序并希望帮忙取一个既特别又符合主题的书名。 我琢磨了几个,打算碰面时让她选择。转眼,厚厚的 书稿已经摆放在了我的案头,看着封面上的书名《老 旦》....

几个月前,朱佩君说要出第二本散文集,约我为 其作序并希望帮忙取一个既特别又符合主题的书名。 我琢磨了几个,打算碰面时让她选择。转眼,厚厚的 书稿已经摆放在了我的案头,看着封面上的书名《老 旦》......老旦?老旦?觉得不妥,读者看到第一反应 会认为是以戏曲为题材的一本书,可她一再坚持非用此名。为此,我们师生二人还争执了若干次,甚至还 红了脸。但是看了她的文章之后,明白她的初衷,加之,在这之前,贾平凹己题写书名《老旦》,《老旦》,便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出世了。

“老旦”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是扮演老年妇女 的角色。通常情况下,老旦是作为配角出现在舞台上 的,也有一些戏,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杨门女将》 中的佘太君、《窦娥冤》中的蔡婆婆、《对花枪》中的 姜桂枝等等,这些人物都是戏里的主角,只是这种戏 不多。当然了,老旦也不是谁想演就能演的,除了扎 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演技,嗓音条件也非常重要。

朱佩君出生在一个秦腔世家。父亲是县秦腔剧团的团长、编剧兼导演,母亲是剧团里的台柱子。可以说,她自打娘胎 里出来就天天泡在秦腔里。挚爱秦腔,是朱佩君一生永恒的情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朱佩君以她的先天清脆的嗓音、有悟性 的表演如愿以偿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入校一年后,就面临行当的确 定。每个豆蔻年华的女学员都期待着在舞台上崭露头角。《游西湖》 中的李慧娘、《柜中缘》中的许翠莲、《五典坡》中的王宝钏等光鲜亮 丽的角色是自幼学戏的女娃娃们共同的梦想。

朱佩君心中也期待着扮演锦衣华服的小姐、活泼可爱的小旦、端 庄大气的青衣等等能站在舞台中央的角色。但命运偏偏捉弄了她,老 旦,这个当时不被人们关注的、小姑娘们都十分不喜欢的行当偏偏分 给了她。这个决定犹如晴天霹雳深深地刺痛了一个少女的心。她伤心 得痛哭流涕。见此情景,史雷校长拉着她的手殷切地说:“小姑娘, 你怎么了?是为了角色的分配吗?我们认为你适合并且能演好老旦 的,再说了,艺术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啊,要知道做演员的都 是从小角色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的。”这句话点醒了她。此后岁月里, 她以此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就这样,不管是风雪严寒、酷暑盛夏、再 苦再累,她都没有动摇过演戏的决心。她常常独自琢磨人物,深入人 物内心,埋头苦练。当一个手拄拐杖、白发苍苍、灰衣布裙、面相凄 苦的朱佩君出现在舞台上时,呈现给观众的是活灵活现的戏里的老者 形象。坐在台下的老师和同学都纷纷议论:这是朱佩君?这娃进步很 大嘛!把戏中的人物都演活了,真是个好演员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年后,从青涩少女蜕变成有志青年的朱佩君 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西北戏曲最高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 团成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正由于老旦这个行当的优势,她在团里 有了很好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一个刚毕业的青年学生,便能与享誉西 北五省的艺术家任哲中、郝彩凤、马友仙,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 东桥、王新仓等诸多的名家大腕同台搭戏,那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从艺几年,朱佩君就在省里多次获得荣誉奖杯。她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扛起了剧团不可或缺的 老旦角色,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路。

想演正旦被安排演老旦的现实,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教诲, 让朱佩君领悟到“演什么不重要,演好了才重要;干什么不重要,干 好了才重要”的道理。漫漫岁月里,她以此为方向工作和生活,并从 中受益。因此,“老旦”对于朱佩君来说就不只是学艺上的角色适应, 更是人生的方向引领。

正是这些经历,让离开秦腔舞台多年已经转型为女作家的朱佩君,以“老旦”作为即将出版的第二部散文集的书名。《老旦》延续 《秦腔缘》的文风,依然是纯朴、明朗、阳光,文笔流畅,善于以回 忆、联想、思索,结晶人间苦乐于纸上。都说朱佩君的散文好读、耐 读,读来轻松,然意味深长,文章里满满地流淌着她的美丽乡愁。这 本书的题材多与秦腔有关,还有作者近年的反映新时代、新人物、新 面貌的若干散文。朋友们笑谈:朱佩君是秦腔队伍中会写散文、散文队伍中会唱秦腔的人。但朱佩君却说:是秦腔滋养了她,培育了她, 没有秦腔,就没有她的散文。在散文创作道路上,她永远是一个追赶 队伍的女兵。没有秦腔,她的生活和写作将是平淡无味的。

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她,无论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能以包容之心面对,以友善之心面对,以智者之心面对。在面对生 活、面对写作中,将她抒发的个人情感和剖析生活的结晶,汇聚于这 本即将付梓的散文集《老旦》里。成功无疑是惊艳的,但是一路走来 的艰辛,磕磕绊绊,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最有体验。朱佩君用饱含真 情的笔触书写下了自己的人生篇章。《老旦》这篇散文,无疑是这本 散文集的重头戏,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朱佩君花了很大的精力,文中 以她独特的写作方式回顾了她的老旦人生。书中,无论是描写带着悲 剧色彩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畏挫折又心存正气的父亲的《父亲的戏梦人生》,还是描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而在生活中又特别能隐忍的母亲的 《我的老妈是名角》,抑或是描写被剧团打压,在生活最低谷时自己努 力求生存的勇气的《生活虐我千百遍 我待生活如初恋》,还是很欣 慰、很兴奋地讲述着在北京再续秦腔缘,与热爱家乡、痴迷于秦腔的 戏友们一起组建剧社,唱秦腔,登上首都的大剧院演秦腔,推广秦腔 的秦人情怀的《再续秦腔缘》《京城唱响大秦腔》,无不流淌着对秦腔的挚爱、对秦腔的钟情。她视秦腔为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秦腔一直陪伴着朱佩君的人生之旅,是她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 每一个真情恣意的瞬间,都叫人泪目,一颗感恩的心,跃然纸 上。也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心中有情,心中有乡土风物,心中有故园山水,才使朱佩君这些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耐读、耐品,容易引起 共鸣。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怀,通过朴实与简约的文字,白话入文的写 作方式,让人感到亲切而轻松。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对舞台的眷恋、亲情友情、师生情谊,身边实事、活生生的人物,都像过电影一 样,在读者面前展现。读着读着,你不会不被其中的酸甜苦辣所感

染,你不会不被作者淳朴浑厚和情深意切的气质所感动。文中有戏,戏在文中。这便是秦腔演员出身的作家的独特之处。

作者三句话不离本行,全书处处可见对秦腔的描绘,唱腔、唱词、对 白变成了生动、真实、精练而朴素的文字。作者对于秦腔的热爱和痴 迷是根植于心的,不能割舍,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工作之余,在北京,朱佩君还组织了秦腔自乐班。每逢节假日,将来自不 同领域的西北人凝聚在一起,敲起梆子,拉起板胡,扯开嗓门吼一 吼。将大秦之声在北京唱响,用秦腔抒发浓浓思乡之情。

朱佩君有自己的事业,有孩子,有年迈的父母,方方面面、里里 外外都需要她操劳,需要她付出。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发 生怎样的变故,她始终没有放弃挚爱的秦腔,也没有放弃拿起笔来书 写秦腔,正如她所说:我要边走边唱边写,我不会停下,停下就等于停下了我的世界。秦腔,文学,远方,连同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为她展现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有根,有魂,有梦,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有多少故事, 回首一望,淬炼成诗的光芒。我相信,有她多姿多彩的人生阅历,有 她笔耕不辍的勤勉努力,朱佩君未来的散文写作一定会更有新意、更有深意、更有暖意!期待!

是为序。

2022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