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杨澜一问一世界书籍简介

发布时间:2022-10-15成语故事 小读者
讨论到著名的女主持人,想必大家都能想到杨澜。她1990年成为央视《正大综艺》第一任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第一届“金话筒奖”,之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她回国后加盟凤凰卫视,在国内最早推出高端访谈

  讨论到著名的女主持人,想必大家都能想到杨澜。她1990年成为央视《正大综艺》第一任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第一届“金话筒奖”,之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她回国后加盟凤凰卫视,在国内最早推出高端访谈类节目《杨澜访谈录》,并创办阳光卫视,于2008年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作为职场女性,她取得的成绩可谓异常的卓越和成功。冰心曾经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那么在我们看到的卓越成绩的背后,又有怎么的奋斗和故事呢。近期笔者阅读了杨澜与朱冰合著的《一问一世界》,本文就将从这本书展开,给大家解读卓越背后的故事。  《一问一世界》于2011年出版,主要介绍了杨澜1990年到2010年间的经历,以及这20年的媒体生涯和人生感悟。这边书主要分为六个章节,每一章的题目都是杨澜在采访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比如“你真的那么有远见吗”、“谁能在石头上轻松的睡觉”、“你是否蹭站在空空的舞台”。这本书之所以叫做《一问一世界》也是和这些问题有关,杨澜通过这些提问帮助观众了解一个个嘉宾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点,带领人人们打开受访嘉宾眼中和内心中的世界。本书就是围绕这些精彩的问题串起来,每个章节中都包含则杨澜的个人随笔,和朱冰补充撰写的内容。读者阅读时可以体会到这第一人称自述和第三人称讲述切换的乐趣,以更宽广、更深刻的视角,了解进书中的故事。  (一)卓越个人背后的故事——独立与敬业  本文将从杨澜的个人经历和她主持的节目两方面来解读卓越背后的故事,本部分给大家介绍下卓越个人经历背后的故事。  1990年,22岁的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那一年正是央视第一次在社会上不限制专业招聘主持人。《正大综艺》此时也在北外招聘女主持人,节目组面试时给出的需求是找一个纯情、善解人意的女主持人。而杨澜在自我介绍时却反问道“为什么在电视上女主持人总是一个从属地位,为什么她就一定是清纯、可爱、善解人意的,而不能够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呢?”从这时就可以看到她身上那种独立的气质,这种气质让节目组印象深刻,也让她克服了专业上的劣势,历经七轮面试,最终成为了这个黄金档节目的首任主持人。 一问一世界  2000年因看好电视专业化频道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自己的人文梦想,她成立了阳光卫视。为了使阳光卫星可以占据好的带宽位置,怀有身孕的杨澜亲自出面与卫星公司谈判。妊娠反映强烈的她,会因为一些味道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谈判期间她也出现了这种症状,但到厕所里呕吐后,她用胭脂粉遮盖自己苍白的面色,涂上口红,嚼上口香糖,再次回到了谈判桌。独立的个性使她与众不同,使她面对困难时仍奋勇前进。  在一些人的眼中,访谈时主持人起的作用很小,因为他们就是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简单地向嘉宾提出而已。但杨澜不是这样,她自我要求很高,每次采访都会做足功夫,十分敬业。2002年4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率团访华,杨澜团队争取到了这次难得的采访机会。那一次的采访的效果非常好,采访后,基辛格给杨澜的打分是“amazing”。其实为了这次采访,杨澜几乎通读了他全部外交著作,查阅了大量的文件。采访现场的游刃有余的表现都是建立在她前期充分的准备上的。  2002年夏季,节目组又风尘仆仆地前往新加坡,采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这一路上,她一直抱着厚厚的资料阅读,为了更了解嘉宾的家庭,还额外阅读了李显龙父亲李光耀的传记。到新加坡后,她顾不上休息,会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和节目组人员交流采访细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这样的付出和敬业,她才能在采访和嘉宾心有灵犀地沟通,不浮于表面,深入地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二)卓越节目背后的故事——专业和变化  细数《杨澜访谈录》的采访嘉宾名单,克林顿总统、查尔斯王子、星云大师、稻盛和夫、巴菲特、马云、谭盾、吴清源、姚明等,几乎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等方方面面,而且采访嘉宾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如何将这些高端嘉宾采访到位,并作出好的节目效果,非常地考验团队的专业能力。  《杨澜访谈录》团队每次采访前都会做足专业功课,他们要从节目定位圈定嘉宾范围,开展人物分析,从目标观众的心理出发拟定策划文本,反复修改确定提问提纲。以人物分析环节为例,策划团队需要从各个渠道收集嘉宾资料,并从祖先家庭、教育背景、婚姻生活、职业生涯、性格特点,价值观念开展分析,整合形成几个内容板块。之后针对每个内容板块,策划团队还会反复召开阅读讨论会,思考形成采访问题,最后将“人物分析”的材料和“访谈问题”结合成策划文本。节目主持人杨澜则会根据这个策划文本补充自己意见,并不断与团队沟通修改,经历多稿修改,厚厚的策划文本越来越薄,直至成为杨澜本人手写的3到4页A4纸的提问纲要。  除了对问题的设计的专业性,节目现场的录制环境也十分专业。每次现场拍摄前,团队的工作人员就会高效运作起来,将采访近景、主持人造型、现场灯光布置完美。以灯光为例,由于杨澜长时间劳累,一旦使用侧光,她的眼袋在镜头前就会十分明显,于是摄影师和灯光师就会一点点慢慢地调试灯光,为杨澜缔造非常完美的形象。正是这样专业化的努力,《杨澜访谈录》这档节目才会得到采访嘉宾和观众们的高度认可,一些嘉宾甚至只给《杨澜访谈录》独家采访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传播方式也从电视转向网络,观众口味也更倾向于娱乐新闻,这些因素都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些不适应发展的电视节目一两季后就会消逝下去,而《杨澜访谈录》从2000年起,十多年来采访了全球800多位嘉宾,一直维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与节目组积极拥抱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从团队的管理上来说,最开始是杨澜个人在上海招募组建的团队,总共10来个人,进行小团队的松散管理。2007年节目组从上海来到了北京,因为家庭的原因,原有团队的很多成员留在了上海,整个团队成员经过换血、扩充与磨合,管理上也更加的规范,各个模块的分工也更加的细化。从节目嘉宾的选择上看,为了适应观众口味的变化和电视台收视率的考核,采访的对象除了过去主选的各国政要,更多的文娱明星也出现在受访嘉宾清单上。此外,为了更好的节目效果,节目时长也由最开始的30分钟变成45分钟,采访方式从一对一采访,也出现了一对多的采访。这些都是《杨澜访谈录》为了应对时代变化做的改变。  如同2005年阿里收购雅虎中国后,马云接受杨澜采访时说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卓越背后故事绝不是简单和轻松,它是独立自强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付出,是团队专业化的努力和拥抱变化的勇气。由小见大,我们国家多年的发展取得的卓越进步,也正是各行各业每一位中国人付出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