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范文大全

范文大全

税后税前1.8万(税后税前17万)

发布时间:2022-11-18范文大全 作文王
税后17万税前多少2002年1月购买短期债券时:借:短期投资-债券A 95000应收利息5000贷:银行存款1

税后170000税前多少

2002年1月,购买短期债券时:

借:短期投资———债券A 95000 应收利息 5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对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5000元,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包括在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中,税法也认同会计的这种做法。 2002年2月,收到2001年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利息 5000 收到购买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5000元,只冲减已记录的应收利息,不冲减短期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税法也认同会计的这种做法。 2002年3月,处置短期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07000 贷:短期投资———债券A 95000 投资收益———短期投资处置收益 12000 由于没有取得持有收益,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的处置收益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如果存在短期投资持有收益,必然会导致以后处置时,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的处置收益不一致。 2002年3月,购买短期股票时:

借:短期投资———股票B 164250 贷:银行存款 164250 2002年4月,收到宣告分派的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4250 贷:短期投资———股票B 4250 由于宣告分派股利在购买之后,会计制度要求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税法要求分回的股权投资持有收益,不论是否补税,都一律按被投资企业的适用所得税税率还原成税前所得,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如果该持有收益属于免税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低于被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15%,还应作为“免于补税的投资收益”5000元[4250÷(1-15%)]进行申报;如果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15%,其已缴纳的所得税额750元[4250÷(1-15%)×15%]还应作为“应补税的境内投资收益的抵免税额”进行申报。 2002年5月,处置短期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170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B 160000 投资收益———短期投资处置收益 10000 由于已取得持有收益,会计确认的处置收益为10000元,而税法确认的处置收益为5750元(170000-160000-4250),两者的差额为收到的短期投资持有收益。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收益为12000元,进行股票投资的持有收益为5000元,处置收益为5750元,但股票投资的持有收益和处置收益均为免税收益。

税后17000,税前多少

大概税后15000左右吧

税后130000税前多少

税前工资Q(应发工资)=到手工资D(实发工资)+社保个人缴纳部分W+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G+个人所得税X。

其中,税率为R,该税率对应的速算数为N,并且R的计算需要参考(未扣税)应纳税所得额(=Q-W-G-i)所落入的税率区间,具体参可考一些个税计算网站,同时注意'各项社会保险费'还包括了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例如:

税后工资9000,税后工资算法:

设税前工资X,则有X-((X-3500)*20%-555)=9000

解出X=9681.25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之前的总工资,即可以直接拿来套用国家税法进行计税的部分。税前工资=所有收入总和-(社保+公积金)。

税后110000税前多少

2600*12+110000扣除60000及你可以扣除的专项扣除总额后的数额,对比个税标准税率,然后算出来的的数额*税率就是需要缴纳的个税。

税前180000税后多少

0~18200澳元不用交税;18200~37000澳元是19%的税率;

37000~90000澳元是32.5%的税率;90000~180000澳元是37%的税率

税后17000元 税前多少

税后工资为15433.7元,公司用人成本为18390.9元。

应纳税所得额11359.67元,个人所得税925.97元。个人五险一金缴纳640.33元,单位缴纳1390.9元。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因此,税后工资是多少,公司实际发放的工资就是多少,不需要再另外扣费用,税后工资指的就是实际发放的工资。

税后75000税前多少

一、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个税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如果超过时是需要交税的。

国家税务总局对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做出了如下规定:

1、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考虑到个人所得一次性 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为:以个人所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3、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 7 日内缴入国库。

4、个人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在计税时应予以扣除。

5、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 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金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在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以下两项:

1、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

2、解除劳动合同的上一个月个人负担的社保费。

第一步:计算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如未超过,则不纳税。

第二步:计算月工资薪金,按职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进行平均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三步:扣除当月保险费之后与扣除标准进行比较,如未超过扣除标准,不纳税;

第四步:超过扣除标准,计算每月个人所得税;

第五步:计算应纳税总额,为每月应缴纳个税金额与工作年限的积(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