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范文大全

范文大全

中国关于生活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1-20范文大全 作文王
比如安家的老闫夫妇用一辈子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房,被要求在房产证上写儿媳妇的名字,由此引发了一场最常见的问题“房产证上该不该加儿媳妇的名字”的争论。
其实不难理解,“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款。


比如《安家》老严夫妇用自己一辈子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房,房产证上还被要求必须写儿媳的名字,由此引发了对“房产证该不该加儿媳妇名字”这个最常见问题的争论。

其实不难理解,“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认为“有房就有家”,我们无不渴求能够拥有一方土地,然后设计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围绕着这个中心点去生活。

即便到了物质生活已经十分富足的现在,房子仍然被当做是人生刚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安家》这部剧展现了中国人怎样的房情结?

“海萍夫妇”博士毕业买不起两房,有房子就有安全感

同样是六六编剧,十年前海清和郝平在《蜗居》中为了买房而奋斗,十年后“海萍夫妇”又出现在《安家》中。

这一次他们饰演一对高学历夫妇,在大众的认知里,这个集合了博士、医生、教授的家庭绝对是社会精英阶层,但剧中展现的他们的生活现状却和“精英”一词相去甚远。

一家六口人挤在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怀着二胎的宫蓓蓓晚上下班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是睡在客厅的丈夫,公婆和孩子睡在卧室,不想打扰家人休息的宫蓓蓓只能坐在卫生间的马桶上改论文。

这次“海萍夫妇”买房的需求很明确,但是看了一年的房,地段、朝向、价钱总有一项不满意,眼看二胎就要出生了,宫蓓蓓感叹:“没想到混了这么多年连个像样的两室都买不起。”深深戳中了观众的心。

对任何一个中国式家庭来说,房子是安全感的象征,而住得舒适与否则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买房是结婚生子的前提,我们也渐渐习惯了用房子来维系一个家庭,但现在,房子还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

人们对房子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房子带给人的心理慰藉,它满足了基础的心理安全需要。

老严夫妇全款买房仍被逼住包子铺,买房扎根的执念根深蒂固

不得不说,《安家》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挖掘真的很准,80、90后的父母逐渐老去,养老问题开始逐步显露出来。

老严夫妇的买房故事就很典型,年轻的时候来到上海打拼,靠着卖包子攒了三百多万,在上海为儿子全款买了房,以为可以带带孙子做做饭,从此过上颐养天年的生活。

但在房子最后付款的时候,儿子却以媳妇怀孕为由,要求房产证写上儿媳的名字,老实的老严夫妇虽不情愿,但看在孙子的面子上只能同意。

老严夫妇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准备搬去和儿子儿媳同住,还没进门就被当做客人看待,无奈之下只能再回到包子铺生活,之后被罚款、搬家,儿子从未露面。

很多观众感叹剧中的儿子是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但是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老严夫妇打拼了30年,对上海的熟悉程度不比本地人差,但只有买房之后他们才真正觉得自己在上海扎根了。

对所有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来说,买一套房才能扎根的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北上广这样的地方。

没有房子、即便月入上万,对这个城市来说,你永远都只是客人。

《安家》惊现《伪装者》明楼的家,房子是几代人的情感维系

最近播出的剧情中出现的老洋房,虽然对普通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但《安家》仍然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那是因为老洋房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有着无限的收藏价值。

每栋老洋房的主人都可能是曾经轰动上海滩的人物,经过时间的积淀,即使已经没有人住在那里,但它早已成为了一个家族的情感维系。

《安家》中引发巨大争议的向公馆,被网友发现竟然和《伪装者》中明家的住所是同一个,而向公馆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是坐落在上海凤阳路的应公馆,是当时上海滩的地产大亨应子云为长子所建的婚房。

建造时间长达三年,花费十万两白银,虽耗时耗力,但总归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剧中的向公馆由当初的管家及其后人一直为向家人看着这所老房子,移居国外多年的向家后代回到上海看到老房子后也在感慨:“一直听家里的长辈说起这栋房子。”

可见虽然多年无人居住,但是这房子依然存在于几代人的记忆中不曾抹去。

上海有老洋房,北京有四合院,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房子都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故事。

中国人和房子之间的故事还会一直继续,期待《安家》能够展现更多关于房子的故事!

标签: 居住中国人故事故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