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在轮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10-13读后感 小读者
在一个周日的午后,翻完了这本200页出头的小说,感触很深.怀疑自己也像主人公汉斯那样,看似快速地学习了很多知识,到最后却是头脑里一锅混沌。或许是我对黑塞的作品理解尚浅,或许是我眼下的心境所致,但无论如

  在一个周日的午后,翻完了这本200页出头的小说,感触很深.怀疑自己也像主人公汉斯那样,看似快速地学习了很多知识,到最后却是头脑里一锅混沌。或许是我对黑塞的作品理解尚浅,或许是我眼下的心境所致,但无论如何,我并不认同主流评价中的抨击教育和压抑的气息。  汉斯和海尔纳应该是黑塞自身写照的两面,他真实的教育经历与汉斯并无二致,而内心却是海尔纳那样的诗人情怀。他的确借海尔纳的行为抒发自己对当时教育的不满和,也像海尔纳那样逃离神学院的教条禁锢。至于书中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情谊,虽有过甜蜜美好却终究无疾而终。总体上这还是对黑塞的过去一个比较客观的回顾、对黑塞心理一个比较深入细致的记录。 在轮下  汉斯的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解脱,他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原先坚定不移的志向是要在神学院里保持前面的名词,尽可能成为第一名。你把这称作向上爬,也许你说得对,可是它曾经是我的一种理想方式,我并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他自小生活在父亲、牧师、校长和所有人的期望之下,没有自己的追求,刻苦勤奋以保持前茅已经占据他年幼时光的很大一部分,做自己喜欢的事钓鱼都成了一种奢求.他的人生轨迹没有像所有人期盼的那样,可能连他自己都预想不到这样的结局.原先“坚定不移的志向”也轰然倒塌,人总是向往那些自身不具备的特质,汉斯被海尔纳吸引,也纯粹是因为他自身的单纯单薄,包括对恋爱的概念、对神学院教育的反叛和对死读书意义的反思,其实都不是自身的。  树被砍掉主杆之后,会在根旁发芽。黑塞终究还是将汉斯的循规蹈矩和刻苦努力视为树的主杆,却刻意回避了汉斯不审视内心的主要矛盾,然而这主杆又怎能成为构成一个人灵魂的主心骨呢?  愿我们在敏锐又懵懂,渴求又彷徨的年纪,以自己的力量发现道路和自我。(赵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