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10-14读后感 小读者
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都是中国教育史上开天辟地的人。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师里,陶行知先生在大学时代就清楚唯有教育能救国,他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改名为知行,从美国留学归来以后,广泛深入中国的

  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都是中国教育史上开天辟地的人。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师里,陶行知先生在大学时代就清楚唯有教育能救国,他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改名为知行,从美国留学归来以后,广泛深入中国的教育基层,对教育做了更全面的思考,而改名为行知。他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换上布鞋走向乡村,以“爱满天下”的情怀与中西合璧的智慧,提出“生活教育”,为中国开创了新的教育局面,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先生,我的人生偶像之一。毛泽东同志称其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称颂他是“万世师表”。他于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我细悟他的教育思想,有杜威和王阳明的影子,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他自己的思考与不同见解。我深深的感触:创新与民主犹如一根金线,贯穿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始终。 陶行知教育名篇  跟随着《陶行知教育集》书中的论述,我走近了陶行知先生,他生于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自幼聪明好学,借债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先在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感到市政为当官之学,毅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改学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他毕生都在践行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志愿,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教育开创一个新生命。在晓庄师范,陶行知继承和创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的最初形成阶段。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得不到培养的机会。在周恩来和许多共产党员的支持下,1939年7月他创办了育才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择优选拔的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1946年4月,陶行知来到上海,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当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做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提出“为民主死了一个,就要加紧号召一万个人来顶补”,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我感叹于陶先生人格的伟大、教育思想的卓越,他可以为大众的民主与自由,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从陶先生身上感受到了真正的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也深深为其“教育救国”的思想所震撼。  另外,本书中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做真人”和“做现代人”的德育论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将把陶先生的德育论学以致用,用来指导我开展班级德育的工作。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嘴上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作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反观今天学校的德育教育,依然存在这个问题。要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即“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所以,协调来自学生周围环境的德育力量,营造一个确立良好道德信念的氛围,在体验、感悟中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把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做现代人”的思想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不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荡气回肠。单单那“心系教育命脉”的服务精神、“爱满天下”的爱生精神、“每天四问”的反思精神、“追求真理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就足已让我感叹一生、咀嚼一生,践行一生。(张瑞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