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大国根基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0-14读后感 小读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悯农》,是许多人童年朗诵诗句的回忆,也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写照。可读完《大国根基》,我才意识到,农业发展的艰辛、农民生活的艰难,远不止诗中提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悯农》,是许多人童年朗诵诗句的回忆,也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写照。可读完《大国根基》,我才意识到,农业发展的艰辛、农民生活的艰难,远不止诗中提到的这般简单。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饥饿已经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可若没有上世纪众多农业科学家和乡村建设者呕心沥血攻坚克难,我们在摆脱“饥饿”的道路上还要摸索很久。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老乡们的生活水平,是评价我们奋斗成果的决定性因素,任何时候,“三农”都是我们发展的重心。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国,农业立国自古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把农业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一段从克服饥饿再到可持续发展的艰辛但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曾经提出了一个世纪之问:谁来养活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但十分贫穷的社会主义国家,布朗的问题虽然合理,但也充斥着资本家对一穷二白中华人民的蔑视。但是中国人民没有给他继续担心的机会。本书的第一章讲到,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连续七年在60000万吨以上;2018年全球饥饿人数持续三年上升,已经重回10年前的水平,但是中国已经是连续15年粮食丰收。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时间简史》中写到“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大国根基  可是,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20世纪六十年代,在缺粮的年代,曾经有过“大种瓜菜”的社论推广,还专门指出尽量多种南瓜,因为南瓜生长条件不严苛,既可当饭也可做菜。之后,为了摆脱饥饿,农业科学家埋头苦干,努力改良水稻、小麦、玉米的品种,使产量大幅度提升。直到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时,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判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仅仅是在二十多年前,我们国家才不用担心吃饭问题,这对于从小吃喝不愁的我们来说,只能靠着影视文学作品来了解。饥饿在我们这一代的脑海中并没有根深蒂固的记忆。我对于“饥饿”的印象来自红薯。我很喜欢吃红薯,但我的父亲却不太感兴趣。他说,小时候家里没有别的东西,一天三顿全是红薯:蒸红薯,红薯干、红薯窝窝头……而且那个时候育种栽培技术还不发达,并不是所有红薯都像现在一般精挑细选香甜可口。直到有一次我突发严重过敏,几乎不能吃肉类,每天只能吃红薯玉米蔬菜还有喝粥,有的红薯纤维粗还不甜,而且吃完不一会就饿了,我忽然就体会到了祖父和父亲年年日日吃红薯的无奈,也感叹道自己能吃饱穿暖的幸福。  农产品产量提升之后,乐观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化肥农药的污染,随意开垦的生态破坏,人们在丰收的喜悦下逐渐破坏着自然的生态平衡。几十年间,“有水皆污,有河皆干”,土地越种越薄,有机质不断减少,污染面急剧扩大,河水污染比例急剧升高……用东北地区的北大荒来举例,黑土层厚度已经由原来的80-100厘米下降到20-30厘米,有机质由原来的3%-6%减少到2%-3%,即便是精心恢复,也要1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山体、民居房屋开裂……我们的一切都仰仗脚下的水土,“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幸好,中国人很快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探索实行土地轮作休耕的观点,大力探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再一味的追求产量,而是在产量、质量品种、资源等各个各方面寻求平衡之道,这就是中国农业大转型之路。我们开始努力打造诗画中的惬意田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晁错的《论贵粟疏》写到:“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清乡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25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完成了战胜绝对贫困的目标,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的推动力。  我们不应该忘记,不到一百年前,我们的国家还是饿殍遍野,难民们为了充饥啃食树皮、咀嚼白土,这样才能鞭策我们更好地珍惜每一粒粮食;我们应该铭记科学家们为了育出优良品种、治理盐碱、恢复水质付出的努力,激励自己学有所成、埋头苦干,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新中国农业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