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10-15读后感 小读者
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极度尚礼又极度傲慢;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极度恭顺又极度不驯;极度忠诚又极度反叛;极度保守又极度创新。这是作者在全书第一页对日本这个民族所做的评价。在形容一个民族

  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极度尚礼又极度傲慢;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极度恭顺又极度不驯;极度忠诚又极度反叛;极度保守又极度创新。这是作者在全书第一页对日本这个民族所做的评价。在形容一个民族时,很少会用到两个极端的形容。这手持菊与刀的日本民族则是这多样矛盾的共生体。  但一个民族的形成,文化的发展一定有它的必然性,合理性。。菊与刀”最直观地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双重性,菊花是日本皇室的标志,刀则象征着武士道精神。全书在人类学的范畴内以各按本分、恩与报恩、义理、名誉和人情各个方面对日本逐层解构。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比较日本人,中国人,美国人,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描绘出这个民族的众生相。  日本在许久之前都已登上世界的舞台,但成功吸睛,毫无疑问是在二战时期。从战争彻底的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秉性。对日本民族来说,各就其位是根深蒂固的本分。各按本分是日本人最基本的行动模式,换言之即日本人喜欢在一个既定的等级模式下生存,这颇似于中国古代的“在其位谋其政”。 菊与刀  在日本,义理显得非常的重要。对某个主人来说,恰如其分的一次鞠躬,放在另一个和鞠躬者地位,关系略有不同的主人身上,这可能是一种侮辱。每个日本人从童年起就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行不同的礼。当婴儿还在襁褓之中时,母亲就会把他的头往下按,教他鞠躬,婴儿学会的第一门课就如何向父兄表示敬意。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它意味着行礼者认可对方,有权干涉自己的私人事务。而受礼者对行礼者肩负着相应的责任。一名男性迈入中年,自己的儿子已成年,但只要他的父亲没有隐退,他就不能未经父亲允许随意做什么事。即便子女已经三四十岁了,父母仍然可以包办或拆散他们的婚姻。在日本,任何人都不会随意的去打破自己当前固有的地位。就像古时的士农工商,阶层之间横着一条巨大的鸿沟。世界仿佛一个家庭,日本认为自己在此处于父兄的地位,领导世界。所以在二战中并没有对世界有太多的愧意。  而恩与报恩则是日本文化的另一个独有特征。与中国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同,日本人强调的是等价交换和睚眦必报,报恩和报仇同样被视为君子的行为。对日本人来说“恩”是债,要还。报答父母的叫孝,报答天皇的叫忠。日本人对于天皇的崇拜是无上的。但在明治时期以前的天皇并无实权,天皇只是一个形象模糊的傀儡,但那些曾在日本居住过的人知道,没有什么比公然攻击天皇或辱骂天皇更能惹怒日本人,并激发他们的斗志。天皇像神一般。只要天皇下令,哪怕手上只剩一根竹竿,也会奋战到底,同样,只要天皇一声令下,日本人也会立刻收手。1945年8月“忠”要求每个日本人战斗到最后,但当天皇通过广播投降时,日本人表现出来的是对外来者的欢迎与合作。在古时候,一名家臣为领主效忠,领主侮辱了他,他杀了领主,出于对自己的义,然后自杀,又出于忠。简言之,恩与报恩也是义理的一部分。  义理作为日本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模糊和难于解释的界定。所谓日本文化的矛盾性其实也在于一种范围界定的模糊。忠、孝、义理、恩情……每一种品德之后都是一个难以超脱的怪圈,它们高尚的各自为阵、矛盾重重,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不两全。多数人会在忠,孝,义理之间不断纠结,直至作出痛苦的抉择。然而无论怎样,鱼和熊掌,他们总会辜负其一。这大概便是日本人往往痛苦的根源,此时,死亡可能成为了他们唯一的解脱方式。(余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