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读《活着》有感

发布时间:2022-10-15读后感 小读者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哪个较崇高?  《活着》是我当年高一“跟风”读的一本书。而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从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哪个较崇高?  《活着》是我当年高一“跟风”读的一本书。而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活着的意义。很薄的一本书,与余华的另一本书《兄弟》相差的已经不是几页的问题,但带给我的感受却不逊于它。  本书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描绘出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旺到衰落,身边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陆续地死去。在福贵的一生中,他在得到的同时不断失去,最后竟只剩下进入垂暮生命的老牛。他和《老黑奴》中的老黑奴一样,家人都先他而去,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 活着  福贵是一位少爷,他嗜赌成性,直接掏空了家底,父亲一命呜呼,妻子回了娘家。为了生活,但他还是艰难地活下来了。两年后,他的妻子带着他年幼的儿子回来了,看到这我是为福贵欣慰的,以为他会有一个好的生活,接下来的内容就是生老病死了。可这只是我的想法,也因为我对当时的年代缺乏足够的认识。接下来也的确是生老病死,福贵的母亲也因为年老一病不起。福贵为了母亲治病,他去城里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兵。后来回到家,他的女儿因为一场病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母亲也因为那场病撒手人寰。我无法体会福贵的心情,只能跟着余华的文章读下去。但这些痛苦还是个开头,我为书中的人物担忧,不忍心再读下去,仿佛我合上书停止阅读,这些痛苦就不会发生一样。我只能这样自我麻痹。我还是好奇。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使这个家庭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运动中,福贵的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生活举步为艰。福贵的儿子有庆被抽多了血,献出了年幼纯真的生命。悲剧还在继续上演,死亡也越来越多。在小说的最后,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书的最后,只剩福贵,只剩福贵结实的胸膛袒露在广阔的土地上。  余华跨越时间,跨越空间,将苦难层层堆砌,没有刻意地渲染和煽情,但读起来异常沉重。余华在自序里写到,他之所以将一开始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是因为福贵的活着是属于他自己的活着。作为旁观者,我们除了一生的苦难什么也没看到,可福贵在他苦难的经历里也曾经拥有过属于他的美好。  老人的故事讲完了,他和牛渐渐远去,炊烟在田野袅袅升起。  即使这本书读到现在,我到底也不能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给我自己一个答案。我们人类不断开拓探索,不断创新前行,却也无法真正回答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思考,奋力前行。(姬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