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

发布时间:2022-10-15读后感 小读者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1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进行阅读,尽管如此,这本书就像一块不断吸水的海绵,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水分。在不同年龄层面阅读同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1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进行阅读,尽管如此,这本书就像一块不断吸水的海绵,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水分。在不同年龄层面阅读同一本书往往能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这是阅读的魅力也是岁月沉淀的成果。或许是受疫情影响,近期再次阅读《红楼梦》我有了一些爱情,社会以外的关于生命的理解和体会。  《红楼梦》主要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古代社会中的世态百相。其中我这次阅读是重点关注了书中前后三次对于葬花的描写。第一次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一同葬花。宝玉和黛玉两人不约而同地对散落的桃花动了怜惜之情,两人相互合作,一人拾花一人埋。共同掩埋妥帖后两人借着《会真记》的妙词戏语,表明了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与桃花代表的爱情照应。此次葬花可以说是“优美的爱情小戏曲”。第二次林黛玉独自一人葬花,此前林黛玉目睹贾宝玉与薛宝钗两人欢声笑语,黛玉痛彻心扉;正值芒种——花神退位之日,勾起了黛玉的伤春愁思。葬花后,黛玉独自一人吟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令人恸绝,这也成了宝黛之间爱情结局的谶语。这一次贾、林两人没有共同葬花,却一起心肠寸断。第三次是贾宝玉一人完成葬花,与此前黛玉独自一人葬花不同,此时的林黛玉早已香消玉殒,两人天人永隔。那天是清明节后,宝玉生日,怡红院“群芳开夜宴”的日子,这次宝玉葬下夫妻蕙、并蒂莲,既是表达对林黛玉的思念不舍,也暗含了大观园中如花如梦的女儿们青春、爱情与人生的结局。  看似简单的葬花之景,却在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可见作者对这一场景赋予了葬花以外更意味深长的含义。在最新一次的阅读中,我分外留意并反复阅读和对比了书中对于前后三次葬花的描写以及每次葬花发生的背景。对于这几部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若从贾、林两人的关系发展和三次葬花的关系来看,我认为作者是在传达一种要关心、珍惜身边的人的思想。所谓身边的人,在此处所包含的范围应该是很广的,不仅仅局限于家人、朋友,也可以包括那些仅仅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几十亿人中相遇是一种缘分,相遇之人与我们的前世今生或多或少有些许牵绊。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到,因此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结局。除此之外,结合全书,《红楼梦》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红楼梦》仅仅是经典百书名录中的一本,更不要说是芸芸世界名著。从外国名家的《百年孤独》《时间简史》到我国作者的《围城》《人生》,从古代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到现当代的《平凡的世界》《野草》等等等等,等待我们去阅读感悟的书还有很多很对。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简单一句话已能充分体现出书籍对于我们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因此不论是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都应该要保持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自己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本《红楼梦》写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道尽了女性的悲惨命运。  《红楼梦》犹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梦,指引着我一次次不可抗拒的走进,在一处处美奂绝伦的场景中穿梭,以探索之眼观看每一丝飘过大观园的微风,也怜惜每一轮皎月下的花影,每一位倾城的红颜……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便是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机智干练,阴狠毒辣的凤姐;有气质脱俗,坚韧干练的探春;多愁善感,心性高洁的黛玉;同情心强,平易近人的宝玉;大方得体,圆滑隐忍的宝钗……  木石前盟是前世的机缘,神瑛士者无心之举结下了一段风月奇案,说是前世注定,只怕造化弄人,有缘无份,有缘无份,亦未可知,毕竟,这“宝玉”本是顽石不通灵,“假作真实真亦假”,这其中的前缘种种,谁人辨得清?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宝玉初见黛玉,一眼相知,便勾起了这段前尘因果,两人相识,相知,自有一段奇妙的情缘,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互生爱慕,尽管宝玉如何疯如何闹,黛玉如何哭如何怨,那又如何?他们还是抵不过一纸父母命,一句媒妁言。那个时代,世道固然,奈若何?只叹制度封建,荼毒人心…… 红楼梦  书中是这样形容薛宝钗的,“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谓黛玉所不及。”“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她,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是长辈们喜爱的孩子,他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行诸生色;可喜之人,亦未见亲密之情。能审时度势又能善待众人,这是宝钗得力之处,也是我敬佩之处。  宝钗恪守礼教,在自己的心魂世界里,犹如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无垠的沙漠艰难前行,她本是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应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奈何罪恶的封建礼教将她培养成世故圆滑,看他人眼色生活的封建女子。  她的情,本在胸膛中炽热的燃烧着,在生活中强烈地显现着,在那个时代强烈的迸发着,然而,她硬生生地抑压着青春的萌动,极力掩藏着,最终将自己塑造成冰冷的时代产物,宝钗表面虽冰冷,,但内心是柔软的。当她看见宝玉挨打,黛玉哭得梨花带雨,宝钗又何尝不是心如刀割;明知宝玉爱的是林妹妹,却义无反顾地在贾家败落之际嫁给宝玉,只为与他同守贫贱,抚平他内心的创伤……用情如此之深,却仍未得到爱情,落了个红颜薄命的结局!令我心痛不已,感慨万分,都说“懂事的孩子没糖吃”,我宁愿你不那么懂事,自私一点,多爱自己一点,也不至于此!  红楼没有如果,一切是天定,世道之下亦如此,奈何卿命薄如此,只道造化弄人,亦无奈。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3

  《红楼梦》是一本流传千古的名著,剧情的内容更是令人惊叹。应语文的需求,在这漫长的假期里,把电视剧版的也赏析了一遍。  《红楼梦》里的人物、景观的描写是一大特色,如在描写贾宝玉的出场时就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芥。潦倒不通世务,愚怕文章。行为偏僻性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这一段诗词,算得上是贾宝玉的出场白,在《红楼梦》中,大多数人物都以此来介绍一个人物的第一次出现,这无疑是最能体现出曹雪芹的文化功底。除此之外,在观看87版的《红楼梦》时,这些诗词都以唱的形式出现,在你还没看到人物时,就能先一步遐想他的样貌。诗词在古代跟我们现代的流行歌那样,都是一个时代的主流,古代的诗人如同当今的歌手般,努力的创作。在书中以诗词的描写无疑是画龙点睛。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和主张。在封建腐朽的社会中,在君主专制的统治下,种种问题和社会黑暗的一面暴露在世人眼中,但无人问津。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把社会的黑暗、封建,朝廷的腐朽,各种封建迷信的思想写了出来。曹雪芹笔下的著作中,《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作者的用苦良心告诉了世人,封建下的社会,告诉了世人封建贵族阶级的虚荣与腐败。  在书中,除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精彩描写外,小人物更是尽态极妍。如刘姥姥,在书中有几章是写她的,在进“大观园”时,有人说她哗众取宠,可在我看来,她之所这样,少不了乡下人的朴实和憨厚。“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说词也出自于刘姥姥,她去荣国府走亲戚,目的是为了靠亲戚关系谋些钱财。荣国府,刘姥姥算是进过两次,第一次是看中荣国府家大业大,为了钱财而来;而第二次便是进了大观园,刘姥姥的观念和态度有所转变,至少在被逼喝酒时有考虑过换个木碗,以防自己打碎贵重的瓷碗。这无疑是对小人物的升华。  《红楼梦》除了上面的思想、写作手法外,林黛玉和贾宝玉坎坷的爱情故事也是一大看点。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第一次见面就看得出他们两的关系不一般,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可贾宝玉与薛宝钗又有娃娃婚,增加了小说的乐趣。林黛玉,她从小体弱多病,造就了她倔强、孤僻、特立独行的个性。但她的诗情画意和聪明灵秀总是不断的吸引着我。她每次与姐妹们作诗赏画,总是那么的才气逼人。她总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认可,所以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她表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读完后,令人惋惜的是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  “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的赏析因人而异,或许它那复杂的人物关系还令人琢磨不透,别急,慢慢看,精品细读,去领会这书中的奥妙,去探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4

  这本书,出场人物物有好几百个,但作者都把他们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被评为四大名著之首,这本书主人公贾宝玉,他原本就是石头,后来因为神仙点化,下凡到人间,引起了一段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贾宝玉与苏州表妹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而这对情人却让凤姐活活拆散了,导致林黛玉吐血而亡,贾宝玉也跟着和尚出去,最终看破红尘。  在书中,曹雪芹的一段文字描写很生动。就是刘姥姥二进贾府引人笑的那段。这段话虽不长,但把众人的神态描摹得很好,史湘云笑的喷饭,看的出他的开朗活泼,林黛玉笑的叫哎呦,看出她的娇弱;宝王滚到票母怀里。从一个“滚”字看出宝玉的娇生惯养,又从贾母接着看出贾母对宝玉的溺爱。  我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因为它使我看到了:善恶,美丑之间鲜明的对比,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它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描写了封建社会来世的人性世态以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今天,我终子读完了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我感觉那个年代的人好可怜啊,连自己的婚事都要去让别人包办,我深有感触。  本故事讲述了黛玉多愁善感,爱哭,而宝玉编偏就是喜欢他。宝玉的身上有女祸补天中剩下的一块玉,黛玉却没有,但是,宝钗的身上刚好有一把铁。祖宗就认为宝王和宝钗是注定要在一起的。黛玉听后,活活被气死。后来,祖宗骗宝玉与宝钗成亲,然后,当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开不是黛玉,而黛玉已身亡,宝玉悲痛欲绝,最后出家当了一个和尚。  我认为那个时候大古板了,连跟自已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权利都没有,人物本身并没有错,让人憎恨的只是传统观念:婚姻大事,父母做主......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那么多,想见也见不着,更让宝玉受那样的欺骗。  在红楼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贾宝王出生在贵族世家,家族对他寄予厚望,但他不爱读书、厌恶他的家庭戒律,浑身上下充满了叛逆。因为他生活在一群美丽、单纯的侍女中,所以一直对生活在下层的女性包含同情。  林黛玉是一位寄居在荣国府中的弱女子,他才华横溢而又多愁善感。她与贾宝玉两小无猜,而后成为生死相依的恋人,但最后他们还是被那时的封建势力给分开了。  《红楼梦》的结局更是悲惨:贾家衰败、黛玉最终因肺病死去、宝玉的“通灵玉”也丢了,宝玉离家出走当了和尚。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完它我的感触很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5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质。最叹息的是黨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  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规律又仿佛与此紧密相连。一种文明当其跃上顶峰就必将走向衰亡。的确,照现在的环境发展,人类终究有个尽头,难道这是宇宙亘古不变的定理吗难道这是继柏拉图哲学中“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一定“理论之后,又一种新模式那么如此说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的爱情,是真正的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幸灾乐祸之后,就剩下独自悔过了。年长的老师曾经说过,人生就是偶然的堆积。我们所追求的不一定是我们可以真正得到的,所以,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凭生“生活态度真是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高中6

    总喜欢在午夜之后,夜深人静。在幽暗的灯光下,捧一杯香茗,拿一本古典书籍,沉醉这被茶香与书香氤氲了的夜色里。和它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哀叹。灯盏里飘逸出的是风干了的桂花沉香,萦绕在幽蓝昏紫的光边,就这样,呷咂着一本叫做《红楼梦》的书,整晚,整晚……    轻叩红楼之门,逐那桩百年来漫远轻悠的梦。《红楼梦》中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但从来都是重口难调,亦从来都是雅俗共赏。    林黛玉,如月光下的小湖,幽静、明澈。她娇柔清丽,总是忧郁哀婉,孤标傲世,同时她又有着十分敏感、细腻的感情世界。由于父母早亡,她只身一人投靠到贾府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使她养成了强烈的自尊意识。她得到了贾宝玉的倾心爱恋。不过,这也促使她悲惨命运的酿成。由于宝玉祖母和母亲为了家族利益和宝玉的前途,便促成了宝玉和宝钗的成亲。这一切的一切,黛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到了最后,痴情的黛玉无奈在忧伤中死去。只留下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贾宝玉,如月光下的丛林,他追求随心所欲的率性生活。虽然幼稚,却有很执着的清高脱俗。正因如此,他倾心怜爱才情洋溢,孤标傲世的黛玉,他们的思想情趣想通,相互引为知己。但在贾母的周密安排和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宝玉与宝钗成了亲。于是,宝玉和黛玉也从此相断天涯。终于,宝玉也在悲与恨中选择了离家出走……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这是何等的悲痛啊!    薛宝钗,如月光下的山川,她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在与周围姊妹的相处中体现了长者风度。她能从一片欢声笑语的背后,看出湘云和岫烟的艰辛;在酒令中察觉出黛玉“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失语,“兰言解疑癖”,让黛玉免受了谤议,那一番“识礼守分”的说教,更是让黛玉以下叹服;面对恶嫂金桂的寻衅滋事,宝钗随其母前往劝解。虽说是丝丝入情,句句在理,可是,她的一腔善意反倒遭来金桂的羞辱讥讽。虽是羞愤难当,却因心痛其母而忍气吞声,大事化小,这般气度,也只有大家闺秀才得如此罢!    身临其境之时,我漫步于贾府之中,思绪随月光一同倾泻:为什么是拆离而不是成全呢?为什么是屈服而不是抗争呢?为什么是残忍而不是博爱呢?……太多太多为什么了,才会酿成如此悲剧,让你心无宁日!正是这不完美的情节和结构安排,才会凸显出它的鲜明个性,让它成为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倦倚红楼,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