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20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0-17读后感 小读者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它里面所讲述的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让我想到了很多。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到来了,原本欢乐的春节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火车停下了;原来人声鼎沸的街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它里面所讲述的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让我想到了很多。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到来了,原本欢乐的春节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火车停下了;原来人声鼎沸的街道变得空空荡荡;虽家家灯火通明,却犹如一座空城,一片寂静。  病毒正用一种可怕的速度蔓延着,看不见的敌人如毒蛇般在暗中窥探着,随时准备给予我们致命一击。感染人数不断攀升,中华民族仿佛陷入一场巨大的灾难中。  危急关头,总有人负重前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出现了。他们第一时间冲向前线,一个个鲜红的请战指纹是他们最美的勋章;他们穿上了厚厚的白色“铠甲”,戴上令人透不过气的口罩、护目镜,带着简陋的武器,毅然向病毒宣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开学第一课  他们,就是白衣战士,是勇敢的医者!  他们争分夺秒地将一个个病危的患者从死神的魔爪下救出;他们为了节约珍贵的防护服,连续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他们为了早日控制住疫情,没有休假不能跟家人团聚甚至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而其中,李兰娟院士最让我感动不已。她,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危急关头,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为有效控制疫情立下汗马功劳。她带领自己的团队主动要求到武汉第一线救治病人。为了筛选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李院士想尽了一切办法,反复试验,甚至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一位老人,怎能经受的住!  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英雄,他们的事迹也同样令人动容。吕河卫生院的院长王荣锋,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叔叔。疫情刚开始,他服从安排腾出了整个卫生院改建成传染病医院。他却带领医院职工日夜不停的蹲守在高速路口等检测站,把守旬阳的南大门。一天,他忙到凌晨四点多,虽然身体十分疲惫,但他依然没有睡意,在铺开的稿纸上郑重的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几个大字,他在申请里写到:“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我在思考,我还能再做点什么?……值此时刻,我郑重申请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做一名光荣的战士冲向前线,奋身而不顾,用我的智慧、汗水乃至鲜血生命为党旗增色!”此后的他,一直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至今依然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健康扶贫等工作忙碌着。其实,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正是有了成千上万的普普通通的英雄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祖国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无数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仅仅用短短五十多天时间,疫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看到那一个个英勇奋战的逆行者们,他们的壮举,不就正是中国精神吗?1998年的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些大灾大难我们都挺过来了!支撑我们一路走来的,正是我们的中国精神!  梅花魂,中国魂。那一簇簇浓香的腊梅花,无惧风雨,傲然开放,这不正是中国人的骨气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笔下的竹子,铮铮铁骨,不卑不亢,这不正是中国人的气节吗?这骨气,这气节,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怀有的浓浓的家国天下情怀,也是深深流淌在每一位炎黄子孙血液里的中国精神。这精神,指引我们在一次次的磨难中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此刻,我激动万分,因为,我是中国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始终与祖国同在!我坚信,伟大的中国精神必将永存!(赵子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