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永恒的女性与搞笑的男人——《邪不压正》观后感1100字

发布时间:2022-10-18读后感 小读者
一切消逝的,不过是象征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歌德(梁宗岱 译)与《一步之遥》一样,姜文把电影的终极思考留给了片中的女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周韵饰演的巧红

一切消逝的,不过是象征

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

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

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

——歌德(梁宗岱 译)

与《一步之遥》一样,姜文把电影的终极思考留给了片中的女性。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周韵饰演的巧红这个人物,《邪不压正》会是一部《黑暗骑士》那样的好莱坞大片,故事情节也会更加紧凑,观众也会更容易接受,更有可能重复《让子弹飞》的好票房。

在国仇家恨面前,导演却看到了荒诞,男人之间的荒诞戏不断上演。

如果姜文最后开车接上彭于晏的路上没有笑场,一直哭下去,这部戏或许更像一部标准的大片。

我看到豆瓣网友拿姜文与李安做比较,显然是很扯淡的事儿,李安电影里的男人有着女性的气质,而姜文电影里的男人就是男人,显然姜文比李安更阳光一些,这绝非是艺术评判标准。

所以说看姜文的电影,多吸点阳气,看李安的电影,多感受点阴气,你非要在姜文的电影里找绵柔的感觉,显然是找不到的。

姜文对于女性的视角是崇拜的视角,且不说他总是把自己老婆周韵拍得那么神,再看看许晴那纵身一跳,绝对也是神视角。

对于女性的崇拜,在国外大师里不少见,比如德国文豪歌德,他少年时代写《少年维特的烦恼》,老年写《亲和力》,对于女性之永恒吸引力的思索贯穿了他的一生。

可是反观中国,这样的大师还不是太多,把女性精神抬到如此高度的导演,似乎也不是太多。

这不是简单的女权视角,而更像是一种寄托,对于美丽新世界的一种寄托。

回头看《太阳照常升起》,周韵饰演的疯妈虽然疯了,却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言语行动都有着自觉,看不出思虑的痕迹。

回想生活中,男性扮演的角色是干大事儿的,可是你经历越多,越发现干大事的男人背后有许多很龌龊的事儿。

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女性,那么这个世界就像一群猴子的战场。

中国成功男人惯于给自己贴胸毛,冠以野蛮生长的托词干着散德行的事儿,大众文化习惯于拿白富美之类的标签认识女性,对于女性精神的包容隐忍却鲜有提及。

这个世界足够乱,男人们少做点儿也许就是在不给这个世界添乱。中国演技最好的几位男演员,似乎都是宅男,很少出来折腾事儿,比如王志文、廖凡、陈道明。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家庭经历的那场劫难中,女性作为最后的坚守,维系着家庭,也维系着微小的希望,在大难临头时,女性表现的坚强让人动容。

回到电影《邪不压正》,它包含的信息量足够大,每个画面背后是大量历史细节的再现。

听说姜文工作室贴着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姜文抱着“取乎其上”的初心拍这部电影,如果你感受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那么先不要急着批判它,也许导演看到了比我们更多的东西,你还需要时间去消化它。

姜文用足够长的时间准备这部电影,前半部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历史的梦境,而后半部分是他对于女性精神的赞美与歌颂。

爱情太小了,家国天下也太小了。

周韵消失的背影,留给我们一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