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比较政治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10-14读书笔记 小读者
最近在工作之余,中午休息的两个小时里,听完了刘瑜在看理想上的课《比较政治学》。之所以听这门课,是因为新朋友大力推荐,甚至慷慨相赠,诚意满满。一路听下来的感受是,初听时,因对历史不够了解,理解艰难;中期

  最近在工作之余,中午休息的两个小时里,听完了刘瑜在看理想上的课《比较政治学》。之所以听这门课,是因为新朋友大力推荐,甚至慷慨相赠,诚意满满。一路听下来的感受是,初听时,因对历史不够了解,理解艰难;中期,逐步习惯,渐入佳境,充实感强烈;后期,惊叹于作者的表达力,理性的论述,感性的总结,让人时而唏嘘不已,时而踌躇满志;结尾时,意犹未尽,并在西西弗的比喻中,达到了所谓的峰终体验,赞叹,感动之余,越发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不知何日才能表达到如此境界。  课程的开篇就介绍了何为政治学,何为比较政治学,并提出贯穿课程的一个论点: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政治是一个在常识中讳莫如深的词汇,使用的语境常常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仿佛等同于阴谋,狡诈,厚黑,是偏负向的词汇。而作者开篇就以艺术来形容政治,对政治的刻板印象有一个小小的反驳,这就引起了听者的兴趣,你为什么觉得政治是门艺术?艺术暗含的语义是创造,美,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作者就通过不同国家的政治比较,去论证这个观点。当看到韩国的青年不为私利,一心寻求民主的热情,点燃全民的政治参与,你会感受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美;当看到纳粹的每个小小的恶人,最终汇聚成的巨大恶意,对同类的血腥屠杀,你会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何意;而透过俄国的威权政治,你又会发现,原来善与恶的意识形态是能够被塑造的,实践这句话的前提是明辨善恶,而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黑夜中,“星星之火”都是如此来之不易,易地而处,谁又能有勇气说出“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比较政治学  聊完艺术,再来看看“可能性”这个定语。回顾历史,王朝更迭,烽烟四起,政治仿佛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决定性的要素,封建制,民主制,共和制,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政治的要素无处不在,也导致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简单归因。而作者告诉我们的是,政治只是一个游戏规则,玩的好不好,要看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地理,文化,经济各方面的要素。政治决定的是下限,上限如何是综合结果。简单归因是浪漫思维,或者是惰性思维。现实总是复杂的,简单的幻想,迟早是要被打脸的。在最近的工作中,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不假思索,撸袖子就干是鲁莽,遇到波折就会立马泄气。真正的智者勇者,是对现实的复杂性有准备,时刻保持清醒,有信念,进而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调整,克服,突破。做成一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当你以为这件事简单的时候,恰恰就是最需要警觉的时候了。然而,也不能忽视政治的作用,政治也是有选择的,到达彼岸的方式有很多种,选择哪一种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过犹不及,在约束中找到可行解,并寻求突破约束的方法,这个过程难,但是fantastic。  最后,在课程中,能够很强烈的感受到,作者对理性,民主的观念,对自由是有自己的判断和坚信的。“让思考成为乐趣,让自由成为必要,让未来涌现无穷无尽的惊奇“,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何为对,何为错,但是我们可以保持思考,保持对人的可能性的期待,保持对人性的敬畏。西西弗把石头无数次运上山顶,石头无数次的滚下来,这是原地踏步么?不是的,这恰恰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抗,人的生与死是命中注定的,而如何走过这一生,很多时候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找寻生命的意义价值,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你可愿意从现在开始,搬动那块石头试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