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三篇

发布时间:2022-10-14读书笔记 小读者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1  红星重照耀,中华辉煌现。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作者。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对于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1  红星重照耀,中华辉煌现。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作者。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对于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关问题,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自进入红区,寻找答案的机会时,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前往冒险。  他在西安见到了红军指挥官——周恩来,了解到了周恩来总理走上革命的历程和他的卓越才能。  接着在前往保安的道路上,了解到了几个年轻的红军战士,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人会不喜欢红军,因为红军教他们认字,帮助他们,待他们极好,还帮他们平配土地,其中有一个四川的农村少年,就是为了向红军这样,为人民谋利益,因此选择了参军。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出来的,但他们大多数还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而来的。  这些年轻红军们几乎都遭受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相当快活,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看完他们的事,我不禁对他们的团结友爱、乐观积极、严己律己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这在当时消极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实属难得。  作者着重介绍了毛泽东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由来,以及他的一些个人情况,最后还记叙了红军的发展壮大、胜利与失败的战争以及最后通过长征到达甘陕的历程。  这几章带领我们初步了解红军的事迹。每个人都有自己参军的理由,但不变的是,一颗心永远向着中国,向着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的长征作为他介绍的一个大背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长征的艰险,还写了红军到达西北后刘志丹同志的早期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刘志丹较为激进的革命路线。接下来他用一支笔描绘出了中国西北老百姓的苦难,这包括缺乏饥荒的有效赈济手段导致大量人民饿死以及人民奋起反抗的反抗经历。随后,他前往了前线,记述了他去甘肃边境和前线的所见所闻。然后,他引用战士们的回答,带领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士们的热情和激情,更显示出了报道的真实性。  让我感慨颇深的是那篇大渡河英雄。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有可能会遭到歼灭。但河流越来越急,渡河的难度也在大幅度增加,前面两天已经渡过了大约有一师人,但到第三天,渡一船人需要四个小时,照这个速度,全部人过去得要好几个星期,还没过河,他们就会被包围。彼时,国民党蒋介石的飞机已经发现了这个地方,大肆轰炸。敌军从东南方向急驰而来,还有其他部队从北方赶过来。没办法,渡江是行不通了,于是他们只好改变策略,红军战士们赤脚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向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泸定桥。  部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10分钟,这时还得听筋疲力尽的政治工作者向他们讲话。最终,他们安然度过了大渡河。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战士们坚持到底、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歌颂。  除了战士们,共产党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也被记录下来,反映了中国残酷的阶段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了共产党团结起来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同一时期,在战争的另一端有一群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红色中国少年。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希望,也给我了比较深的印象。他们喜欢红军,大概是因为在红军中,他们生平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是红军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是他们在少年们黑暗无边的生活里照射进了一束光亮。他们学会了体育运动,他们受到初步教育,他们对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口号有了一种信仰。这些,都来源于可敬的红军战士们。  此外,还讲述了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优秀的领导才能,使得红军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此时,俄国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俄国顾问李德在指挥作战出现了失误。  最后具体讲了西安事变的具体情况和过程,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的挑战及其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合起书页,我激动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脑海里依然浮现着一代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一串红色的记忆。(陈佳怡)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2  读完厚厚一本《红星照耀中国》,感情十分深刻。这本书不仅仅是本书,也是共产党的经历、成长、工作和精神。里面的故事生动、丰富,使人感动和感慨。故事分为三大部分,作者是的埃德加·斯诺。他身为一个外国记者,穿过重重困难,从“白匪”到“赤匪”,不仅是这样,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做这些事情。从他死前也要为中国做些贡献来看,表明了他是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  第一部分为1-4章,主要讲作者到达“赤匪”地区的重重困难和魂牵与革命领导人毛泽东一问一答的故事经历。在这部分中,毛主席的故事使我深刻又感动,从他经历中可以体现出一个字“苦”,不仅是环境中的苦,还包括他对自己的苦,这种精神是非常稀少的。  其实在第一部分还有一个非常突显的词“杀不完”。作者认为农民和工人都十分认可红军,认为红军十分好,十分伟大。由于当时作者是不了解红军,以为红军是非常坏的,如同外面(其它国家)的传言一样,但是完全是相反的,红军不仅帮助很多人,而且还会严格要求自己,打倒一些贪婪的地主。  第二部分就比较中心了,已经完全与红军有关了。先是讲伟大的长征,然后讲非常残酷的西北地区,最后是去了前线,有彭德怀的故事和红军在前线的状况。从中有两个地方十分令人深刻,一是“眼前活活饿死”,这不是夸张但又带了一丝的夸张。不是夸张的原因是成千上万的人民确实在这种超苦的生活里饿死。一丝的夸张是眼前并不是完全死亡,从中我不仅感到同情这些可怜的人,还为那些残忍的地主感到愤怒,本来可以让更多的人活下去,但这些人为自己的利益做坏事,真是无良心啊!二是彭德怀的故事。在故事人物中,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他本来都在一个封建的家庭中,但他还是违反家规。本来要死了,要不是他的舅舅,现在就少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者。但他不会愚昧地感恩舅舅,他有自己的思想,他舅舅不给农民米,彭德怀就让农民把米给拿走。彭德怀不是不讲情义的人,而是他顾大局识大体,认为农民比情义重要。这件事也为彭德怀创建一个革命军做出了贡献。  第三部分则是在红军前线的部分事情,有关红军的事情,计划、战术和朱德,最后回到白色世界。这一段比较长,因为主要写红军后面一些状况和回去时的一些思想。这段内容激情丰富,一会紧张一会感慨。  其实在这部分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一是“受伤”,徐海东的受伤。在几个政治人物中,描写徐海东非常少,只有一篇。但也不会影响我们对徐海东的了解。徐海东不像毛主席的“苦”,也不像彭德怀的勇敢,而是领导革命的精神,他的领导能力非常强,很小就领导很多次革命了。二是朱德,他是“老不输”,非常老了,却十分健康。他老了,也会和其他红军一起奋斗,他也像毛主席吃过很大的苦。三是“丢失包”,如果没有找到包,这本书就出版不了,就不能详细把“未知地”告诉全世界,就会使外国人不知共产党,就不能打破“谎言”了。这令人十分紧张,也促进了文章的节奏。  红军是了不起的,他们严格对待自己,他们冒死拼搏,不怕死地往前冲,他们为农民打出了真正的“天堂”。他们人少,但总能用智慧打退国民党,他们有此年龄很小,但是为了国家,他们舍出去了。  我觉得全文最重要的不是某个片断,而是累积出来的精神。这不是一个国家的故事,这是全部共产党人累积起来的故事,缺一不可。“人多力量大”并不完全是正确的,而是全部目标一致,勇往直前才是真正的羸家。(周俊达)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3  这在周,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前四篇,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惊讶,这是一本外国人写中国红军的书,作者叫埃德加·斯诺,他是一名美国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一九二八年,在中国正处于战乱的时候,他来到了上海,一九三零年,为采集新闻,他冒着危险,到过许多的城市。作者很了不起,我非常佩服他,当然也肯定有很多中国人都认识他。  文章中有许多让我感动的地方,其中有一处写到,他曾经站在那弹痕累累的内城城墙下,看到上万名年青学生在那里集合,他们不顾宪警的棍棒,齐声高呼:“一致抗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分割华北要求!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看到这,我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那些年青的学生是多么的勇敢!是怎样的爱国精神使他们不怕棍棒,不顾生命安全,振臂高呼!再多的宪警,再多的棍棒,也阻止不了学生们抗日的热情!不怕坐牢,不怕死亡,大批大批的年青学生们自发走向街头,示威游行,向日本亮出中国的态度,呼唤着沉睡着的中国人民,用着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国家和土地。  还有一个故事情节,讲到作者去西安府的火车上,心情非常兴奋,身体却不舒服。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作者不习惯坐火车的原因,读到后面我才知道,作者兴奋,是因为他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的地方,是到“红色中国”去;身体上的不舒服是因为注射了太多预防针。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兴奋,我认为作者到“西安府”后,一定会被那里所震撼到,更会被中国人民的精神折服到。在这里,在二千多年以前,当时已经够激进的大汉族统治着一个统一的、当时是进步的中国,成功地在战国的混乱中巩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使得后代从此以汉族子孙自称。在这里,他描写了一个革命战士-刘龙火,长像英俊,牙齿整齐洁白,最突出的就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自信,目光坚定,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了希望,新中国的希望!  看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六、七、八篇,分别是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和同红军在一起,这几篇主要就是讲作者埃德加·斯诺找到红军之后,同红军一起长征的故事。  其中有几篇使我印象特别的深刻。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我以前在电视剧中看过一些剧情,我所了解的过草地与作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过草地有许多的不同,他所描写的红军过草地比我想像的更加的艰难,他把过草地的艰难描写的淋漓尽致,真使我身临其境啊!其中有一段描写到红军在大草地上一连走了十几天都不见人烟,并且是大沼泽地带,几乎每天都是大雨连绵不绝,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的像迷宫一般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这些是我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需要多大的精神意力支撑着才能走出去。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记述下来,就像毛泽东诗里讲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事件,就是过大渡河。我在以前也大概听过这个故事,但在我看完作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过大渡河后,我对这个事件就了解了更多,体会也更深刻,越发佩服红军的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如果失败,就会被歼灭。红军从金沙江开始,迅速的北移到四川境内,泸定桥建桥有数百年历史,桥面已经没有了木板,只剩下铁索架,他们必须从这空铁索上渡过,机不可失,红军战士们一个个站了出来,面对着对面敌人的强烈攻击,纷纷强渡过河,前面的战士掉入了奔腾的大江,后面的战士义无反顾的接上去,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也不知有多少战士掉入江里,他们终于强渡过了大渡河,进入四川境内。他们成功了,创造了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的奇迹。有多少无名英雄的死亡,换来了红军的成功。  我们会永远将这些无名的英雄铭记于心!“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胜利!他们永远不会被忘记!(谢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