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理想国有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2-10-14读书笔记 小读者
《理想国》是柏拉图借助老师苏格拉底之口传达给我们的思想。与《论语》不同,这是一本对话体著作。与苏格拉底进行辩论的主要人物是格劳孔及其弟阿得曼托斯、玻勒马霍斯及其父克法洛斯还有色拉叙马霍斯。此外,还包括

  《理想国》是柏拉图借助老师苏格拉底之口传达给我们的思想。与《论语》不同,这是一本对话体著作。与苏格拉底进行辩论的主要人物是格劳孔及其弟阿得曼托斯、玻勒马霍斯及其父克法洛斯还有色拉叙马霍斯。此外,还包括许多旁观者。  对话起源于苏格拉底与富商克法洛斯讨论晚年生活、对死亡的态度和丰厚金钱带来的收益。最终被苏格拉底巧妙地引到“关于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在战胜富商之子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是损敌利友”之后,色拉叙马霍斯坚持“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使苏格拉底费尽全力却勉强打成平局。色拉叙马霍斯从“不义”之人却获得比正义之人更多果实的现象出发,认为正义是坏的,不正义是好的。这是颠覆传统而提出的理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这种思想却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格劳孔讲述的“隐身人”故事也是称赞非正义。 理想国  苏格拉底认为是大家不够聪明才无法理解正义强于非正义。于是,他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先在国家里讨论正义,然后再反观个人。建构城邦时,守卫者的教育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这里,苏格拉底提出自己的幼儿教育、平等教育、理性教育与国家教育的观点。除体育锻炼体格、音乐陶冶情操外,苏格拉底提倡用讲好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另外,通过为守卫者提供值得学习的榜样,使其自觉进行模仿,达到教育的目的。拒绝萎靡的诗歌与曲调,试图净化孩子们的心灵。为了维持国家秩序的稳定,苏格拉底还提出了“高贵的谎言”,即统治者身上镶上了黄金、守卫者身上被镶嵌了白银、农民和工匠被镶嵌着铜与铁。这就把人生而来的高低贵贱作了划分。  为了寻找正义,苏格拉底假设城邦是善的,拥有四个特点,如智慧、节制、勇敢和正义。在他看来,只要找到其中三个,那么最后一个就一定是正义了。果不其然,苏格拉底发现了正义。它是关乎内在的“各做各的事”,即真正关于本身的事情。也就是说,正义是一种和谐,非正义破坏这种和谐。为了维护这种和谐,苏格拉底主张在城邦统治中,男女平等、妇女儿童公有。就连苏格拉底都认为这种制度是理想国,只要有与描绘的世界相似,他就感到无比满足。为实现这种乌托邦,苏格拉底提出让哲学家做国王,即哲学王。但这注定是一段崎岖不平的路程。为了培养出哲学王,苏格拉底对统治者一生的教育方式进行论述。哲学王最大的品质应该是善。  在第六卷中,作者提到“善的儿子”——太阳。这束光象征着真理。他还设想两个世界,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这就为第七卷的“洞穴隐喻”埋下伏笔。生活在洞穴之中的人们处于可见世界,而被迫走出洞穴之人慢慢适应光明,发现太阳是一切的源泉,由此进入可知世界。但他并没有独自享受这个世界,而是返回洞穴试图改变洞穴之人。然而,这样一个启蒙者却被庸俗的民众杀死。这就象征着,哲学家启蒙大众的失败。但即使冒着生命危险,哲学家还是试图做这个世界的启蒙者。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打破原有世界的固有思维,自然遭到愚昧大众的反对、排斥与诋毁。这就象征着苏格拉底的现实处境,以及饮鸠而死的现实命运。  在苏格拉底心里,人是灵魂的,灵魂是不朽不灭的。所以,为保证心灵的和谐,他拒绝悲剧诗人进入城邦,从而排斥诗歌。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正义。只有一直追求正义和善,灵魂才能实现不朽的目的。这也正是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张双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