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老舍茶馆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2-10-15读书笔记 小读者
茶馆的故事,一群平凡人的故事。  “莫谈国事”的告示越发醒目了。  王利发,他是个精明的掌柜。战争,改朝换代,他就跟着改良。他守着家里这老字号,在风雨飘摇的乱世,硬是撑着将茶馆开张下去。他不乏善心,心

  茶馆的故事,一群平凡人的故事。  “莫谈国事”的告示越发醒目了。  王利发,他是个精明的掌柜。战争,改朝换代,他就跟着改良。他守着家里这老字号,在风雨飘摇的乱世,硬是撑着将茶馆开张下去。他不乏善心,心眼儿不坏,圆滑处事,令他时常成了茶馆间的和事佬。他不知汇出过多少银两,讨一个息事宁人,本分生意。这间茶馆,宛然成了他一生的寄托,他守了这茶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叫他人抢了去。他打发了家人,吊死在这后院里。伴随寂静的,落幕的,是两声“好(蒿)!”。。。  常四爷固执,心肠热。他嘴快,一心是为国家着想,他的日子渐渐落魄下去,倒也从未放弃。七十岁的老头儿,照样挑了花生米走街串巷糊口饭吃。他太直爽,还因此受了一年牢狱之灾。但他偏是活下来的人。他活下了下来,不改往日的脾气,那个身板硬朗的老人身上,仿佛那个年轻气胜的常四爷,一直都在。 茶馆  松二爷软弱胆小些,他在战争的纷乱饥荒中活活饿死。他临死,宁愿饿着肚子也从未亏待了他的鸟儿。他心里住着当年那个风光的旗人的魂。他舍不得那点体面,只能与他那份体面,一同下葬。常四爷替他缘来了棺材钱。两位好友,就此生离死别。  康顺子是叫自己亲爹卖给太监的,她的一生就如此毁了。幸而抱来的儿子争气。康大力成了共产党!年少便遭受的诸多苦难练就了她坚韧的性子。这个女人面对侄媳的惺惺作态,毫不犹豫的破口大骂,她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少女。她是坚毅,自立的母亲。康顺子想必能安度晚年了吧。无论如何,即使是死亡,也已入不了她的心。  刘麻子的恶毒恐怕是不必说的,但他终究死了,算计买卖了别人一辈子,逃脱不了叫别人卖了的下场,拉上街,一刀掉了脑袋。两个特务,如同恐怖的鬼影,悄声捕捉着他人的一声一息。他们的存在,令茶馆禁声。  子承父业,二代之人如同魔咒一般,又一次承袭了父亲的职业。老舍未给他们更名,前头加了个“小”字。他们,不过是自己父亲的影子,在时代改良下,或发达,或显得可笑罢了。不变的身份,社会总需要刘麻子类的狡辩诡诈;要唐铁嘴狂热的相面,奉天之人;二德子式的随有钱的主儿,跑腿的打手;像宋恩子,吴祥子样的暗地里头,阴恻恻的特务,令人背脊还发寒。  但王大枉有自己的名字,他不叫小王利发。好似他不如父亲那般圆滑处世,兢兢业业。到头来,一无所得。王利发心肠不坏,他的一生算积了德,福分给了下一代。想要活命得上西山。他们去啦,儿子去了,孙女小花紧赶着去了。小女孩懂事又乖巧。王利发死了,和他的茶馆一起,但他的子孙却摆脱了父辈的阴影,踏上不同的道路!  茶馆,见证了他们的兴衰荣辱,时代压迫下,人民的苦苦挣扎。它多遭改良才得已保存,那些战事频发的日子,总令人想着有这么一间茶馆,有这么一群人曾聚集于此,喝茶谈天。勿谈国事,但心中皆是国事,字字句句,都是国事。  然后,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