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

发布时间:2022-10-17读书笔记 小读者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1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的前半部分,主要围绕语文课改、语文课程标准、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及使用以及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而这与我们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1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的前半部分,主要围绕语文课改、语文课程标准、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及使用以及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而这与我们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关系很密切,看完之后,不管是对课标还是教材,我们都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后半部分则是有关语文高考、文学课堂和大学语文的内容,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对于温儒敏先生在第一辑《就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35页)所提出的“可以利用评价的杠杆,把课外阅读也列入评价范围,注意考查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品味和习惯”特别感兴趣,这实际上也是我在教学中一直都有的困惑——“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我在书上画了一个问号。直到读到第三辑《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头等大事》(205页)温儒敏先生再次提出:“读书状况要纳入评价。”所说内容虽比前一次具体,但是对我而言依旧难以操作,所以,我决定寻找更加具体可行的办法。  在知网上查找论文资料,得到了一些收获。其中,陈静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法,可操作性最强:  一、定量评价,保证阅读  规定每天的阅读量,要求写阅读笔记,由家长监督。小组长及教师定期检查并评定星级。每读完一本书,可制作阅读卡,将之与笔记一起交给老师审核,通过则授予“小红旗”,张贴在班级“阅读夺旗榜”。学期结束时根据夺旗数评选“快乐小书虫”,授予荣誉和奖品。  二、考试评价,促进阅读  根据学生的学段和所选书目,进行测试或知识竞赛,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对考察优异者进行颁奖,以激发学生积极性。  三、展示评价,爱上阅读  1.常态展示:班级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家长会、班群展示“优秀读书成果”;  2.活动展示:好书推荐比赛、读书征文比赛、阅读手抄报比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3.阅读交流课:全班共读一本书,师生交流阅读感受;  4.展演阅读成果:课本剧、好书拍卖会、名著故事会、片段诵读会等等。  另外,温儒敏先生强调:“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设立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当然,不单单是老师能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效果很更好。  以上诸多阅读评价方法,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班级的一两种进行实践,相信会有一定效果,新学期可以试试看。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2

  还记得拿到《温儒敏语文讲习录》那一天,我对着目录看了一遍,除了《文学课堂掠影》一章深深吸引了我之外,对其他都兴致不大。特别是刚开始读第一章节时,里面谈到了诸多的中学教学的改革,我怀疑是不是选书时错了,小学老师不应该更多了解当今的小学改革吗?但秉承着不通读、不了解就没有评价的权利这一观点,我硬着头皮往下读,想去找找原因。  没成想,越读兴致越大,温教授的语言和内容都很接地气,深度剖析了当今语文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学科教学方面也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读完后,我发现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是:阅读。特别是在第三章《“聚焦语用”与“读书为要”》中,大篇幅谈及阅读,对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社会群体都谈到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每每看到教师阅读相关内容时,我的内心都会一震,反观自己工作一年来的阅读时间,相较于毕业前,少了一大半。与朋友沟通时,才发现不仅自己如此,身边的人似乎都这样,读书时间少了,一年没读几本书,多是职业性阅读,曾经痴迷的“闲书”也慢慢淡出生活。是什么原因导致阅读量的剧减?我以自身为例得出了以下几条:第一,工作琐碎事情多了,经常在没完没了的忙。第二,被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变化所裹挟,微博、微信等碎片化阅读占据了读书时间。第三,停留在职业性阅读,为了工作能够更加得心应手,闲余阅读时间都在研究教育教学。不读书或读书少,长此以往会踏入怎样的险境?培训中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不读书的语文老师又怎能教好学生上好课。的确如此,往远处想想,读书与不读书的人,短时间差距不大,但是年复一年的累积,可能会一条路上的陌生人。而老师不读书,那就更严重了,只会教课本的知识,没有自己的拓展延伸,有限的视野难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职业的倦怠感也渐渐积累。  在当今浮躁的杂乱的信息环境中,如果想要短暂的逃离,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阅读就是最好的选择。温教授在书中提到“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我的脑海中一直留存着这样一个极美的画面:一个雨后的午后,窗台边放着一张小书桌,桌面上有一本书、一杯茶,我坐在窗前看着书,喝着茶。已经记不清这是哪一天了,读的是什么也早已忘记了,但那一场景我记忆犹新,因为我找到自己的家园。随着阅读方式的增加,电子阅读走进了我的世界,从一开始的阅读器,到后来的微信阅读、当当云阅读,我也走向了新的阅读方式,因为这样更方便更多选择。但用多了就会发现这还是不如纸质阅读,因为纸质阅读能更专心地读,而且书本的装帧,纸张的触感,手指残留的书香,都是电子书无法获得的体验。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阅读为什么那么重要?胡适先生在《为什么要读书?》一文中谈到了三点,我认为这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读书是一件最公平的事情,因为它从不会拒绝你,在时间的滚滚长河中,那些美好终将流入你的心田。  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语文教学而言,很大程度上教学本领的提高也是在课外,在教师阅读的一本本书籍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前,自己应当先深爱,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坚韧的读书种子,绽放出属于语文的、生命的花朵。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3

  读教育名家的著作,不仅能够把握到教学的应有指向,纠正自己的教育航向,还能再次点燃那颗热爱教育的心,让自己回归教育本真。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用心用情。读教育名家温儒敏教授的书,静静地听他对语文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他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融入爱的教育更能唤醒人最本真的内心!    这本著作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第三辑“聚焦语用”与“读书为要”的内容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就此谈谈我的体会。    一、语文需关注理性思维训练    高考作文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方向,从作文中也更能看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温教授提到,高考作文侧重考文字表达能力,至于文笔文采,不是主要的。现在很多中学的作文主要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练习,加上现在很多学生看作文书,看多了,匠气就来了,这样会败坏学生的胃口。为了表现自己的文采,很多学生在作文里施展花拳绣腿,但是不太会论述,缺少思想内涵。这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当今在语文教学上理性思维训练方面确实比较欠缺,这也提醒了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上也要关注这个问题。    二、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语文课的目标有很多,其中核心和基本目标是语言文字运用,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个方向。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精神熏陶,很自然地带进来。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有把握得住的“干货”,在教学中不宜设置过多的程序或嚼得太细。这就需要老师用心备课,对教材有通盘的考虑,对课文进行认真的细读与研究。    三、培养读书兴趣是头等大事    在这个章节中,温教授花了大篇幅来讲这个问题。他讲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正道。从长远来看,读书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利用阅读课堂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连滚带爬”地读,关注和尊重学生的“语文生活”,更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读完这本书,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爬坡”。这让我明白语文虽然是一门“弱指导性”的学科,但是它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好好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去思考,去改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时要在自己的心底里埋下一颗“读书种子”,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精神成长的需要,每个老师都应该要有“自己的园地”,构建自己的良性生活方式!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4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语文习惯。——温儒敏  阅读和语文对的关系总是密不可分的,温总编再本书中多次提到读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摘录了本书关于阅读的相关内容。  一、读书方法  (一)快读:默读、猜读、跳读、浏览,其中浏览的训练方式可以是五个手指并拢,顺着书的字往下移动,速度要比眼睛的感觉稍快,而且越来越快。  (二)读一本书:通过检视阅读(检索阅读)来选择书目,检索的方面包括一本书的书名扉页、提要简介、前言等—目录—一两个与主旨联系密切的章节---结尾---后记;通过精略结合来具体地读:一本书读三遍(粗读大致了解轮廓主旨有个基本印象—细读对各章节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带着问题或疑问读,选择重点章节读)。  (三)读小说、诗歌、散文:重视想象与体验(重视第一印象,如读一首诗,头一遍最好快读,朗读,一口气读完,获取带有鲜活的个人感觉的第一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体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连滚带爬地读  (一)是什么:我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猜读、跳读,是有助于培养读书兴趣的。  (二)建议:一定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和学生们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现在有些语文教师不一定了解学生们的语文生活,你讲你的,下课后学生开个玩笑就给你颠覆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一定的情况下应当这样要求,但不可当作戒律,无论读什么书都要“东笔墨”,那样就太累人了,不切实际。我们当家长当老师的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孩子们去做呢?  三、整本书阅读  (一)目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我看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二)建议:“一书一法”:本来读书方法很多,但围绕一本书的阅读重点学习某一种适合的方法,以后学生碰到同一类书,也就会读了。这些都是提示性的,可以用很少的课内时间去实施,但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我看社会上有些跟进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和规定动作,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之类,甚至时间都规定好了,那就会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减损了读书的乐趣。所以,不要管得太死,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之类,那就很好了。  四、读闲书  (一)是什么:这里说的“闲书”,就是课外书,是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的书,可能既包括一般认为的名著经典,也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范围是很广的。  (二)目的:限制那么死,怎么可能有阅读兴趣?怎么可能拓展阅读面?又怎么可能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读“闲书”,以此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读书习惯,将是大有益处的。  (三)建议:这里给老师和家长一个建议,叫从长计议。学生喜欢课外阅读,那就多鼓励和引导吧。给些关心和指导是必要的,但不要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他们可能会互相交流读“闲书”的心得,其实这些都是学语文,是“大语文”。家长、老师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关心,才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现在有些语文教材设计有阅读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可是很多老师不重视,这有点可惜。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鼓励读“闲书”。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读书做好两件事:一是激发读书兴趣,二是提示读书方法。兴趣和方法如果都具备了,学生自然会爱上阅读。同时语文老师也要多读书,增学养,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精神的成长的需要。所以亲爱的语文老师,无论多忙,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园地”。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5

  相信大多数人认识温儒敏,都是因为他是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在对新教材培训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温主编的录像或语录,坊间也有许多对温先生的批驳,如某段时间在朋友圈疯转的《教授上书猛批教材总编温儒敏:不顾念中小学生!语文改革太急》。信息化社会,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量太大,信息更迭太快。每当在朋友圈刷到这类的信息,总会想起温先生说的那句话:“一直以来,我深感在中国呐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推进改革就比想象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往往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这些读书人受惠于社会,现在有些地位,有些发言权,更应当回馈社会。”每当看到这类信息,总要再翻开那本《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温习一位学者的建设之路。  他如何建设?  关于课改他呼吁:“步子稳一些为好。”他在北大不同专业的学生中进行调查,从学生的眼光去看他们刚刚经历过的高中语文,从学生的角度倒推课改的走向,直面当今语文存在的问题。他们反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反对太快太急,违背国情的课改。  关于教材,他指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材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渗透国家意志。部编教材的编写要“守正创新”,要在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好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同时温主编提出“教材编写最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落实的办法”,所以新教材中我们看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的阅读策略单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关于阅读,要将阅读放在学生学习的首位,要让学生连滚带爬的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广泛阅读阅读最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而写作只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把它内化之后输输出出来,但是要想尽有质的改变,首先要进行量的变化,那么就是强化学生的阅读,温儒敏老师说要求达到两个小时读完15万字。不光我们要教学生精读,还应该教给学生泛读,跳读,浏览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读报纸,读更改等方法,只用瞟一眼题目,不用去细细地读。学会信息的挑选。他说,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的种子。  纵观他的建设之路,一步一个脚印,紧贴地面而行走。他说:“都在做批评者,那谁来做建设者?”他在《七十庆生会答谢词》中提醒温门弟子:“人生过得很快,一定要想办法尽可能超越现今有些混乱而且庸俗的空气,给自己树立一个高远而又比较切实的目标,要抓紧时间多工作,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创造价值,努力建设,努力回馈于社会。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6

  未读《语文讲习录》之前,第一感觉这应该是一本教如何上语文课的偏功能类的书,细读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此书探讨的更多是中小学语文的原本性质以及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想更深入了解现行的语文教学和统编教材,这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我们语文老师不读书,少读书,那怎么会“气自华”呢?又将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如何更好教育孩子?  温儒敏教授在书中谈到:“语文老师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读书园地,要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读书既有功利的一面,读与自己专业或职业有关的书,可以给我们的工作提供帮助;又有非功利的一面,读“闲书”给予我们消遣、娱乐的阅读,为兴趣所读。  记得读大学以前,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书,我是很少读课外书,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直到上大学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都只是认识名字。上大学后因为专业需要,我就在图书馆开始我的阅读之旅。记得第一本读的是《哈姆雷特》,也正因为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一开始我还读不进去,总是会纠结人物的名称,然而人物之多让我的脑容量超负荷运转。虽然艰难,但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及人物的爱恨情仇吸引着我读完整本书。我也不记得用了多长时间,读完后也没有记住多少内容,但是还是很有成就感。第一本书读完后,我便陆陆续续看了其他的文学名著,慢慢地也看一些励志书籍,还有感兴趣的历史书籍等。在走上师范道路后,考虑到新老师缺乏经验,为了以后工作不至于手忙脚乱,我会看一些班级管理、语文教学的书籍,虽然看了也不是马上记住,也没有记住多少,但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学生问题时,会不知不觉地回想起书中的方法,似乎这本书已经融入身体,但是具体哪一本我也记不清楚。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价值——不在于你读完后能回忆起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你读书了,书的内容已悄悄地存入到潜意识,但需要这些内容时,那些内容就会激活。虽然到现在我也没有“气自华”,但是每每想到自己大学才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窘境,就会更想让我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多读书,读好书,希望我的学生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花时间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还要花时间读书,给予自己沉淀的时间,充实自我。当我们能够利用好时间,安静阅读,用阅读把自己引入澄明之境,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走得更稳。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1000字大全7

  暑假期间读了温儒敏先生的《语文讲习录》,翻过的每一页,读过的每个字,都带给了我一些思考。  温儒敏先生特别强调了现今语文教学的一个现象:学生学习语文,都是围绕本课知识展开,默写词语解释、分析课文中心思想、写段落大意、反复操练读题、答题技法。他说,照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去,学生记住了许多知识,做了大量的题,唯书没读多少,积累不足,语感不强,语文水平终究得不到提高。所以他强调:“要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其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堂。确实如此,我每拿着一篇课文,从字、词、句、段、篇翻来覆去地讲个不休,概括大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句型变换等等各种题型面面俱到,生怕有个遗漏,也生怕考试又失了分。我相信许多老师也是如此。语文教学,最终到底是教学生收获什么,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又能受到多少真正的文化熏陶?  那语文课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呢?先生说,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位、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在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书中192页说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这是一门‘弱指导性’的学科,你很难指出一条速效的办法去提高素养,它需要长期的熏染、积累、习得。这就必须大量读书,没有别的办法。当然,语文教育又是有规律的,规律之一,就是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  但是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要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中挤出时间看大量的书,真正做到广泛阅读,老师该怎么去做,真的值得思考。  首先是让孩子们读“闲书”。“闲书”是学生按照自己兴趣选择的书。许多老师、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太滥太复杂,怕学生接触,也怕耽误了学习,他们是不赞成学生自己去选择读物,也不主张学生读“闲书”。但是不让读“闲书”,读书就成了非常功利化的行为,限制太多,学生就很难再对阅读产生兴趣。对于一些如《哈利波特》等流行读物,许多学生早已读过,与其禁止,不如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另外,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一天的时间有限,看大量的书是需要时间的。从先生的书中,我好像明白了一点,新课标中提出了要教会学生学会猜读、快速读、跳读、浏览,都是在教学生怎样快速地阅读。只有比较快,才能读得多,才能加大学生阅读量,这一种读法尤其适合课外阅读。想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我们还要打破一些读书的观念。“不动笔墨不读书”,批评“读书不求甚解”,这一些传统观念都要适时地去改变。除精读课文需要提高要求外,学生平时的阅读也是可以不动笔墨、不求甚解的,这样做是可以拓展阅读面,培养读书的兴味的。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期待在往后的实践中看到一张张热爱阅读的小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