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中

发布时间:2022-10-18读书笔记 小读者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中1  埃德加·斯诺,这个早已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属于一个美国记者。他,深入苏区,与中国共产党诸多领导人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镜头和纸笔,客观地向世界展现了苏区的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中1

  埃德加·斯诺,这个早已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属于一个美国记者。他,深入苏区,与中国共产党诸多领导人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镜头和纸笔,客观地向世界展现了苏区的真实面貌,用一篇篇报道,首次让世人触碰到了中国西北角的那颗红星。  1936年6月至10月,一名美国记者单枪匹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民党军队的新闻封锁,来到了这片土地,这片共产党的土地。他用诙谐又不失客观、严谨又不乏灵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苏区领导人物。  不计较个人财物但极爱马匹的贺龙,默默将棉衣披在小号手身上的彭德怀,细心为斯诺计划好所有行程的周恩来……只存在于一张张照片与一则则故事中的领袖人物有血有肉地跃然纸上,相比于其它近乎将他们神化的事迹,斯诺笔下的他们,更有人情味,身上有了烟火气息,他们不再是虚无缥缈地立于云端,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一样。  但最吸引我的人物,是已将名字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一代伟人,毛泽东。那首曾在浩瀚宇宙中唱响的歌曲是这样赞颂的: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影视中的毛泽东,与其说是一个伟人,倒不如称为传奇。他总是负手而立,双眸中锐利的目光直射远方,运筹帷幄,仿佛永远没有失败一般。他完美得不似一个凡人。  但从斯诺质朴的语言文字中,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毛主席,一个有了人间烟火气的毛主席。斯诺是这般写道:“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斯诺客观地对毛主席进行了描绘,成为了一个中国领导人的真实写照。  在《苏维埃掌权人物》一文中,还对毛泽东展开了如下描写:“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一首‘赤匪’自己的歌曲《红辣椒》是他最喜爱的歌。它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浑浑噩噩,没有骨气的生活,终于领导了一场蔬菜的‘起义’。”这一个极嗜辣、平易近人、也爱在闲暇时光与同志们开玩笑的“接地气”的毛主席,完全打破了我对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刻板印象,却也使毛主席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一幅幅画卷随着斯诺的笔缓缓舒展,一帧帧画面随着斯诺的镜头徐徐放映。在烈火硝烟中嘶吼着“兄弟们,跟我来!”的部队,在后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在电影荧幕前开怀大笑的领导人们……随书页翻动,在我眼前闪过,又转瞬即逝,却在我心上留下了不朽印记。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映过往,照亮前行。  一百年前的那颗红星,照耀了中国的西北角,照耀着神州大地,也终将照耀整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中2

红星照耀中国

  初一上学期,初读《红星照耀中国》,看了将近50页,便不耐烦了。我十分疑惑作者为何毫无逻辑的东奔一下,西走一下,并且也只是单纯的论事,且平铺直叙,只有在去西安的慢车上的对话比较有引人思考的意义而已,也并未回答第一篇中的任何问题,最多反映了红区的情况。我倍感无趣,再读下去也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许多重要且精彩的情节都被跳过了。我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西行漫记》更适合作为这本书的名字,毕竟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主题在我感觉根本体现不出来。我读了一天便读完了,不想再重读这本书了。  “有点意思”  初一下学期,由于学习任务,所以我重新拾起这本书,极不情愿地看,却比以前更仔细。我开始注意到作者贴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原来也并没有那么平淡如水呀!把一些情形描写得栩栩如生,人物刻画也准确精妙。把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外貌、性格特点凸显出来,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他们一样。一些历史画面也描写得波澜壮阔,例如对长征的描写细腻具体,通过描写环境的艰苦与刻画期间的战斗,衬托出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品质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感同身受。我感到这本书有点意思,也没有那么不堪,至少它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我又重新认识了这本书,但我总感觉作者写的一些事太过繁琐了,也感觉到还是表现不出主题,至今看来,只是部分文笔优美罢了,还仅限于“有点意思”。  “回味无穷”  正值党百年华诞,我参加了小作家协会学习党史的活动。在涵碧楼上,我感受到了红色精神,明白了党的总纲。我也观看了《觉醒年代》这部剧,感受到了先进青年在民众精神方面上的“红军精神”。我还阅读了八年级语文主题学习的丛书,了解了新闻的写作,我开始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三次阅读,谜团都被解开,我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不发表一些精辟的议论性的意见,因为这是一本新闻报道类书籍;我明白了作者开始为什么东奔西走,毫无逻辑,因为作者第一次来中国,没有经验,没有路线图,自然会晕头转向;我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不正面解答第一篇中的问题,因为照应都藏在故事里了。  我开始真正了解这本书了,里面为何没有明显的个人经历?为什么他们的精神那样的顽强?是什么让他们为红军出生入死?一切都是因为红军是个整体,一旦融入并无个人,红军在他们心里近乎于一种信仰,是让他们能推翻压迫的力量,只有当认真的读这本书后,你才能体会到它里面蕴含的那些精神力量。让我仿佛回到那段振奋人心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到共产党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战术之高明,深刻感悟红军铁一般的纪律,钢一般的坚定信念和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我心中的红色激情被点燃了,鼓舞着我,让我奋进,让我以后培养更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于祖国的伟大事业,传承红色精神!  从许许多多方面来看,这本书都让人回味无穷,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军的伟大之处,我会学习他们不畏困难的品质、积极乐观的精神,并发扬光大,艰苦奋斗,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作出不懈努力!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中3

  1937年10月,一位美国记者将自己前一年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采访资料整理成册,交付伦敦的出版商出版。这些资料包括他在陕甘宁边区同红军领袖和将领们的访谈、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内容十分详实。一经刊发,这本书就在在西方世界引发轩然大波。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全面了解到被称之为“红色中国”的工农红军和红军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这位美国记者是埃德加·斯诺,而这本书的名字,曾经被称作《西行漫记》,而现在人们习惯称之为《红星照耀中国》。  回到当下,2020年初一场疫情浩浩荡荡,成为中国民众一场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作为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卫生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倾举国之力应对。胜利的背后,正是党一直保有的牢固政治基础。而这背后,则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最广泛的拥护和支持。如何理解这份拥护和支持,这正是《红星照耀中国》带给我们的答案。  在斯诺的笔下,记录了红军的真实处境,党和红军如何获得人民支持,与国民党军队的斗争和爱恨情仇,以及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们生身背景与奋斗历程等关键信息。例如在斯诺的真实探访中,边区的老百姓们对于党和红军有高度认同,同时具备高度的政治参与感。而党和红军则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正如书中记录的一篇红军在1934年发表的宣传文章《什么是红军》中所说:“总而言之,红军是代表群众利益的”。书中生动记录了一个边区农民斥责另一个在生产运动中抱怨的农民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不是因为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为咱们的权力在打仗?咱们国家以前有免费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过世界新闻吗?你说合作社没有布,但咱们以前有合作社吗?”是的,党和红军来了,老百姓才从被压迫的状态中被解放出来,才过上了好日子。红军是反抗压迫的象征,也是践行老百姓最真切需要的队伍。  也正因此,《红星照耀中国》除了是一份纪实史料以外,其最引人称道地方在于:解答了“为什么红星能够闪耀中国?”。即党和红军拥有无限的群众支持之原因,在于其奋斗的初心始终不改。这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布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珍贵史料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接触到这初心的最初模样。其最大意义在于,通过《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我们能够体会到、回忆起初心,能够不忘初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中4

  “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及奋斗,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到处是荒弃的田地、饥饿的人民和频繁的战争。  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跻身历史的大舞台,他们或智慧、或英勇、或民主、或仁义.……  一九三六年,三十一岁的斯诺,一位孤胆英雄怀揣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红色苏区,只为寻求真相,从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他用旁观者冷静客观又带些幽默的笔触,带我们走进那段红色岁月,在他笔下,一个个生活,战斗的场景扑面而来,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乐观、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  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有了新的信念,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次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近代无与伦比的一次万里长征。  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革命军队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历时两年,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英勇无畏,终于在一九三六年十月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而毛主席的一首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则很好地说明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久,规模大,行程远,困难多,影响广,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习近平主席说过:“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我们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住在舒适洁净的房子里,生活在平安幸福的时代里,是否想过这是革命烈土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又是否想过接下来谁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战略而奋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应浑噩娱乐,碌碌无为,而应认真学习,奋斗青春。我们应铭记历史,秉承长征精神,以爱国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结互助精神,把握当下,展现自己的才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星照亮中国,也照亮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