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艺术

艺术

梁思成林徽因的两个弟弟都在抗战中牺牲,他们为什么选择在战火中测绘古建筑

发布时间:2022-07-10艺术 上观新闻
梁思成林徽因的两个弟弟都在抗战中牺牲,他们为什么选择在战火中测绘古建筑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凹凸空间举办“我们的‘旅行’——梁思成、林徽因古代建筑考察文献展”期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应邀开展了一场艺术讲座。他从梁思成、林徽因在战火纷飞中坚持田野调查、测绘古建筑讲起,讲述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价值以及文化遗产应该如何保护与传承。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建筑

有句话叫作“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一个国家如果要复兴,就不能没有历史。梁思成先生认为,他所做的有关古建筑的研究,就是为国家保存历史。在由梁思成先生英文文集汇编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书中,他这样提出:“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的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在抗战时期,梁思成的一个弟弟和林徽因的一个弟弟都是直接参战,为保卫国家而牺牲,而他们夫妻二人在战火纷飞中坚持进行古建筑研究,目的也是为了救国。

从1931年起,梁思成与营造学社同仁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展开系统考察研究,历时十多年,累计考察了全国200多个市、县的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并对其中大多数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1944年梁思成完成《中国建筑史》书稿,1946年完成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与辉煌成就。

梁思成还强调,为什么我们要重视中国传统建筑,因为中国建筑有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情趣、生活智慧在里面,和西方是有所区别的,“许多平面部署,大到一城一市,小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

梁思成认为,通过研究古建筑,可以培养美感,学习驾驭材料,进而产生新的设计,中国建筑科技的创造力就在“温故知新”中不断雄壮起来,这就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最大意义。所以,梁思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一方面是为了复兴国家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建筑师的创造力,为了建设一个新的国家。

中国古建筑独特在哪里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写道:“中国建筑乃一独立的建筑体系……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在他看来,研究古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这些木构系统,而且是为了研究它所承载的文化。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辉煌的一页。但事实上,木构系统不是中国特有的,西方也有木结构建筑,那么双方的差异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说说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为什么始终使用木材作为主材。

建筑是体现社会属性的,中国古代长期使用木材作为建筑主材,这是由中国社会的三个基本属性决定的。这三个基本属性分别是人本社会、农业社会、等级礼制社会。

人本社会,是指中国社会至少从周代以后就没有超越世俗权力的神权。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权是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的。这对建筑会有什么影响呢?比如,西方建一座教堂,可以建几百年,因为上帝永恒存在,建的时间越长,代表你越虔诚。但在中国,皇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皇宫、官署、坛庙这些国家重要的建筑不可能建几百年,而需要快速营建。

快速营建对于建筑材料就有要求,要便于加工、便于预制化生产。所以,木制榫卯结构,预制化、标准化、模块化生产,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特征,都是为了快速营造。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一个词叫“木妖”,指的是无度的、大规模的官方营造,破坏了国家的生产力,造成社会动荡,比如秦朝就是反面教材。所以,古代大臣经常规劝皇帝少建房子,宫殿建得简单一点。历代君王也越来越克制,中国古代的宫殿其实是越建越小。

梁思成先生在形容木构系统时用了“独特纯粹”一词,这怎么理解呢?

在西方,一些高品质建筑上也会局部采用木构。比如前几年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就是因为它的屋顶部分是木构的,但下面的墙体不是木构,所以它的建筑结构体系不纯粹。而无论宫殿、民居,还是高塔、庙宇,中国的古建筑都是木构建筑,材料是非常纯粹的。

那为什么说“独特”?中国是一个等级礼制社会,衣食住行都有等级。当宫殿和民居都用了同样的结构系统,如何区别等级呢?于是,中国建筑中最独特、最根本的特征——斗拱就出现了。

斗拱起着承挑屋檐的结构作用,由斗、拱、昂等构件通过榫卯拼搭而成。斗拱具有复杂的组合形式,如果仅从结构作用上考虑,没有必要做出斗拱这样复杂的构件。斗拱的出现,其实是文化的体现,是等级社会标示身份的需要。东亚文明体系中的建筑普遍有斗拱,都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西方建筑是没有斗拱的,基本上都是一个简单的斜撑。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建筑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反映的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

建筑所传递的秩序与文化信息

虽然现代中国和古代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但今天的中国人和古人之间还是有精神上的共性。这种共性的建立,一方面来自文字的传承,另一方面则来自建筑所营造的环境和秩序。发现和重建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秩序,也是建筑考古学的主要任务。

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秩序,包括空间秩序、时间秩序、等级秩序、尺度秩序、材料秩序、建造秩序等等。这些秩序蕴含着中国哲学的意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人心,进而营造了社会秩序。秩序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体现了建筑的价值。

首先我们来说说空间秩序。

宋人范温在《潜溪诗眼》中曾以建筑布局来比喻杜甫诗集的布局,解释为什么《杜工部集》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为开卷首篇。因为,“前贤录此诗为压卷,盖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门堂房室,各有定处,不可乱也”。

中国古代主要的屋顶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和硬山,屋顶可以分单檐、重檐,房屋的开间数、进深数则体现建筑的体量。所以,建筑形式在古代都有相应的等级,它们会组合出复杂的等级关系。比如,故宫的整个古建筑群可以分为中路和边路,中路建筑多是高大的重檐庑殿,边路则多是单檐的歇山顶建筑。“中”在中国古代是有政治含义的,在建筑群里居中的建筑,不管是体量还是装饰上都是最重要、最大、最高级的。通过对比,可以衬托出建筑群里的主次关系,这就是宋人所说的“各有定处,不可乱也”。

中国文化讲究和而不同,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纯正的古代建筑的环境也是和而不同的。比如故宫的午门和神武门,都是重檐庑殿建筑,但开间数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午门是凹字形,而神武门是一字形建筑。因为中国建筑是有方向的,午门是前门,神武门是后门,前门体量会更大。即使是一座民间庙宇,主体建筑的正面前檐也是重点装饰最华丽的部分。这就是中国建筑在方向、前后上的区别。

在故宫0.7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最高等级的建筑,也有低矮的小房,而你会感觉这里非常和谐,没有任何突兀,这就是中国建筑通过秩序性形成的空间效果。

其次是时间秩序。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有这样的描述:“予见天下州之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顾炎武是旅行家,走了很多地方,他认为宋代以后的建筑越来越简陋。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

梁思成先生曾经手绘一张斗拱图,呈现了各个时代斗拱的高度和所占屋檐高度的比例变化。我们看到,从唐到清,斗拱占屋檐高度的比例越来越小,清代的斗拱密集而小,唐宋时的斗拱大而疏离,因此,唐宋时代的建筑就呈现出宏敞之气,而明清以来的建筑就显得越来越拘谨、拘束。

再来谈谈材料秩序。

我们做过一个研究,用不同的颜色来标识一座北宋建筑的木料。结果显示,它的梁柱大部分用的是松木,同时也搭配使用榆木、槐木。可以发现,比较软的松木和比较硬的槐木、榆木,在斗拱部分是交替使用的,形成一种软硬搭配的复合关系。《营造法式》序言中写道:“木议刚柔,而理无不顺。”就是说材料的使用要考虑木材的软硬程度,合理搭配,来达到一种阴阳和谐的效果。

当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后,就知道应该用同样的木材去修缮古建筑。过去,古建筑的构件都用松木来修缮,其实这样做会打破材料的秩序,很多建筑的历史价值也就被湮没了。

大家去参观古建筑,解说标牌上所写的年代往往会有误差。比如,一座建筑可能前檐部分是北宋的,后檐部分是元代的,所以并不能单纯说它是哪个朝代的建筑。历史建筑的价值是基于时空的,如果时空不清晰,它的价值就是模糊的。比如,故宫的午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清代建筑,因为清朝的《国朝宫史》里写午门建于顺治四年。但是,经过我们从文献到形制的综合考证,发现它更多的是明代建筑。

此外,古建筑中也有一些外来因素,木构建筑中很多装饰花纹都是从西方来的,所以说,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消化能力很强。相对而言,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比较剧烈,各个时期不同文明和文化上的冲突在建筑上表达得非常明显。而中国自秦以来大一统王朝的延续,使我们的建筑文化也一体延续下来。从中国建筑的一脉相承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华民族对统一的追求。

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传承

建筑考古学就是通过对古建筑的研究,看到整个历史的流变。我们从建筑构件的发展中还原建筑的历史,发现它属于什么时期,哪些部分遭到了损毁,在什么时期进行过什么级别的修缮。古建筑就是一本史书,它用物质材料书写了一段历史。

过去的古建筑修缮往往是工程性修缮,重工程而不重研究,但是,这样的修缮往往容易把历史信息、历史价值给破坏了。所以,修缮古建筑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存和传承古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

文化遗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等,但是,所有这些价值不是平行关系,而是结构性的“乘法关系”——历史价值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核心,当历史价值消失的时候,所有其他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要把古建筑的历史价值长期传递下去,就必须改变目前存在的工程性修缮的问题。因为,如果每一次修缮都损失10%或5%,那么几百年以后,历史信息将消失殆尽。所以,只有研究性修缮,才能把大量的古建筑完好地保存下去。

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提到,不仅要保护文物建筑,还要实现全要素保护,包括保护地形、地名、水系等等。而且,还强调要把历史文化的价值附加到现代城乡建设中,以产生新的价值。

在当下,文化遗产的价值是通过产业价值的增值来体现的。如果把中国当成一个品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使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提升价值的话,中国的产业价值也就会随之提升。

欧洲在文艺复兴前的文化成果,和同期的中国是无法相比的。但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文化地位急速上升,而中国却停滞不前甚至下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要提升国家的文化地位,文化遗产是基础,因为它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梁思成先生在近100年前就强调,要通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对古建筑的解读,使中国人的创造力、对材料和对美的驾驭力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相信未来,以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人才的不断涌现,一定会出现更多引领时代、体现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建筑,使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