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历史

历史

明初养百万兵,为什么不费百姓一粒米“大明风云05”

发布时间:2022-10-02历史 今古观察员
明初养百万兵,为何不费百姓一粒米“大明风云05”

朱元璋定鼎中原后,主持编修《皇明祖训》,确立基本国策,列出朝鲜、日本、大小琉球等15个“不征之国”。不难看出,自建国之始,朱元璋就已决心尽快结束战争,让国家进入和平时期。

在《皇明祖训》中,他所奉行的和平外交,既是儒家“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是对蒙元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否定。但是对于残余的蒙元势力,朱元璋又不敢放松警惕,故而要选将练兵,时时戒备。

当硝烟散尽,天下承平后,如何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同时又要使这支军队保持相当的战斗力,是明王朝必须解决的难题。

实际上,大明王朝于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建国时,战争尚未结束,北伐仍在进行。当年秋季,明军攻克通州,元顺帝仓皇北逃,随后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徐达率军攻陷元大都(北京),统治中原不足百年的元朝宣告灭亡。但元顺帝北逃并不意味着政权的终结,残余势力偏安塞北,仍以“大元”为国号。在西南一隅的云南,也有奉元朝为正朔的梁王。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割据云南,数杀明使,终于惹怒了朱元璋,他决定兴兵拔除这股前朝残余势力。

明洪武十四年九月初一,朱元璋下令南征,颍川侯傅友德为统军元帅,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率军三十万,挥兵南下。

云南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明朝之前,中央势力很少进入,当地土司也希望维持这样的分治。面对大明帝国强大的南征大军,云南地方势力有所担忧,但山高地险,易守难攻,他们也心存侥幸。

大理土司段石致信明军将领傅友德,“自古以来滇易守,而外敌难入,且无米可取,有泰山之损,无鸿毛之益。”意思是云南易守难攻,在云南打仗不是明智之举,明军在当地没有粮草供给,军队后援也很困难。

最后,段世还用带着威胁性的语言写道,我们要消灭南征大军,甚至不需要厉兵秣马,只要等四五月雨季一来,环境恶劣,粮草断了,你们自然惨败而归。

傅友德看到这封信,笑而不语。他直接起草一封信,并在信中回复了段氏的威胁:

我大军一到,随即开垦种地,自给自足,无需地方供应任何粮草。段氏一看吓不倒明军,那只能刀兵相向了。

元梁王遣悍将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十余万迎战,两军激战于白石江(今云南曲靖东北),明军大胜,达里麻及其众两万尽数被俘。首战告捷,傅友德派遣蓝玉、沐英乘胜追击,西进明军迅速攻克七星关,迫东川、乌蒙、芒部、水西各地方武装降服。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元梁王兵败自杀,明军乘胜打进昆明,各地方武装纷纷降附,明军迅速统一云南全境。

俗话说,“打天下易,坐天下难”,此次平定梁王之役虽雷厉风行,但要使数十万大军在西南边陲安定下来并非易事,强龙不压地头蛇,雨季一来,兵粮不济,军心哗变,叛军随时可能乘乱反攻倒算,战前段世书信中的威胁之言并非全是危言耸听。但事实证明,明军的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方法就是傅友德檄文里的戍兵屯田,朱元璋开国后制定的卫所制度被推广到云南,妥善解决了大军远征粮草不济、久易生变之患。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西平侯沐英拜见朱元璋,决定在云南全面实行卫所屯兵制度。他从江南、江西迁移250万多人到云南,发给种子、钱财,把人分片安置在临安、曲靖、尧安、大理、鹤庆等地。

次年,沐英又奏请移湖广、江南居民80万入滇,得到了朱元璋批准。沐英治滇期间,“移民至四百余万,垦田九百万余亩”。迁居的方法,主要是将移民编入卫所,平时为民,能够开垦荒地(军屯),自给自足,定期训练,一旦有战事爆发,可以马上变成具有战斗力的兵士。

毋庸置疑,顺利解决云南问题,巩固了明王朝西南边陲的,正是开国时设立的卫所制度。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