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历史

历史

明朝最后的一天:崇祯自缢而死,为什么王承恩要为其殉葬?

发布时间:2022-07-10历史 悠悠华夏五千载
明朝最后的一天:崇祯自缢而死,为何王承恩要为其殉葬?

公元1644年3月18日晚,诺大的紫禁城里,已经神情迷离的崇祯,强打精神举行了最后一次家宴,这是大明王朝灭亡前的最后一晚,也是崇祯生命中的最后一晚。

这一天,皇宫里还剩下的侍卫太监和宫女,早已经跑的不知去向,唯独秉笔太监王承恩始终跟随在崇祯身边尽职尽责,对崇祯忠贞不渝。

按照崇祯的吩咐,王承恩带着三个皇子来到了崇祯面前,他要和孩子们做最后的告别和交代: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照、定王朱慈炯,崇祯让三个儿子换上了百姓的衣服,交代一番后就令人将他们秘密送出了皇宫,尽管崇祯万般不舍,但是只要他们活着,大明王朝似乎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这也是崇祯抱有的最后一丝希望。

转移走了儿子们的崇祯,又回到了饭桌上和皇后还有其他嫔妃告别,皇后周氏自然明白崇祯的用意:“社稷倾覆,为保皇室尊严,尔等绝不能落入贼寇之手。”周皇后说道:“臣妾侍奉陛下十八年之久,你从来不肯听别人的忠言相劝,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崇祯听后默不作声,周皇后又说了一句陛下保重,臣妾去矣!说完便返回后宫,自缢而死。”

其他不愿意自尽的妃子,崇祯开始了大开杀戒,他手提宝剑刺死了一众后妃之后,又来到了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的住处,看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崇祯仰天长叹:“你们为何要生在帝王家?”又含泪刺杀了两个女儿,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倒在血泊之中,崇祯开始浑身发抖,瘫软在地,若不是到了绝境,哪个父亲又愿意将宝剑刺向自己的孩子呢?

第二天天还未亮,此时的崇祯身边只剩下贴身太监王承恩一人,也只有王承恩不离不弃,他们原想逃出紫禁城,以图东山再起,但是守城的将领已经打开了城门,起义军已经打进了皇宫,最后突围的希望也破灭了。

崇祯只能和王承恩一起来到了紫禁城后面的万岁山,并留下了一封遗诏:“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留下遗诏后,崇祯问身旁的王承恩为何不早早逃命而去,王承恩平静的回答:“老奴愿追随陛下而去,自始至终从无二心。”崇祯听后万分感动,回忆起了自己刚继位时兄长朱由校对他的期待:“吾弟,当为尧舜!”可是如今的局面已经无法收拾,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他本人也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唯独王承恩忠心耿耿,想到这些,崇祯和王承恩双双落泪。

他们已经听见起义军打进皇宫的喊杀声,崇祯猛地清醒过来,用自己的袍带吊在一颗老槐树上,选择了上吊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王承恩也在一旁的树上自缢而死,追随崇祯而去,他在明朝灭亡时依然不畏强敌、忠心护主,表现出了强烈的忠贞不渝的性格,整个明朝宦官干政频频发生,但是唯有王承恩恪尽职守,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