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历史

历史

二战后,负责德国投降签字的凯特尔,进场时为什么要高举权杖?

发布时间:2022-07-13历史 武器太帅
二战后,负责德国投降签字的凯特尔,进场时为何要高举权杖?

其实,在凯特尔代表德国签署投降书之前,美、法、英三国已经在法国兰斯接受了一次德国人的投降,当时苏联少将斯洛帕罗夫也在场,只不过他没有代表苏联在受降书上签字;这是因为斯大林认为德国之所以会战败主要是因为苏联人的浴血奋战,为了彰显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德国人必须在柏林向苏联郑重投降。

图为投降仪式现场的凯特尔和他面前的权杖

于是,已经投降过一次的德国不得不把仪式在柏林重演一遍。1945年5月8号夜晚,以朱可夫元帅为首的苏联代表们来到了受降仪式现场: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美英法也在苏联的执意要求下派出了高级军事代表;德国方面则由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全权代表。

对于德国人来说,虽然这是一场不怎么光彩的投降仪式,但凯特尔在个人着装上还是表现的极为得体:梳的十分齐整的头发、笔挺的元帅军装、手上戴着一双深色薄绒手套以及那根象征着身份的权杖;或许在凯特尔看来,败局虽已定,但第三帝国的精神仍要续存。

图为凯特尔签署投降书

所谓元帅权杖,纳粹德国期间并非只有凯特尔才有,而是每一位被晋升为元帅的德国将领都会获颁一根,而且,元帅权杖本身还有深远的历史传承的意义。据说在德意志第一帝国时期(即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中命令的上传下达都是靠一种名叫“传令节”的物品来传递。

什么是传令节呢?其实就是一个便于携带的圆柱空心体,在里面装上写有命令的文件后由传令兵送达。最初,传令节的外观基本都比较简陋,但在后来的不断发展中,一些将领开始有意的装饰起了频繁被用到的传令节,而这样做的目的或为了便于区分或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图为龙德施泰特在隆美尔的葬礼上手举权杖以示哀悼

众所周知,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德国人一直都强调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传人,因此对于当时的一些文化也是选择尽可能的沿袭,传令节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纳粹德国时期的传令手段相比第一帝国时期早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所以传令节就被演变为了象征荣誉和地位的权杖。

所以,对德国战败心有不甘的凯特尔在出席投降仪式时还特意带上了自己的权杖。当他抵达会场时,面对包括朱可夫在内的同盟国的一众高级将官,凯特尔高傲的单手举起了元帅权杖以示礼仪。但略显尴尬的是,同盟国代表并无一人对此进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