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历史

历史

魏忠贤当权期间,为什么大明能压制后金?2大功绩延缓了明朝的覆灭

发布时间:2022-08-06历史 历史醉风
魏忠贤当权期间,为何大明能压制后金?2大功绩延缓了明朝的覆灭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宦官干政屡见不鲜,其中以汉朝和明朝最多,如果说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只是偶然事件的话,那么在明朝,宦官们的身影几乎贯穿明朝的各个时期,尤其以王振、刘瑾、魏忠贤最为臭名昭著。

其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宦官之流是深恶痛绝,曾经严令规定宦官干政者诛,不过自明成祖朱棣放松对太监权力的禁锢,此后明宣宗朱瞻基又更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置学堂教授太监识字,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太监的地位,为日后的阉党之祸埋下了祸根。

今天就来说说明朝宦官集团中的代表人物魏忠贤,他是天启年间的司礼监太监,深受皇帝宠信,其权势达到巅峰时被人称为“九千岁”,其诛杀贤臣、铲除异己,恶名令天下人胆寒。

不过每个人都有多面性,至恶之人也并非一无是处,魏忠贤的2个功绩也为大明朝做出了贡献,有效压制住了后金的叛乱,客观上延缓了明朝的覆灭。

小太监的“奋斗”

魏忠贤年轻的时候是个浪荡子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赌”两把,不过魏忠贤是典型的人菜瘾还大,不久就将家产败光了,最后为了还债不得不将妻儿都抵押出去了,实在走投无路的魏忠贤一咬牙决定“自阉”进宫当太监。

据《明史》记载,魏忠贤其人:

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

魏忠贤自小混迹于市井当中,十分擅长溜须拍马、察言观色,在进宫后不久就攀附上宫中的大太监魏朝,不仅如此,魏忠贤为了权力还极力讨好皇子的乳母客氏,与她成了“对食”组合。

不过这却惹怒了魏朝,因为客氏原本是魏朝的“对食”对象,朱由校上位之后,客氏身为他的乳母,身份水涨船高,讨好客氏也就成了关系到两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魏忠贤和魏朝没少“争风吃醋”,最后魏忠贤获得了客氏的青睐。

在皇帝贴身太监以及皇帝乳母“丈夫”的双层光环加持下,魏忠贤的地位迅速攀升,一跃成为位高权重的秉笔、掌印双料太监,在掌握内廷权柄之后,魏忠贤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将手伸向了外朝。

不幸的是,朱由校还是个不理朝政,喜欢木匠活的皇帝,这为魏忠贤掌控朝政大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于是魏忠贤慢慢把持了朝政。

魏忠贤对权力爱不释手,肆无忌惮为亲信谋取利益,对于反对自己的人,魏忠贤从不手软,比如著名的东林七君子,一人投水而亡,其余六人都惨死狱中。不过在魏忠贤在掌控大权短短几年之后,就迎来了属于他的穷途末日,因为痛恨魏忠贤的崇祯皇帝继位了。

魏忠贤之死

崇祯继位之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对误国的宦官进行清算,而魏忠贤首当其冲。崇祯先是把魏忠贤发配到凤阳看守祖陵,但没想到魏忠贤带着大量金银珠宝大摇大摆地出发了,这让崇祯见识到了魏忠贤的嚣张跋扈,于是派人去抓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自己在路上自尽了。

魏忠贤虽然死了,但是由他掌权期间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阉党倒台后,“清流”东林党上位,与温体仁为代表的奸臣开始大肆清洗魏忠贤党羽,一时间朝廷风声鹤唳。

在魏忠贤掌控朝堂前,大明朝廷上东林党一派势力颇大,他们依靠拥立之功,对朝堂上的其他官员大肆攻讦,使得朝堂大乱,魏忠贤得势后,拉拢这些曾被东林党迫害的官员,这也是为何阉党里面有不少文官的原因。

天启皇帝在位期间,东林党的日子并不好过,经常遭受魏忠贤的打压,而信王朱由检则与东林党较为亲近,在其耳濡目染之下,对魏忠贤一众阉党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

王素稔忠贤恶,深自儆备,其党自危。

那么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为何非要诛杀魏忠贤呢?除了对魏忠贤印象不好之外,他也需要打压阉党来树立威信,巩固自己的帝位,而魏忠贤作为阉党的首领,诛杀他不仅可以获得百官的拥护,也能获得民心。

可惜崇祯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和整个文官集团相抗衡,纵观大明一朝,真正有能力做到这种事情的,恐怕只有朱元璋一人了。

崇祯除掉了宦官集团,等于自断一臂,自己赤膊对阵整个文官集团,最后只能是累了自己,害了大明。

魏忠贤也有功绩

魏忠贤恶贯满盈,背负骂名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魏忠贤掌权期间,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在一定程度上说,他采取的一些举措甚至延缓了大明的灭亡。

首先减少农民赋税,转而对封建贵族控制下的富商们下手。明朝末期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库空虚,甚至到最后朝廷上下连军饷都凑不齐,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江南富商拒不交税。

要说这些商人为何会有那么大的胆子,主要还是因为朝中有人给他们撑腰,比如东林党人,他们大多来自江浙地区,口中以“清流”自称,实际上却和富商们勾连不清,偷偷为商贾、家族谋私利。

魏忠贤出身贫寒,深知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知道从百姓们手中收不上来多少银子,于是魏忠贤减少农业税,转而向士族阶层征收矿税、商业税等来充盈国库,极大缓解了大明的资金短缺情况。

其次,支持边境将领对抗后金,举荐能臣。魏忠贤大力启用一批能征善战、精通军事的将领,比如熊廷弼、袁崇焕、毛文龙等,而魏忠贤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他很清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后金打进来了,他这个“九千岁”就一文不值了。

在魏忠贤掌权期间,大明王朝内鲜有农民起义爆发,将领在外能压制住后金的入侵,反而是东林党上台后,明朝内忧外患不断,最终让李自成攻破了京师,导致大明覆灭。

更可笑的是,据《明季北略》记载,城破之日,崇祯召集百官竟无一人到来,陪在崇祯身边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而已,或许此时崇祯才意识到当初自己诛杀魏忠贤的决定是个错误,但可惜为时已晚。

结语

魏忠贤是奸佞小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即使是如此坏人也有其用处,比如可以压制只会空谈的东林党,为边疆大军不计手段筹集军饷。如果崇祯上台之后没有直接清除宦官集团,而是打压其嚣张气焰,作为制衡东林党的工具,说不定明朝能够走得更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