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历史

历史

季札三让国:话季札为什么不做吴国国君

发布时间:2022-06-14历史 吴姐读史
季札三让国:话季札为什么不做吴国国君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春秋吴王寿梦有子四人:诸樊,馀祭,馀眛,季札。数季札最贤,寿梦欲立为太子,季札不同意,于是立长子诸樊。

季札何许人也,相传做过孔子的老师。

寿梦死,诸樊即位,诸樊想完成父亲的心愿,于是让位给季札,季札不受:“作为长子您本就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谁敢反对您呢?让我做国君,这不是我应有的节操。”但是国人都推荐季札,季札没办法,抛弃了荣华富贵归隐当农民去了。

诸樊临死前授意弟弟们,按兄弟排行次序传国,直至传到季札为止,以完成父亲的遗愿。

但是诸樊只说让弟,没说弟是谁即位,留下隐患。

馀祭,馀昧相续去世,国位传到季札,季札还是不接受,又逃了。于是立馀眜子僚为王。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季札让位一走了之,再次埋下隐患,诸樊之子公子光不服:“既然叔父不愿接受王位,那应该传给我,不应该是僚。”于是公子光暗中招纳贤士,准备造反。

吴国开始内乱,公子光收买专诸刺杀王僚,公子光即位是为吴王阖闾。

季札辞位出使中原各国去了,不做国君做外交部长还是可以的。

季札出使第一站便是礼乐之乡--鲁国。鲁君一口气给他演奏了二十几首乐曲。每一曲,季札都以他渊博的知识与广阔的眼界做出了准确的评价并判断出处,使得鲁君不敢再视吴人为蛮夷。

离开鲁国到了齐国,他劝上大夫晏婴:“快些交出你的封地和政权,齐国将有祸乱,政权很快就要另有归属。”果然,齐国栾、高两家相互攻杀,晏婴及早抽身得以幸免。

季札又到卫国,说:“卫国君子很多,因此国家不会有问题。”

到晋国,见晋国国君骄奢淫逸,预言韩、赵、魏三家将分晋。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北行路过徐国,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腰间的宝剑,但嘴里没好意思说出来。季札心里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去出使中原各国,因此没把宝剑送给徐君。 出使归来时又经徐国,这时徐君已死,季札解下腰间的宝剑,挂在徐君坟前的树木之上方才离开。

季札所到之处,预言皆准,为什么看不到自家祸乱将起,馀眛死传位给他,他为什么不接受呢?

季札在馀昧去世后就是合法继承人,就算他不愿意做国君的位置,如果作为长辈或者是作为法定国君还是一代圣贤,这时候他说话应该是有权威的,由他指定继续人,不管这个继续人是僚还是光,都是合法的,是不是也就不会发生后来公子光造反?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季札出使回来,见侄子光即位为吴王阖庐,他一点也不惊讶,也没有愤怒,很平静地接受了现实:“都是先君的子孙,谁做国君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有哀悼死者,侍奉生者,都是天命的安排。”去僚的坟前哭了一场,就回到了现任吴王身边。

是不是说明季札已然预见这种结果,早已看破命数,知道吴国必有此劫,所谓天机不可泄,谁也没办法改变。

他们的祖先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最贤,关键是还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儿子昌,太王想传位给昌,于是就立季历为王,两个哥哥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文身断发逃往荆蛮,季历没有推辞,后传位给昌,是为周文王,开启文武盛世!

季札有德有才,国人拥护,所谓仁者当仁不让,为什么他宁愿看到亲人自相残杀而不担当起国之重任呢?

季札志不在国,而在遨游于天地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