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应用科学 > 军事

军事

1937年,阎锡山一败涂地,为什么还能组织忻口战役,主席文集有答案

发布时间:2022-07-27军事 养生王
1937年9月2日,八路军120师在庄里镇召开抗日出征誓师大会,等120师在晋西北扎下脚时,已是9月下旬。9月末,山西大地秋意浓重,树叶已开始枯黄,飘落地面,青翠的山峦也因枯草的覆盖而呈现岀黄褐色。空

1937年9月2日,八路军120师在庄里镇召开抗日出征誓师大会,等120师在晋西北扎下脚时,已是9月下旬。

9月末,山西大地秋意浓重,树叶已开始枯黄,飘落地面,青翠的山峦也因枯草的覆盖而呈现岀黄褐色。空气在一天天变凉,萧杀之气开始弥漫开来。


战场形势一败涂地

战场上的形势由于国民党军作战不利也令人沮丧。

晋绥军将领李服膺不战而逃,使得日军长驱直入;日军的快速推进,又造成了山西战场上的国民党军的全线溃退。

晋军将领

这一切犹如推倒了的多米诺骨牌一般,国民党军溃逃得越快,日本人推进得也越快,战场形势也越危急。

一时间,关于日本人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神奇地传说,像瘟疫一般四处传播,而且速度极快。甚至有不少溃退下来的国民党官兵认为日本人都是头上长角的家伙,扎到人人就死;日本人手中的家伙厉害,只要一瞄准,中国人就倒下;甚至有人说日本人的坦克、装甲车浑身都是轱辘,翻过来倒过去的都能跑……

当一支军队把对手神化到离奇的境地时,离奇的战争场面便必然岀现。

二三十万国民党军竟然任凭十余万日军以行军的速度和方式在山西大地上横冲直撞,而大多数的国民党军官兵是闻风四十里,枪响一百三。只顾往后败退,他们甚至连日本人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山西的形势此时已十分危急。

120师进驻的晋西北这时也是一片混乱。贺龙及120师将要落脚的地盘,并非乐土。日后多年,贺龙曾著文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这种混乱,一方面是国民党军队、散兵如潮水一般,无所不为,特别是骑兵军一过,鸡犬不留;一方面是政权的混乱,群众流离失所。不仅敌人占领区混乱,我之地区也混乱。土匪扰乱,汉奸破坏,哥老会亦大肆活动。在我军驻地,混乱稍差,但亦是非常困难之环境。

120师当时进驻的,就是这么一块贫瘠而混乱的艰险之地。

所幸的是,9月25日,林彪、聂荣臻指挥的老大哥115师在平型关创造了一个奇迹,痛歼日军精锐板垣师团1千多人,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才被打破,山西前线即将崩溃的军事颓势才有所扭转。

林彪

但八路军的胜利,并没能拉住第二战区中国军队下滑的战车,茹越口天险再被日军突破。至此,晋北的大同、雁北沦于敌手,晋东北的浑源、灵丘陷落,日军直扑太原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忻口。


120师兵分数路

正面战场严峻的形势,令刚刚进入晋西北的贺龙忧虑万分。国民党军如此溃败,将使形势更加混乱,120师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如不扭转危局,站住脚跟,即使游击战再拿手,混乱、仓促中也难施展。他觉得眼下当务之急是挽救危局,站住脚跟。

9月28日,120师军政委员会在神池县义井镇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由军政委员会书记贺龙主持,关向应、肖克、甘泗淇、王震等委员都作了发言,着重讨论了挽救时局的措施。会议认为:日军由张家口进占大同后,已占领雁北与同蒲路两边的全部县份。其左翼接近神池,正猛攻雁门关、阳方口一带。120师的任务是协同友军,打击敌人,发展晋西北游击战争,建立晋西北与雁北的根据地。

五位委员在经过详细的讨论后,最后决定,由358旅716团团长宋时轮以该团2营为骨干,组成独立支队,北出长城,到雁门关以北敌占区去打游击战,迟滞日军向神池、宁武的进攻,想方设法拖住日本人的后腿。

而师主力分成两个支队,一个支队进至位于内长城边上朔县的利民堡,全力消灭由平鲁向朔县前进之敌。

10月3日,日军侵占宁武城,贺龙、关向应下令另一个支队占领宁武侧后的摩天岭,威胁宁武城。

贺龙元帅

同时决定,为了稳定晋西北的混乱局面,稳定动荡不安的人心,由关向应从部队抽调一批人员组织地方工作团,开展地方工作,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


宋时轮首战告捷

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宋时轮就率领由900余人组成的支队经利民堡进入雁北。巧的是,宋时轮部途中遇到从雁北败退下来的国民党骑兵第2军。同样是两支中国军队,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路。

望着面前这不足千人的八路军挺进支队,不少国民党官兵瞪着疑惑的双眼,问道:“我们骑马还跑不及,你们这点步兵开上去顶什么事?”

该军军长何柱国这时也与宋时轮碰了面。早在五、六年前,何柱国在山海关曾抗击过日军的入侵,当时他虽战败,但更多地是受到国人的鼓励和敬重,他毕竟是东北军中敢于开枪还击的人。

但今天的何柱国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惊惧地对宋时轮说:“日本人不好对付,我们的炮弹落在他们的坦克上毫无作用。我自己几乎送了命。”

宋时轮微笑不语,却下令部队继续前进。就这样,在国民党军惊讶、敬佩的目光中,宋时轮支队昂然北进,直扑硝烟弥漫的战场。

10月1日,宋支队进攻平鲁县井坪镇,初战告捷;

10月3日,该部分途袭击了马邑、安荣桥,击溃守敌一部。另一路进攻岱岳,予敌重创;

10月4日,宋支队再传捷报,收复平鲁县城。

宋时轮支队作为贺龙投出的第一枚棋子,不到一周便显岀了它的效力。他们不负重托,胜利完成了贺龙交给他们的占领井坪、收复平鲁的使命。

宋时轮上将

但科班岀身的儒将宋时轮并非见好就收的人。10月10日傍晚,宋时轮以4个连的兵力,在怀仁县南辛庄一带设伏,重创了一支日军汽车运输队。

如果拿这次战斗与日后宋时轮指挥1个军、1个兵团打的那些大仗、恶仗相比,它可能显得小了些。但它却是120师奔赴抗日战场后打的第一个相当漂亮的伏击战。为这一战,宋时轮所冒的风险也在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中留下了特殊的一笔。

伏击战打响前,日本人骄横、愚蠢得令人不可思议。当车队的第一辆车被宋支队设置的路障卡住时,日本人竟都跳下车,拥挤成堆,了解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不少人甚至点上烟卷聊起了天。

日本人根本没想到八路军打伏击会打到他们的后方。抗战初期,日军对八路军这种敌后游击战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眼前的对手是谁,这给我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道路两旁的高坎上,第一线3个连排出四五里长的伏击线突然开火了。急促而密集的弹雨从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一齐泼向公路。一时间,日本人成了刀板上的肉,血肉横飞。几十名日兵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在惊讶中被打成马蜂窝。

急骤的枪子、手榴弹打倒了一片片日本兵,也打着了几辆车,车上弹药的爆炸映红了灰蒙蒙的天空。日军虽就地还击,但早已乱作一团,胜利似乎已是八路军囊中之物。

但日本人命不该绝,就在宋支队扩张战果,准备发起最后冲击时,灰暗的天空惊雷滚滚,电闪灼灼,突然降下了晋北多年少有的倾盆大雨,雨势之猛,打得人睁不开眼睛。

这时,司令员宋时轮得到情报,日本人的坦克、装甲车开上来了。为避免被敌人缠住而陷入被动,他果断地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

弹雨中,宋时轮镇定地在桥上指挥着部队。宋时轮虽有儒将之称,但每次战斗,他几乎都要冲到第一线。啸叫的子弹打倒了他身旁的警卫员和几个战士,他却像是没看见。撤退时,他甚至背起负了重伤的一名班长……

南辛庄伏击战,使日军大受震动。在他们一向认为极为安全的大同附近,竟然有一支车队遭袭,损失近300人,近20辆车,而且桥梁被毁、公路遭破坏,怀仁到朔县的交通被截断。这时,日本人感到,一支完全不同于国民党军的新对手岀现了。

宋时轮剧照

宋时轮支队出师顺利,在雁北敌后连战连捷,威风八面。日后,宋支队迅速发展壮大,成了120师插在雁北的一颗钉子。宋时轮的名字也响彻大同、雁北一带,华北前线日军提起宋时轮竟无人不知。


阎锡山退无可退,组织忻口会战

10月初,就在120师主力展开于管涔山区的时候,日军突破雁门关等内长城要隘,连陷代县、嶂县,沿同蒲铁路长驱直入。阎锡山统治十多年的山西心腹之地太原,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阎锡山没法再退了。自日军侵入山西以来,晋绥军从未做过像样的抵抗,各级军官只顾保存实力,一味后退。今天,日本人就要打到老窝里来了,阎锡山还能退么?再说,如不在太原外围抵抗一番,他也实在无颜面对山西父老。

太原城,在周恩来等中共代表的鼓励和支持下,阎锡山决定组织忻口会战。115师平型关大捷引来国人一片喝彩,阎锡山也深受刺激。

为此,他亲自调集几个军、共8万余人的兵力,任命刚刚率部入晋的第14集团军总司令、在国民党军中有五虎上将之称的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决定在太原以北的忻口一带与日军大战一场。

10月13日,忻口会战拉开战幕。

忻口地处太原以北,地势一般,算不上十分险峻。但阎锡山下了决心,卫立煌在军事上颇有些办法,日军进攻忻口竟像是撞在了橡皮墙上一样。

阎锡山

两军拉锯对峙,浴血苦战,竟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日本人付出了进入山西以来的又一次重大伤亡,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第二战区所属部队更是伤亡惨重,第9军军长郝梦龄、54师师长刘家祺、独立5旅旅长郑廷珍等数名将军壮烈殉国,开抗战以来之先例。


为配合友军作战,中共主动出击,切断日军后方运输线

阎锡山有决心打忻口会战,中共中央军委决心予以大力支持。

10月13日,120师师长贺龙收到八路军正、副总司令的电报,要求120师张宗逊旅以灵活的动作从嶂县轩岗向南袭击大牛店镇日军侧背,以实际行动配合忻口会战。

但是战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收到电报时,大牛店镇的日军已经南下,镇里早已没了敌人。师指挥部里,贺龙与众人商量一番后,认为总部的精神是要120师从侧后打击、钳制日军。打,只要这一带还有日军,逮住就打,必须主动出击。

当时,宋时轮支队已十分漂亮地切断了同蒲路北段,日军南下的交通运输线只靠两条汽车路:一条从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一条是由灵丘经平型关、繁峙至忻口。

120师指挥人员一致认定,全师应在这两条路上主动作战,切断敌汽车路,断敌后方运输,使忻口前线的日军断粮断弹,配合正面战场友军战。

判明情况,120师正副师长贺龙、肖克连下三道命令:

命令张宗逊、李井泉率358旅715团由嶂县南下,袭击位于忻口西北20余公里的南北大常,打击敌人侧翼;

命令曾被总部调走、现已归建的王震359旅迅速赶到嶂县以西,配合张宗逊、李井泉部行动;

命令继任716团团长的贺炳炎和政委廖汉生率1个营去雁门关袭击日军,后由于作战需要,又加派了一个营。

贺龙作战不打折扣,舍得用兵,为配合忻口前线作战,他一下子便把120师几乎全部的兵力都撒了出去。


雁门关伏击战,贺炳炎首战告捷

10月14日,几匹快马奔跑在通往神池的路上。最前面那匹马上的人,一支空袖筒在上下飞舞着。此人就是新任120师716团团长贺炳炎。

几个小时前,正在团部有滋有味地翻看着各连请战书的贺炳炎,突然接到师部通知,要716团干部速去师部受领任务。一听说有仗可打,贺炳炎急忙拉上政委廖汉生,带上几名警卫员便飞马上路了。

神池以西的一个不知名的村子里,120师师长贺龙和政委关向应正围着地图在研究情况。见贺、廖二人跨进屋里,中等身材、精神干练的政委关向应笑着开了口:“呵,来的好快啊。到达这一带,部队情绪怎么样?”

贺龙元帅

“憋得嗷嗷叫。小鬼子的暴行让战士们红了眼,总盼着有机会狠狠收拾他们一下。再说,老大哥在平型关打了胜仗,部队能不急吗?!”

站在桌前的贺龙一听,放声大笑起来,连声说:“很好,很好。要收拾敌人,机会有的是!”

说着,他把众人引向地图,指着一块线条密密的山区说:“准备把你们调到这里去,贺炳炎趴下身一看:一个长长的红箭头,正指向历史上著名的隘口——雁门关。

贺龙指着地图,给贺、廖二人分析当前情况:

忻口战役正在进行。敌人每天从大同经雁门关,不断地给忻口前线输送弹药,这是敌人一条重要的运输线,但他们很嚣张,自以为那一带已是后方,警戒相当疏忽。我们正是要利用敌人的弱点,到那一带发动群众,寻找机会,给敌人一个打击!

最后,贺龙又叮嘱道:“你们要记住,现在打的是日本侵略军,不是内战时期国民党的军队了。在战术思想上要扭得快。你们到达目的地后,要紧密联系群众,搞好侦察工作。”

16日,716团经过3天的急行军,按师部的要求准时到达了雁门关下。

很快,部队得到情报:大同日军集结了一个车队,而且不少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有经雁门关南开忻口的样子。这些日子,每隔四五天就有敌人的车队通过,看来情报可靠。贺炳炎、廖汉生当即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进行动员。

会上,廖汉生待贺炳炎介绍完情况后,故意问众人:“怎么样?你们说打不打?”

廖汉生刚刚说完,3营营长王祥发霍地站起来说:

怎么不打?!送上门的鬼子岂能放掉。小鬼子太可恨了。胡指导员他们11连连部驻的那个院,1家8口人,被杀了7口,1个不满3岁的小孩,也被刺刀活活戳死。现在只剩下1个被打得半死不活的老大娘,眼泪都哭干了,她成天地拉着我们,要我们为她全家报仇。这仇,不但是她一家的仇,也是咱全中国人民的仇!

王祥发越说越气,脸色铁青。最后,他语气激动地表态说:“血债血还!我代表全营,正式要求团长、政委批准我营参战。”

“好!同志们。”廖汉生说着站起来,“我们是要报仇。要把敌人血洗宁武的罪行,作为向部队进行战斗动员的材料,在全团掀起复仇的怒潮,把雁门关变成日军的鬼门关。”

10月17日,贺炳炎、廖汉生带着部队干部勘查地形。登高望去,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从雁门盘旋而下,在这里由西向东绕了一个大圈。

公路西面是悬崖绝壁,北面是一段陡坡,顺公路向南不远有一座石拱桥。真是一个理想的设伏地形。廖汉生与贺炳炎简单一商量,当即决定把1、3营分别埋伏在陡坡南北,由3营担任主攻,再由1营派出1个连向阳明堡方向警戒,3营11连埋伏在桥西,断敌逃路。

贺炳炎的意图是,全团一起突然出击,力求把日军全部消灭在黑石头沟内。

现场勘查不虚此行,布置完任务后,716团各级指挥人员满意地回去了。

18日,鸡叫头遍时,716团沿着崎岖小道,插入了石墙沟。黎明前的黑夜分外寂静,只有南面偶尔传来几声炮响,有人说那是忻口前线作战的炮声。

贺炳炎部署完部队,心里并不平静。他是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了,为此还失去了一支胳膊。他这种人天生就是为战争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贺炳炎(左)

为了能继续拼杀战场,他拒绝了转送后方的要求,也拒绝了医生服吗啡止痛的建议,愣是让医生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用伐木的一把锯子和一支铿子,锯掉了伤残的右手,并用木铿铿平了伤口……从此,在红二方面军中,他成了众人皆知的、赛过关公刮骨疗毒的铮铮铁汉。

阵地上,战士们见团长又来了,都显出几分神秘的笑。这时贺炳炎突然发现几个文书、炊事员也趴在那儿,藏头缩尾的。

“怎么,你们也上来了?谁批准的?”

“团长,老大哥部队在平型关让鬼子吃了个大苦头,这回也叫他尝尝咱们的厉害!再说,打鬼子人人有责。这是咱团第一次和日军交手,不打,心里不好受,你就让我们留下吧。”

贺炳炎内心里就是喜欢这样有种的兵。他卖个关子,故意说:“别想得太容易了,要知道这是鬼子的一个车队啊!”

“甭说一个车队,就是十个车队也别想漏过去!不信打起来看!”

见部队情绪高昂,准备周到,贺炳炎咧嘴笑了,他没再说什么,放心地返回了指挥所。

太阳高高地升上了山顶,雁门关外一片静寂,秋日的早晨,空旷的山谷空气清新得令人心醉。但716团的千余名勇士此刻却无心欣赏这清晨的壮美。他们的心里,更多地是装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山顶上,贺炳炎左手举起望远镜,观察着。但此刻,公路上冷冷清清,毫无动静。有的战士不耐烦了,不时抬头张望。贺炳炎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各营:耐心等待,绝对防止暴露自己。

上午10时左右,北面公路上突然腾起一片片尘土,隐隐约约的马达声由远处传来。“老贺,来啦!”身旁的廖汉生兴奋地对贺炳炎说道。

贺炳炎紧绷着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内心里,他很怕这次设伏扑空,战士们急不可耐地想打一仗,但他心里更急。

谁知,警戒哨这时跑来报告说,南面公路上烟尘滚滚,不少汽车正向这里开来,从距离上看,估计日军将在雁门关汇车指情况再次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一天前,当他们到达雁门时,发现公路并不在雁门关下,与师首长先前的部署有冲突。贺炳炎、廖汉生本着师部的精神,主动决定在黑石头沟公路两侧设伏,同时抽岀少数兵力攻占雁门关,并将这一决定电告贺龙。

贺龙作战极富主动性,他历来欣赏那些遇事果断、敢做敢为的指挥员,他手下的将领,久而久之也大多具备了这种主动精神,当即复电同意了716团的新方案。

今天,见情况有变,贺炳炎与廖汉生简单一商量,当即决定:紧急调整部署,两路敌人一锅烩。

廖汉生将军

狭窄的黑石头沟内,两路日军像两股浊流般会合了。沟内一时车挤车,人挤人,十分拥挤。

日军骄横无忌,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头顶上方有一支埋伏已久的八路军。

“打!"

贺炳炎一声令下,3营长王祥发手中的驳壳枪首先向空中一挥,发出了响亮的一响。刹那间,几十挺轻重机枪和着数百支步枪狂吼起来,路两旁沟坎上甩出的飞蝗般的手榴弹,把黑石头沟翻了个底儿朝天。

沟内,连环般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炸响的手榴弹以及被打燃了的军车的爆炸,掀起冲天的烟尘土浪,一时遮蔽了天日。

遭到这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日军一时晕头转向。聪明点儿的,急忙从车上往下跳,但不少人还没跳下来就送命了。

短暂的混乱之后,日军整顿了一下,端着枪企图反扑。但未等日军散开,3营11连的勇士们便冲上了公路。

激烈的白刃战。3营勇士凶猛地和敌人对刺,有的索性抡起长征用过的鬼头刀和敌人拚杀。

战斗中,11连指导员胡觉三突然看见1个战士被3个敌兵包围,形势有些险峻,他挥起大刀冲上去,一连砍死两个。刚才被敌包围的那个战士见指导员前来助阵,一时精神大振,一个突刺,结果了最后一个日兵。

解了围,胡觉三继续向前冲去。这时,日军大部已被消灭,只有少数还在顽抗。他忽然发现车下趴着1个日本兵,想抓活的。不料刚一迈步,被对方一枪打中前胸。胡觉三鼓起全身力气最后喊了一声:“同志们!坚持打,为宁武的老乡们报仇!……”说罢,就光荣地牺牲了。

十一连官兵亲眼看到了指导员的牺牲,一时愣住了。“为指导员报仇!”不知谁一声大喊,提醒了众人,狂怒的子弹如雨点般射向了趴在车下的那个日本兵,也射向了最后一些残敌。这时,已没有谁再想去捉俘虏,人们脑中飞舞的,就是替中国人复仇,杀光杀尽小鬼子。

枪声渐渐稀落下来。公路上的硝烟浓烈扑鼻,日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被车上的弹药崩得五体分家,东一支胳膊,西一条腿,公路上随处可见。

黑石头沟里,一片欢腾。战士们兴奋的打扫战场,附近的老乡也乐呵呵地赶来,帮助搬运战利品。

贺炳炎四处巡视着,见1个战士正用铁锹狠狠地砸着汽车。看上去,小战士象是对这个铁家伙满是仇恨,一面砸,一面气呼呼地说:“我叫你再跑!我叫你再跑!”

贺炳炎见状乐了。他笑着对那名战士说:“这么多的汽车哪砸得完?”

廖汉生也走过来命令说:“不要砸了,赶快炸掉!”

响声四起,烟火弥漫,不一会儿敌人的汽车便在雁门关下焚烧起来。

两天后,贺炳炎、廖汉生指挥716团再次伏击成功。雁门关前后两次伏击战,716团共歼灭日军500余人,毁汽车30余辆,切断了日军的这条运输线。

岀师大捷。独臂将军贺炳炎在雁门关外大显身手,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贺部不但受到了120师及八路军总部的奖励,而且受到了国民政府军委会的通令嘉奖。

与此同时,贺龙撒出去的120师各部都有不少斩获。

张宗逊、李井泉部袭击南北大常,攻占永兴村,歼敌百余;

王震359旅刚由五台1山区返回,便指挥717团在阳明堡以南设伏成功。两小时激战歼敌300余人,毁车30余辆,切断了日军由平型关至忻口的交通线。

贺龙的120师开始像孙猴子一样,大闹华北抗日战场。由于贺龙积极主动的出击,日军大同至忻口的交通补给线基本被切断。


与此同时,林彪、聂荣臻指挥的115师重创日创蔚县至代县的交通补给线,使进攻忻口日军的粮弹、油料濒于断绝,日军攻势顿挫。

据说,第一期入华参战的不少日军贵族部队,因得不到饼干、牛肉的补给,吃小米、南瓜吃得泪流满面,后来竟连野猫也抓来吃。

八路军初上前线,便以灵活的战术、昂扬的斗志重创日军,几乎瘫痪了其后勤补给线,有力地支援了忻口会战,使国民党军因此能在并非天险的忻口与日军大战20多天分不出胜负。

这对一触即溃的国民党军来说算是个奇迹,忻口会战也由此而成了国民党军抗战初期的四大名战之一。

忻口会战结束后,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上将由衷地对中共代表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

120师,最早开赴山西前线的八路军主力师之一,在抗战初期,在雁门关立下了赫赫战功。

日后,毛主席在著名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游击战争还有其战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的游击战,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毛主席收入文集的战例,通常都是著名而且很有代表的。从这点上也能看岀,120师对于稳定抗战初期的战争危局、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实在是功不可没。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动动您的小手指帮忙点下赞,愿意收藏转发评论的就更好了。感谢阅读,会长期更新党史军史相关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