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应用科学 > 军事

军事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什么仅造4艘?

发布时间:2022-06-11军事 养生王
每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东南岛屿上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种大型气垫登陆艇--欧洲野牛。早在2009年7月,我国乌克兰特种装备出口公司签署了购买4艘“欧洲野牛”的合同,双方约定由乌克兰海洋造船厂负责前

每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东南岛屿上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种大型气垫登陆艇--欧洲野牛。早在2009年7月,我国乌克兰特种装备出口公司签署了购买4艘“欧洲野牛”的合同,双方约定由乌克兰海洋造船厂负责前2艘“欧洲野牛”的全部建造工作,并向中方提供包括燃气轮机在内的全套设计、建造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协助我国建造后2艘“欧洲野牛”。整份合同总价值3.15亿美元,最终在合同签署8年之后的2017年,4艘“欧洲野牛”全部完工,加入我国海军作战序列,之后经常出现在海军登陆演习的画面中。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海军装备的“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

原本外界认为国内将以此为基础,继续建造这种排水量高达555吨的全球最大气垫登陆艇。但事实上,自4艘“欧洲野牛”全部服役后,虽然不时传出将增加建造数量的消息,但事后都被证实为假消息。我国花费3.15亿美元购买4艘“欧洲野牛”及全套技术资料,似乎最终仅得到了4艘大型气垫登陆艇,与同样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UGT-25000燃气轮机全部实现国产化的发展路径差异明显。而事实上,这笔交易前后持续8年多时间,因种种意外而波折不断,真实反映了我国海军两栖登陆力量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欧洲野牛”的停止建造,恰恰证明了海军从中近海向远海进发的大步跨越。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当年的“瓦良格”号早已浴火重生

在1955年,苏联海军下属的金刚石设计局,意识到气垫登陆艇在两栖作战中的特殊意义,因此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发。不过外界公认真正的第一艘气垫登陆艇,是由英国在1959年建成的另一型号,这艘船在当年因横渡英吉利海峡引起全球关注。由于我国对于两栖登陆作战的需求迫切,因此在英国气垫登陆艇横渡英吉利海峡事件之后,就敏锐意识到其重要意义,调集了国内数十家军工设计、制造单位开始研发,最终在1979年完成了首款国产722型气垫登陆艇的建造。

722型气垫登陆艇使用采用全垫升设计,总重68吨,最大载重15吨,最高航速50节。在完成了初步验证性航行后,国内又推出了更加成熟的722Ⅱ改进型号,对搭载的动力系统、围裙材质以及部分艇内设计进行了调整,最大航速、稳定性以及适航性都有一定提升,而且还安装了2挺高射机枪作为自卫武器。由于像722Ⅱ这种全垫升式气垫登陆艇,可以通过安装的压气机将大量空气送入中空的橡胶围裙中,再通过下方孔洞溢出到船体与水面之间,使得船体本身并不与水面发生直接接触,自然也就不会受到水面阻力的影响,因此行驶速度相当可观。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改进后的722Ⅱ型气垫登陆艇

这种全垫升式气垫登陆艇,可以搭载着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驶离松软的滩头沙地(装甲车辆在这种地形会因下陷而失去行动能力),越过不是太陡峭的斜坡,甚至冲过一般车辆无法通过的碎石、浅沟等障碍,抵达重型军用车辆可以行驶的正常地面。这些特性使其在全球约78%的海岸滩头都可以登陆,而普通登陆艇只能在全球海岸18%的有限区域活动,相比较而言灵活性大大增加。

因此,海军曾一度对722Ⅱ型气垫登陆艇非常感兴趣。不过,由于当时国内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有限,使得722Ⅱ的有效载荷太小,约15吨的最大载弹量仅能够搭载3辆卡车,实际无法运载中、重型装甲车辆。并且适航性比起711型虽然有较大改善,但仍然受海面波浪影响很大,航程也略有不足,海军在反复权衡后最终取消了生产计划。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气垫登陆艇可以冲上滩头

国内真正第一款批量建造的气垫登陆艇,是在80年代建造的724型。这是一款体型较小,只能搭载一个步兵班级作战单位,主要用于特种作战的小规模人员运输特种装备。一般认为,724的批量服役令海军完成了在气垫登陆艇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真正能够满足需求的726型气垫登陆艇,则是在2007年公开现身。726型的满载排水量160吨,最大载重约60吨,可以运载一辆96/99/99A主战坦克或2辆步兵战车,整体性能已经与大名鼎鼎的美军LCAC型气垫登陆艇接近,是与其同阶段建造的国产071型船坞登陆舰的配套登陆装备。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国产724型气垫登陆艇

不过,由于726型气垫登陆艇搭载的燃气轮机,在生产时被发现存在极大问题,首艇(编号3320)虽然在2007年就公开现身,但2009年才进行首次海试,2011年正式宣布服役,并且后续艇的建造随即陷入停滞阶段。因此,在国产气垫登陆艇无法批量生产,海军对气垫登陆艇的需求又异常迫切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解决726型登陆艇的动力问题,另一方面着手引进“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后方编号3320的就是726首艇

在1978年,苏联气垫登陆艇的首个研发机构金刚石设计局,接受了研发1232.2型气垫登陆艇,也就是日后“欧洲野牛”的研发任务。当时苏联海军对其性能要求是,有效载核不低于125吨(即3辆T-72主战坦克)、拥有强劲自卫火力以及50节航速。最终金刚石设计局顺利完成设计任务,“欧洲野牛”于1983年在列宁格勒金刚石造船厂和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海洋造船厂同步建造。苏联海军原计划首批建造20艘,但受80年代末期苏联经济局势影响,实际仅建造10艘,其中8艘在苏联解体前完工服役,剩余2艘已完成绝大部分建造任务,但仍在船台。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冲上滩头的“欧洲野牛”

从性能上来看,“欧洲野牛”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气垫登陆艇,标准排水量480吨,满载排水量555吨,全长57.3米,是美制LCAC型气垫登陆艇长度的两倍以上。为了驱动这艘庞然大物,金刚石设计局为“欧洲野牛”安装了5台NK-12MV型燃气轮机,单台最大稳定输出功率11836马力,其中2台用于抬升气垫以减小阻力,剩余3台则推动登陆艇前进。总计约5.8万马力的动力系统,可能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感觉,但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以10万吨排水量,也不过搭载2台总功率26万马力的A4W型核反应堆。也就是说,美国航母是前者排水量的180倍的,动力功率却仅仅是前者约4.5倍,这就是一款大型气垫登陆艇对于动力系统的苛刻需求,也是国产726型早期发展停滞的直接原因。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其动力仅有“欧洲野牛”的4.5倍

而在强劲动力系统的推进下,“欧洲野牛”最大航速可以达到63节,稳定巡航速度55节,此时航程达300海里,可以在浪高2米,风速12米每秒的情况下平稳行驶。按照苏联海军的要求,“欧洲野牛”可以搭载3辆T-72/T-80主战坦克或8辆BMP-2型步兵战车、10辆BTR-70型装甲运输车。由于苏联海军独特的战术理念,“欧洲野牛”装备的火力非常强劲,在2座AK- 630近防炮之外,还搭载了8座4单元“针-1M”或“剑-3M”,共32枚近程防空导弹,艇首还可以安装2座22管140毫米火箭弹发射装置,用于进行火力支援。可以说,在全球军用气垫登陆艇中,“欧洲野牛”独树一帜,性能无出其右者。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欧洲野牛”前部的两座火箭发射装置清晰可见

不过,随着苏联解体,在80年代建造的“欧洲野牛”也随之被俄罗斯和乌克兰瓜分,其中俄罗斯海军获得了已建成服役的5艘,而乌克兰则获得了剩下3艘以及尚在船台的2艘。2000年1月24日,俄、乌两国武器出口机构,携手与希腊国防部签署了交易4艘“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的合同,约定由俄、乌分别向希腊出口2艘“欧洲野牛”,合同总价值2亿美元。

之所以单价只有5000万美元,是因为这4艘“欧洲野牛”实际上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分别将其装备的“欧洲野牛”进行现代化改造,再出售给希腊的旧型号。事实上,在2001年8月俄罗斯向希腊交付2艘“欧洲野牛”之后,由于表现出优秀的战斗技术性能,希腊国防部又向俄罗斯采购了2艘全新建造的型号,但这时单价就上涨到7000万美元。因此,在2009年初传出我国可能采购“欧洲野牛”的消息时,外界就普遍预计,考虑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因素,我国采购“欧洲野牛”的单价应该在8000万美元左右,而事实上也确实大致如此。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冲上滩头的俄罗斯海军“欧洲野牛”

2013年5月,在双方签订合同约4年之后,由乌克兰海洋造船厂建造的第1艘全新“欧洲野牛”正式交付我国海军,第2艘也在当年年底顺利交付。同时,海洋造船厂还按约定派遣了一批技术专家抵达我国,带来了相应文件并进行技术指导。并且,海洋造船厂还按照预定计划,继续生产“欧洲野牛”的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以支持我国自行建造剩余2艘。但天有不测风云,克里米亚半岛危机于2014年3月爆发,海洋造船厂首当其冲,最终被俄罗斯控制到手中。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准备交付的“欧洲野牛”

外界曾一度担心“欧洲野牛”合同的履行问题,毕竟当时收到货款的是乌克兰,俄罗斯很有可能要求重新付款。但最终俄罗斯公开表示,会继续支持海洋造船厂完成与我国的上述协议。但一系列变故仍然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交易过程,原本应该在2014年完成全部交付的文件和剩余核心零部件,实际上到了2015年才全部到位。我国以此为基础,自行组装了2艘“欧洲野牛”,并在2017年夏季顺利下水。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中国海军“欧洲野牛”冲滩登陆

纵观我国采购4艘“欧洲野牛”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引进“欧洲野牛”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国产726型气垫登陆艇发展不顺利,使得海军当时手中空有数艘071型船坞登陆舰,却仍然只能搭载水陆坦克和老旧登陆艇执行任务。海军当时迫切需能将重型装备运抵滩头的先进气垫艇,但全球范围内,只有美国海军LCAC性能定位与726大致相当,但对我国来说却是完全无法引进的装备。因此,苏联遗留下来并且完成技术开发的“欧洲野牛”,就成为能够满足海军需求的唯一选择。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美国海军LCAC型气垫登陆艇性能确实不错

事实上,“欧洲野牛”虽然体型巨大,航速很快,并且载重能力强,自卫武器出色,可以满足在近海海域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需求。不过,作为针对苏联海军使用需求的特殊型号,“欧洲野牛”本身局限性也很大。这款体型巨大的登陆艇,注定无法被任何两栖登陆舰艇的坞舱容纳,这就令其作战范围,始终受到最大300海里航程的限制。此外,气垫登陆艇毕竟是一个行驶速度较快,稳定性较之同吨位军舰差一些的特殊船型,抗风浪能力与后者相比有明显不足。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抗风浪能力不足是气垫登陆艇的普遍问题

海军装备的4艘“欧洲野牛”,单艘单次运输可以投送一个连级战斗单位,4艘合力可以一次性投送完整合成营级两栖登陆力量,这个两栖投送能力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海军在近海登陆战场的需求。购买4艘“欧洲野牛”并坚持获得的相应设计资料,在当时或许确实有仿制生产的考虑,但由于整个交易持续时间过长,使其后续艇的建造价值对海军来说已经大打折扣。在耗费巨大代价引进相应设计、制造资料后,“欧洲野牛”的建造装备数量出人意料地终止在了4艘,而没有诞生国产同类型号。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与国产726气垫登陆艇合训的“欧洲野牛”

更重要的是,在2017年之后,国内基于国产涡扇-10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衍生的QC-70小型燃气轮机进入实用阶段。国产726型气垫登陆艇终于解决了心脏病问题,并且还在应用了“欧洲野牛”的部分设计、制造技术,对726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进,使得改进型726A的性能和要求,已经完全满足海军装备需求,如今现身数量已在10艘以上,在多艘075、071上都已应用。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国产726A已成海军抢滩登陆的主力

此外,满载排水量约4万吨,可以搭载近30架各型直升机进行垂直登陆作战的075型登陆舰,首舰已在2019年9月下水,并且在2021年4月服役,进一步解决了海军进行不受地形限制的现代化两栖登陆作战需求。而相比于“欧洲野牛”只能在近海使用的限制,075、071与国产726A型气垫登陆艇的组合,不仅可以应用于近海范围内的垂直登陆和超地平线登陆,同样也可以在中、远海域完成战略投送,这是“欧洲野牛”难以企及做不到的性能。因此,曾经引起极大反响,最终却因种种波折拖延数年,在我国海军中服役4艘的“欧洲野牛”,后续发展戛然而止也是可以理解的。

海峡大巴!海军3亿美元购“欧洲野牛”,性能强大却为何仅造4艘?

071与726A的组合已经日趋成熟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4艘“欧洲野牛”失去了实际意义。事实上,希腊之所以花费高价引进6艘“欧洲野牛”,就是因为其岛屿众多,被称为千岛之国。希腊海军装备的“欧洲野牛”在军事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作为希腊各岛屿间的运输、救灾等辅助任务。恰巧,我国在南海也有着极为类似的需求,未来海军近海大规模登陆作战需求降低后,4艘“欧洲野牛”完全可以前出部署到西沙群岛,凭借较快的速度和大宗物资运输能力,满足西沙群岛密集岛屿之间的频繁运输需求,在新时代、新海域完成自己未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