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语言 > 读后感

读后感

电影夺冠的观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2-10-15读后感 小读者
读书与观影,都是人生的疗愈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代人,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于70后的我们来说,女排精神塞满了整个青春年少的记忆,期待《夺冠》很久了,因为疫情,推迟了上映,迟延满

  读书与观影,都是人生的疗愈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代人,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于70后的我们来说,女排精神塞满了整个青春年少的记忆,期待《夺冠》很久了,因为疫情,推迟了上映,迟延满足依然没有放弃的,应该是真爱了。在一地鸡毛还要奋起直追的中年,需要不断地提振精气神。女排精神早已印入骨髓,所以好奇电影究竟要表达什么。因为疫情还在此起彼伏,特意选了新落成的电影院,北方的秋天,夜凉如水,人很少,也很安静,触及心灵的东西,不需要热闹,一切都刚刚好。  135分钟的电影,除了被女排精神深深感动,最触动我的,还有关于赢的执念。女排精神不仅仅是敢打硬拼,还有关于输赢更深的思考。在一个大家都很能吃苦的团队,你要想赢,仅凭肯吃苦是比不了的。你觉得扣一万次球太多了?其他人已经扣了五万次球!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在那个算法还不能实现的时代,背对背训练,靠的就是敢拼才会赢,影片第一部分很好地诠释了“女排精神”,敢拼敢打,团队合作,永不言弃。为了能打赢,身体可以不顾惜,看着她们带着累累伤痕一遍遍训练,惹人泪目。 夺冠  如果影片仅仅是这样的主题,女排精神就是让你身临其境地感受女排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命精神,其实不进电影院也能了解,然而影片更多的不仅仅是励志,最触动我的,还是郎平关于赢的领悟。  郎平受聘美国排球职业教练,当她训练的美国女排与中国女排赛场博弈的时候,郎平不是没有顾虑和担心,但她依然展现了她的职业精神,精准指挥美国队战赢了她最深情牵挂的中国队。不出所料,郎平遭到了一些国人的谴责,她自己又何尝不难过呢,这种五味杂陈的滋味,唯有陈忠和能够理解。  面对沉寂多年的中国女排被人诟病,郎平再也坐不住了。她回到了中国女排国家队,顶着巨大压力,担任主教练。具有国际视野的郎平,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真正的体育精神是什么,作为一名前女排优秀运动员,作为一名留美归国职业教练,郎平看的更深更远,这才是最触动我的影片部分。  八十年代,当女排第一次打败日本队,拿到了世界冠军,举国欢腾,看着满街敲锣打鼓的阵仗,我忽然泪流满面,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太需要赢了,太需要民族自豪感了。可是到了2013年,时代不同了,新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与时俱进,难能可贵的是,一路打拼过来的郎平,没有默守陈规,她力排众议,执行“”大国家队“策略,她一遍遍地问女排,爱不爱排球,因为她深深懂得,只有深爱,才会舍命想追。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郎平对“赢”的理解。八十年代我们为什么那么看重输赢?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等我们足够强大了,输赢就不是唯一的标准了。全影片中,这句话,深深触动我的软肋,是啊,我们常常在追逐胜利的路上,一念执着,非赢不可,只可以赢的漂亮,却难以输的潇洒。这何止只是赛场启迪,这是人生智慧啊!  还记得上小学时最怕考数学,因为每次都怕自己没有考100分,上了初中最怕年级大考,因为怕自己的年级第一排位失守,好像只有满分、只有第一才能证明自己,在最该无忧无虑的年龄,徒增了无谓的忧伤,一个自卑而好强的女孩子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承认啊。现在的我,越来越明白,只要我们在该奋斗的年纪没有选择安逸,所有的付出都不会被辜负,输和赢都一样精彩。  人到中年再去想过去的一步一步,原谅伤害,接纳不足,感恩每一次遇见,那些不完美的结局,恰恰是收割成熟的季节。重要的是要保持独立、清醒、自律与通透。可以流泪,但决不能颓废。学会了解自己能够做到的,尽力去做;试着放弃追逐自己得不到的,不再纠结,并且有智慧区别两者的不同,做个真正的明白人。  夜已深了,走出电影院,又是一片新天地。(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