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历史

历史

二战后期苏联完全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他为什么不占领整个欧洲?

发布时间:2022-09-06历史 宽哥侃视界
二战后期苏联完全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他为什么不占领整个欧洲?

问题有点想当然了。

苏联不占领欧洲的根本原因就是无力继续发动战争。

二战后期的苏联军队从规模和实力上看起来确实强大,经历了四年血与火磨砺的上千万苏军在钢铁洪流的映衬下委实有着锐不可当的气势,也的确把当年的盟友们吓得心惊胆战。

不过,随着后世资料的逐步解密我们发现。二战末期苏联的国力已经接近支撑极限,长时间高强度的战争动员体制也将苏联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殆尽,实际上很难再维持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再上严阵以待的西欧各国和美国的潜在威胁。

因此,希冀苏联在二战后占领整个欧洲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苏联本身的问题

二战结束时,苏联国内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只不过被掩盖在战争胜利的光环下暴露的并不明显。一旦战争继续进行,这些积攒的隐患极有可能大规模爆发从而直接导致苏联提前崩溃。

人力资源几近枯竭

二战苏德战场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苏军那看似无穷无尽的的兵力。在整个苏德战争中,苏军人员的损失远大于德军,甚至在开战初期就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常备兵力,但苏联就硬是凭借人力优势源源不断地向前方输送兵员以弥补战场损失,最终拖垮了德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苏联在兵力高峰期时曾达到过1136万人的规模,仅次于美军(最大兵力时达1213万人),是获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庞大的兵力规模和巨大的战场减员也将苏联人口资源消耗殆尽。

在战争初期,苏联只动员23岁到37岁的男性参军。后来,为了补充战场上巨大的兵力损失,苏联政府逐步放宽年龄要求。1943年以后,苏联政府命令除担负特殊工作任务外,17岁至55岁的所有男性只要身体合格都必须征召入伍。至二战结束时,苏联国内基本处于无兵可征的状态。

根据资料统计,苏联先后动员了2700万人参军,占当时人口总数的14.1%(总人口1.9亿),其中男性动员比例占适龄男性劳动力总数的54%,占可征兵男性总数的63%。如果再加上战争初期失利导致控制区人口减少(德军占领区内约7000万人)。在整个苏德战争中,苏联动员了后方几乎所有的适龄男性参战。

二战中,苏军还动员了53万名女性参军,其中一部分甚至参与了一线作战。

而苏联人力资源枯竭的问题在1943年就初步显现。

战争初期,苏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后方经过动员后一线作战部队的数量不降反增,从最初的500万攀升到600万人的规模。到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苏联红军一线作战部队达到了690万人的顶峰水平。在这之后由于兵源枯竭,苏军一线兵力呈逐步下降趋势,到1945年柏林战役后,东线战场上的苏军一线作战部队数量已经不足600万人。

解放东北时的苏军

由于兵员数量不足,二战后期苏军部队人员十分短缺,很多步兵师仅有5000人左右,不及满员编制的一半,作战能力下滑严重。为了弥补兵员损失,苏军甚至还在爱沙尼亚、立陶宛、乌克兰等地强征18-33岁的男性入伍。而到德国投降时,苏联已无法再征召更多的人员用于补充作战消耗。

因此,二战后期苏联如果同美英等国开战,苏军现有的作战部队再难以承受大规模的作战伤亡,极可能会在消耗殆尽后彻底崩溃。

凭借巨大的人力优势,苏联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军工生产达到极限

二战时,苏联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地方是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根据统计,除去战前生产的各类轻重武器外,苏联在整个二战期间共生产各类枪支1800余万支(步枪1200万支,冲锋枪550支,轻重机枪95万挺),各类火炮83.4万门(含迫击炮),各类坦克和自行火炮10.4万辆,各型飞机13.4万架,汽车20.5万辆,总体数量居于各国之首,为保障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军的钢铁洪流确实令人赞叹

不过,在这些天量数字的背后则是苏联工业产能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即迅速转入了战时体制,而随着大量男性劳动力应征入伍,工业劳动力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工业部门开始采取增加劳动时间的方式保证物资生产。战争初期,苏联政府取消了全部节假日,并硬性规定全部职工将每天工作时间延长1--3小时,后期为应付前线迫切的需求,工业部门采取了12小时连续生产的措施,还制订了严苛的处罚措施以保证职工完成规定的劳动量。在这种强制性的政策下,苏联职工的工作日从1940年的254天猛增至1942年的352天,基本将劳动力的生产潜力压榨一空。

除此以外,苏联还动员大量妇女和伤残军人参与工业生产以填补后方劳动力的短缺问题,另外还规定12-16岁的少年每年至少也要参加至少50个工作日的生产活动。就连不适宜服役的男性,苏联政府也集中动员起来组成建筑营和劳动纵队。

通过这种高强度、大范围的动员方式,苏联将工业产能提高到最大水平,也将工业潜力挖掘殆尽,无法再进一步增加。

二战时期,苏联后方有大量妇女参与工业生产,占比超过50%

这种战时动员方式的背后,是高强度、长时间的劳动生产,加之恶劣的生存环境,其对产品质量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对人体机能有着很大的危害。在苏德战争中,苏联后方工业部门维持这种生产状态达4年之久,已经严重透支了劳动工人的身体健康,达到了人体机能的极限,整体上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继续同欧洲作战,苏联现有的工业生产不仅无法保证产量和质量,而且极有可能会先于苏军崩溃。

苏联后方的工业生产部门在战争中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亟需缓解。

东欧亟需整合

二战后期,苏军解放了大片东欧地区,并相继建立了由当地共产党执政的亲苏政权。这些地区不仅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而且还有着较为完备的工业设施和基础建设,尤其是在战争后期,东欧地区还组建了军队,协同苏军一起参与反法西斯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为苏联解决了兵源和后勤问题。

不过,东欧地区对苏联并不友好,加之亲苏政权组建时间短还没有下沉到基层,这给当地反苏势力提供了大量的生存条件,有的国家甚至存在着反苏政权和游击队,不断袭击当地苏军和亲苏政权,给苏联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比如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反苏游击队就十分活跃,直到1976年才被完全消灭;爱沙尼亚的反苏游击队也给苏军苏联造成了不小的伤亡,1955年才被镇压下来;1944年,时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的瓦图京大将遇袭身亡,也是乌克兰反苏游击队的战果。

瓦图京大将

如果同苏军同美英军队开战,东欧地区的反苏势力一定会在得到西方援助后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和袭扰,袭击当地政权,打击苏军的后勤运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东欧地区的后勤和政权稳定,苏联就不得不分散精力用于保卫后方安全。这对于兵源和后勤已经捉襟见肘的苏军来说,实在是雪上加霜。

因此,在东欧整合完毕之前,苏联也不会轻易同美英等国宣战。

为了对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也筹备组织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用于对东欧地区的援助,到1950年以后才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对东欧地区的整合。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外部的因素制约着苏联的进攻,如美国的核武器威胁,美英盟国的战争对抗等,不过这些大都属于客观因素。真正限制苏联的只有自身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切实解决,那占领整个欧洲就是一个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