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

古书中的故事:唐朝人路遇盗贼,不当放过了他,并要他教训他儿子

发布时间:2022-08-27睡前故事 养生王
故事出自唐代酉阳杂俎,记录的是一次唐人在山中遇到盗贼的事件。过程曲折,情节跌宕起伏。原文附于最后,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篇是白话文的翻写。文中的贴图,是古籍中本篇的原文。话说唐朝德宗时期,有个姓韦的书生


故事出自唐代酉阳杂俎,记录的是一次唐人在山中遇到盗贼的事件。过程曲折,情节跌宕起伏。原文附于最后,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篇是白话文的翻写。文中的贴图,是古籍中本篇的原文。


话说唐朝德宗时期,有个姓韦的书生,一家人准备搬到汝州去住。路途遥远,一路颇为寂寞,经过某座山时,正好遇到一位身著僧袍的中年僧人,带着两个年轻和尚,正在前行。一气之下,正好顺路,于是一起相伴而行。正好韦书生平时也读佛经,于是两人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就到了日落时分。僧人忽然指着路旁一条岔路道:今日和郎君相见,聊的甚是投机,此一别不知何日相见。离这里几里远就是我修行住的小庙,不知郎君可否屈驾前往一叙?书生也是意犹未尽,又见这僧人谈吐不落俗套,并欣然答应。

于是他让家人沿着大路先走。而这僧人,也让一起而行的年轻和尚先快速赶回庙去准备一番。于是两人不慌不忙地继续前行。如此行了十余里,还没有到。书生也就有些不耐,问还有多远,那和尚随即指着前面一处正有炊烟升起的树林道:就在那里了。

于是又继续前行一会,太阳已经落山。书生心里暗暗生疑这和尚只怕不是好人。偷偷摸出藏在靴子中的弹弓,并在怀中藏好数十枚铜丸。做完这些才佯装有些生气地道:学生的行程本来是规划好的,只是刚刚和上人,谈论佛法,非常相契,所以这才想到你居处继续谈论,可是现在怎么走了二十多里,还没有到,这是为什么?那僧人却不慌不忙道:不远了,就在前面,且随我来。

见和尚不敢正面回应,于是书生心里,暗道自己可能真遇上强盗了。于是慢慢放缓脚步,等那僧人在前有百步左右。就把刚刚准备好的弹弓顺势拿出,装好铜丸,就朝那和尚后脑勺弹去,正中头部。而那和尚居然仿佛没有知觉一般,还是照样前行。

书生见此情景虽然非常震惊,却是不慌,又弹出几个铜丸,直到第五个铜丸弹出,那和尚才摸了摸后脑勺,缓缓地道:书生够了,不要再恶作剧。见此情景,他也失去方寸,无可奈何。只好放下了弹弓。继续跟着僧人前行。

不久,只见僧人走到一座山庄前面,大门忽然就打开了,有数十人高举火把,两边列队而出。书生见此,知道已经没有办法,只好跟随那僧人走进山庄。待到了大厅,僧人请书生坐下,并笑道:郎君不用担忧,且安心坐下。然后他又问左右道:郎君夫人安顿好了吗?书生心里一紧,这才知道家人居然已经被这些强盗抓住。心里暗暗着急。

那僧人似乎知道书生的心情,对他道:郎君先去安慰一下,然后再回来一起共坐。然后书生就见到,妻女在另外一间房中,倒也没有受到侵害,饮食供应都也很丰盛,只是被关在里面,不许出来。只是他夫人见到他,就忍不住流泪,书生也暗自神伤落泪,并上前安慰说,夫人放心,我自然要保住你们。

定了定心神,他又回到那大厅,那僧人上前握住书生手道:你心里想的我知道,贫僧确实是在此就为强盗。本来确实没安好心,但路上见郎君武艺颇为厉害,所以转了心思,你的弹弓,若不是我,寻常人只怕也是遭受不起。所以你也不用多疑,安心住下。说完之见他又用手摸了摸后脑勺,之见书生刚刚弹出的五枚铜丸都掉了下来,原来刚刚的弹丸都镶在僧人的头皮上,分明是命中了,却是没有受伤。可见这和尚武艺非凡。

于是两人落座,僧人吩咐准备筵席,要款待书生。过不多久,筵席已好,书生看去,却见有一道蒸牛犊,上面插满了明晃晃的小刀,令人心惊。周围却环绕摆好了一圈面饼。僧人也不多言,行礼就请书生入座。然后道:贫僧还有几个义弟,这就请来和郎君一见。也不等书生回话,就见几位身著朱衣的五六个汉子,走了出来站在阶下。僧人道:快来给书生行礼,今天要不是我,而是你们遇上他,只怕就已经变成灰了。

吃完饭,那僧人又道:贫僧我久做盗贼,心常悔恨,现在年纪大了,也想痛改前非。只是我有个儿子,从小跟我为盗,现在又是年少气盛之时,武艺甚至超过我,贫僧我想让郎君和我儿比试一下,也好打击他的气焰,我才好规劝他。书生也没有办法阻止,只好一切听从。于是僧人将他名唤飞飞的儿子叫了出来,却见那少年才十六七岁,穿碧衣长袖,容貌俊秀。僧人却直接呵斥道:你且到后堂去等郎君来。

于是僧人,给了书生一般剑并五个铜丸,并且示意道:郎君尽管尽全力杀他,也好让贫僧断了念想,好改邪归正。书生见此情景,也只好答应。于是那僧人把书生带到一间大屋中,转身出门,然后上锁锁住房门。却见屋中四个角落都点了粗大的蜡烛,把整个屋子照得通明。而那飞飞却站立房中,手持一马鞭,做好了应对的姿势。

书生也不多言,嗖嗖就是引弹而弹,他心想着少年人应该是避不开。可是还未等他高兴,就听到弹丸掉落地的声音,原来已被那少年用马鞭击落。这是他更加不敢大意,只见飞飞突然纵上房梁,他立马又弹出一丸,却又是未中。此时又见那飞飞,循着墙壁快速跑动,敏捷如猿猴。他接连又射出几弹,终究是没再射中。他只好弃掉弹弓,运起手中之剑,向那少年斩去,而那飞飞跳动飞跃之间,身法如风,他根本不能挨到他身。而那少年,却在跳跃之间突然朝书生袭来,书生也是不慌,待那少年离身不到一尺时,才斩断他的马鞭。那少年急退,却也没有受伤。于是他们打得不分上下,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样斗了不知多久,那僧人才打开房门。见到两人的情景,僧人问书生道:郎君可为我除害了?书生只好把刚刚的事,都详细说了一遍。僧人久久没有说话,有些怅然。过了会才对飞飞道:看来天意如此啊,郎君也不是你的对手,你注定要成为一个盗贼吗?也不知道以后会如何。

于是他再也没有为难书生,只是和他一起吃肉,直到天明。到了天亮之后,将书生和他的家人一起送到大路口,并赠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原文:

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衔山,僧指路谓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郎君岂不能左顾乎?”士人许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处分步者先排比。行十馀里,不至,韦生问之,即指一处林烟曰:“此是矣。”又前进,日已没,韦生疑之,素善弹,乃密于靴中取弓卸弹,怀铜丸十馀,方责僧曰:“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僧但言且行。至是,僧前行百馀步,韦知其盗也,乃弹之。正中其脑,僧初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韦知无奈何,亦不复弹。见僧方至一庄,数十人列炬出迎。僧延韦坐一厅中,唤云:“郎君勿忧。”因问左右:“夫人下处如法无?”复曰:“郎君且自慰安之,即就此也。”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相顾涕泣。

即就僧,僧前执韦生手曰:“贫道,盗也。本无好意,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今日故无他,幸不疑也。适来贫道所中郎君弹悉在。”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地焉。盖脑衔弹丸而无伤,虽《列》言“无痕挞”、《孟》称“不肤挠”不翅过也。有顷布筵,具蒸犊,犊札刀子十馀,以齑饼环之。揖韦生就坐,复曰:“贫道有义弟数人,欲令伏谒。”言未已,朱衣巨带者五六辈,列于阶下。僧呼曰:“拜郎君,汝等向遇郎君,则成齑粉矣。”食毕,僧曰:“贫道久为此业,今向迟暮,欲改前非。不幸有一子,技过老僧,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

乃呼飞飞出参郎君。飞飞年才十六七,碧衣长袖,皮肉如脂。僧叱曰:“向后堂侍郎君。”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且曰:“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引韦入一堂中,乃反锁之。堂中四隅,明灯而已。飞飞当堂执一短马鞭,韦引弹,意必中,丸已敲落。不觉跳在梁上,循壁虚摄,捷若猱玃,弹丸尽,不复中。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韦断其鞭数节,竟不能伤。僧久乃开门,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韦具言之。僧怅然,顾飞飞曰:“郎君证成汝为贼也,知复如何。”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天将晓,僧送韦路口,赠绢百疋,垂泣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