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家园】意外(小小说)

发布时间:2022-07-24短篇小说 太行飞剑
张老师和李老师都是经济管理学院的骨干教师,但是两个人的教学特点和个人经历都不一样。张老师大学毕业以后在中央大型企业工作了十年,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李老师大学毕业以后直接来本校任教,且不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而


   张老师和李老师都是经济管理学院的骨干教师,但是两个人的教学特点和个人经历都不一样。张老师大学毕业以后在中央大型企业工作了十年,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李老师大学毕业以后直接来本校任教,且不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而是数学系的尖子生,他比较重视数学公式的推导。两个人在一个教研室工作,每次评教中的名次都是犬牙交错。
   有一次,李老师家里有点事情,请假了。学院安排张老师给李老师的班级代课。两个班级是平行课程。这时候,按照教学进度正好讲到生产过程的管理,主要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管理。由于张老师原来在企业生产计划处工作,手头上有大量生动的案例,于是张老师就采取了“案例教学法,”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和分析,一些抽象的概念生动起来,变得浅显易懂,便于记忆。于是同学们感觉收获很大。第二堂课学习的是质量管理,张老师详细讲解了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质量问题;也讲了三酸两碱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同学们感觉非常具体,增长了实际工作的认知。这样经过张老师代课的班级和张老师原本的班级进行了交流听课经验体会,交流中,学生们发现张老师这种讲课方法,紧扣实际工作主题,案例分析透彻,案例数量和类型比较多,整节课下来,信息量很大,基本上是和实际工作零接触。
   而李老师基本上是在课堂上推导数学公式,而这些数学公式在高等数学课上,老师已经讲过了,李老师的讲课有点拾人牙慧的意思。于是当李老师处理完私事,回到教学岗位上课的时候,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的事情:全班学生联名写信向教务处反映,要求换老师,对李老师的讲课表示不满,欢迎张老师来班级上课。学生说:“那些数学公式的推导,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会了,不必重复,我们需要掌握企业管理中的案例分析方法。”这一下子,不仅是李老师傻眼了;张老师也很尴尬;就连学校教务处也很被动。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解铃还须系铃人,”张老师主动提出和李老师联合起来讲一次课。这时候按照教学进度轮到的“技术进步统计与预测”,张老师讲了技术进步预测的理论及其发展,并且抛出了案例叫学生自己应用“道格拉斯函数”来解决,张老师说:“听说大家的数学都很棒,限时间下课交,作为一次课堂测验。”结果下课的时候能够上交的寥寥无几。第二节课,李老师给大家讲解可道格拉斯函数的设计原理及其公式推导。并且计算了本省制造业技术进步预测指标。学生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眼高手低,看似简单的数学公式掌握不牢靠。于是两个老师宣布,以后用50%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法;50%的时间进行公式的推导,以便大家牢牢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场风波才算平息了。
   这场意外留下一个后遗症,就是李老师经常找一些疑难问题来“请教”张老师,弄得张老师不厌其烦。因为张老师明显的感觉到,这些问题就凭李老师的业务功底是可以解决的,他的请教显然是带着“挑战”或“袭击”的成分。那么你以为,张老师会怎么解决这个职场上的难题呢?他会不会用“案例分析法”呢?
   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张老师问李老师:“你能不能把本学期发现的有争议学术问题归纳一下写篇论文,我有一个编辑朋友,说他们刊物有个“争鸣”栏目,急需这方面的论文。”李老师说:“行”。可是过了几天李老师拿着教材找张老师交换意见,他说:“其实这些问题都在教材上,我只是发现了问题,但是无法归纳总结和论述。写不成论文,你看能不能写写看?”张老师笑笑说:“可以,我试试,你教材留给我看看。”三天后,张老师拿出来5000字的论文。署名第一作者李老师,第二作者张老师。李老师读了一遍,无话可说。
   三个月后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稿费张老师毫不客气的留下一半,另一半给了李老师,那个学年结束时,两个人的科研分都是满分。从此以后,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商讨教学问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年后两个人一起评上了副教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