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

【绿野】糖葫芦张(微小说)

发布时间:2022-07-24短篇小说 魅力之光
宜州老城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古迹多,老传统文化多,小吃古玩多,其中糖葫芦就十分出名。老张是众多蘸糖葫芦的佼佼者,拔头子,被人称为“糖葫芦张。”  “糖葫芦张”干净利落,别人卖糖葫芦,把糖葫芦插在草把子上,露天叫卖,春天,冬天,北方大风小嚎的

宜州老城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古迹多,老传统文化多,小吃古玩多,其中糖葫芦就十分出名。老张是众多蘸糖葫芦的佼佼者,拔头子,被人称为“糖葫芦张。”
   “糖葫芦张”干净利落,别人卖糖葫芦,把糖葫芦插在草把子上,露天叫卖,春天,冬天,北方大风小嚎的,暴土扬场的,很不卫生。他却扎着白围裙,戴着白帽子,把糖葫芦套上专门制作的牛皮纸袋,既干净又美观,还给自家的糖葫芦做了广告。
   他骑着自行车,从南关到北关,从东关到西关,走了大半个县城。他的糖葫芦有大中小三个品种。分两元,一元五角,一元。由于物美价廉,买卖和气,200串糖葫芦不到一天就卖完了。
   别人为了赚钱,蘸糖葫芦用白砂糖,蘸出来的糖葫芦品相不好,味道苦,而他蘸糖葫芦用冰糖优质山楂,蘸出来的糖葫芦晶莹透剔,酸甜可口。“糖葫芦张”的好手艺,好人品,赢得了人们的赞扬,有的人为了吃到他的糖葫芦,追着他买。
   “糖葫芦张”在老婆死了以后,冲着他的好人品,好手艺,提媒的差点踢破门坎子。可他怕儿子受委屈,硬是拉扯儿子10多年,打掇儿子上了大学,娶了媳妇,在省城安了家。
   事有凑巧,前几天,“糖葫芦张”卖糖葫芦时,在一座桥边,为了躲一辆大货车,连人带自行车被挤下了桥,司机跑了,“糖葫芦张”胳膊腿多处骨折。
   家里没人照顾,儿子把他接到省城。“糖葫芦张”好了以后,想回老家。儿子告诉他,儿媳妇怀孕了,将来孩子出生了要他帮忙带孩子。
   儿媳妇怀孕害口,想吃酸酸甜甜的东西,“糖葫芦张”说:“好办!爹给你做个好吃的!”他买来了冰糖,优质山楂,施展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熬了一大盘子冰糖葫芦,儿媳妇一口气吃了4串,吃得眉开眼笑。
   不久,大孙子出生了,张家三代单传,“糖葫芦张”欢喜得不得了,出来进去哼哼“今天是个好日子……”儿媳妇产假过了就上班了,“糖葫芦张”接过带孙子的光荣任务。别看“糖葫芦张”蘸糖葫芦有一套,可那和带孩子是两码事儿。他带孙子笨手笨脚的,孙子软塌塌的,他也抱不好,冲奶粉时,也看不懂说明书,舀2勺子奶粉,倒了半瓶子开水,奶粉成了疙瘩汤,孙子饿得“哇哇”大哭,他手脚不听使唤,打了奶瓶子,奶撒了一地……
   儿子觉得这样也不行啊,就把丈母娘接来带孩子。
   丈母娘孤身一人在乡下住,虽然故土难离,但带外孙子事儿大,她收拾收拾,就颠儿颠儿地从百里之外赶过来。
   此后,“糖葫芦张”负责买菜做饭,收拾屋子,亲家母带孩子,小两口不用操心费力,舒心快乐。
   孩子一天天长大,可以推出去溜达。亲家母推着孩子,“糖葫芦张”买菜顺便一起回来,俩人有说有笑,很是惬意。小区人逗孩子,把他俩当成孩子的爷爷奶奶,或是姥爷姥姥,弄得俩人挺尴尬。有好事儿的知道他俩的真实身份,就撮合他俩成一家,亲上加亲,多好的事儿。
   “糖葫芦张”的心思活泛了,亲家母那人挺好,干净利落,温柔贤惠,要是和她成一家,挺好的。打那以后,他话里话外试探,有一天竟表白了自己的心思。亲家母的脸像蒙了一块红布,抱着孩子低下头。
   俩人走的越来越近,感情也越来越融洽。一天夜里,亲家母突然犯了病,高烧,咳喘,肺心病犯了。这病“糖葫芦张”知道,他老婆就是这病去世的。最怕高烧,不巧,儿子出差了,他赶忙拨打了120救护车。交了押金,住上了院,打上了吊瓶,“糖葫芦”张才松一口气。
   亲家母出院了,俩人的感情又近了一步。一天晚上,“糖葫芦张”把儿子叫到客厅,吭哧瘪肚地说了自己的想法。儿子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被老爹的话惊呆了,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很矛盾,很纠结。
   第二天晚上,他经过儿子卧室时,里面传来争吵声,隐隐约约是儿媳妇的声音:“老不正经的!打我妈主意!你不要脸,还不给我们留点儿脸!让我们咋呆?”接着是儿子的声音:“我爹拉扯我不容易,晚年也应该有个伴儿……有啥不好的?亲上加亲……”突然,儿媳妇的声音提高了:“你们不怕磕碜我还怕磕碜哪!离婚!”
   “糖葫芦张”听得脸一赤一红的,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白天,小两口上班了,“糖葫芦张”把昨天听到的话告诉了亲家母,并告诉她,自己明天回老家,亲家母瞅了瞅“糖葫芦张”,又瞅了瞅睡着了的孩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拿起孩子的衣服去了卫生间。
   第二天是周六,小两口还没起床,“糖葫芦张”做好了饭,和亲家母吃完了饭,把一张纸条压在茶几上。纸条上写着:“儿子,我们走了,不要找我们,我们回老家了,我们要为自己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