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文学科 > 文学 >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

【专栏作家】唬酒

发布时间:2022-07-09短篇小说 借双慧眼看世界
摘要:离家十几个年头了,听说老友故知还偶尔比划比划,年轻人嘛,不兴这个……  二十年多前大学毕业后,留在县城刚参加工作的那会,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单身生活。为便于工作,我在靠单位附近的村庄,以三十元一个月的租金租西下一间不足十平方米

摘要:离家十几个年头了,听说老友故知还偶尔比划比划,年轻人嘛,不兴这个……


   二十年多前大学毕业后,留在县城刚参加工作的那会,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单身生活。为便于工作,我在靠单位附近的村庄,以三十元一个月的租金租西下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平时,一日三餐凑合过。
   那会工资低,一个月才二百多一点。
   不过单位的一些科室经常有加班的活,既然加班自然是过了下班的点,这时科室的负责人就会安排去吃加班饭。那时,一周蹭上二三顿好点的饭,基本不会再少,足可聊以自慰我那青春激昂的肠胃。其实,那时的加班饭很简单,也就是到羊肉汤馆或街头地摊混沌馆啥的小地方,人少时就点上四个小菜,人多了根据情况再相应添加上几个。特别是晚上,逢吃加班饭,酒是少不了的尤物。一般是到了吃饭的地方,负责人会习惯性地问:“大伙加班挺辛苦,还喝点不?解解乏。”
   “嘿嘿,谢谢领导,喝点呗。”
   “好,陪你们喝点,喝啥酒?”
   “啥都行,随便!您说了算。”
   “那还喝上次喝的那个酒行不?”
   “行。那个酒真好啊!”
   “嗯,一般一般,才几块钱一瓶,就凑合着喝吧,今个管足管够,敞开了肚皮喝。不过,喝多了都老老实实地回家睡觉,谁也不许给我惹是生非,闹笑话。”
   “哎哎,您就放心吧。这个酒喝多了不上头,上了头了不晕,晕了不骂人,骂人也不会骂自己,是不?哈哈。”
   因为经常加班是常客,老板会心地笑笑,高了嗓门冲老板娘喊:“光腚瓶沱牌酒先上二斤,不透明的酒壶、酒盅伺候着。”
   老板娘也扯高了嗓子朗声应和着:“好嘞,稍等,酒菜马上到。”
   老家喝酒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上两个菜能喝酒,三个菜是不能喝酒的,说是三个菜叫“杀头菜”,说是犯人临行刑前,都会给他们上三个菜一壶酒,意思是吃饱喝足好上路。所以上了两个菜后,不等第三个菜上来,大伙就举杯相庆,正式开喝了。
   那时喝酒规矩多,常规项目是唬酒。起初一头雾水不明白,后来经试过后才清楚。
   唬酒,就是用一个不透明的小酒壶和一种能盛装半两左右的小酒杯,根据情况定规矩,比如每人先喝三小杯,轮到谁,谁就自己拿酒瓶往不透明的酒壶里倒酒,然后再把酒壶的酒倒进小酒杯,如果恰好倒满三杯或多于三杯,喝完就算过关;如果倒入酒壶的酒,再倒入小酒杯中不足三杯,那不但要把倒出的这不足的三杯酒喝了,还要推倒重来继续倒酒,直到顺利通过才算过关。
   第一次,阅历浅,经验不足,我们几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个个喝的稀里哗啦中了招,没有一个不醉的。那次,也是我平生第一次醉酒,领教了唬酒的厉害,好在第二天是周末,并没有耽搁工作,如今忆起,还唏嘘不止,感慨万千。
   在我调离县城到省城工作前一年,有朋自远方来。喝到兴致起,我问:“可曾唬过酒?”
   朋友问:“如何唬酒?”
   我便如实相告,还特意一五一十详细交代清楚了唬酒的全过程。我笑嘻嘻问:“可有兴趣?”
   朋友正值大好年华,酒量亦不差,自然不服气,撸起袖子,大声嚷着要唬酒。于是,同来的三五知己,非要换了酒壶,重打锣鼓另开戏。
   我只好率先示范,如法炮制学来的唬酒方法。不巧,入壶的酒只差了那么一点点不足三满杯。大伙几番比量,不依不饶,我只好硬着头皮喝下那不足三杯酒,重新把壶倒酒。一旁的朋友静观其变,忍捘不止。好在第二次倒酒顺利通过。接下来,按顺序就轮到了远方来的朋友。
   见他跃跃欲试,急慌慌抓壶倒酒,眼睛一眨不眨瞅着不透明酒壶,倒酒的速度是先急后缓,时倒、时、时晃酒壶的样子,我笑着说:“你这节凑恐怕是要么不足,要么超量,是最难拿捏的倒法,咋地?一次过关,把握多大?哈哈。”
   “嗯,应该差不多了?不行,应该再倒些为好。”朋友犹豫不决,一副认真的样子。
   “嗨,你就不会多倒些,以免重倒二次,还要多喝酒。嘿嘿,壶在你手中,别人当不了家。”
   朋友嘿嘿笑着说:“我看这倒酒要凭感觉,也算是个技术活,可要拿捏准了,亦多不宜少,才是上策,对不?哈哈。”
   那天,谈笑间,一坛陈年老酒,我们直喝到夕阳西下,迟迟不归。
   又到年底了,各种聚会很多。我突然想起这位老朋友,电话里问他:“还喝酒么?”
   电话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哈哈,三年前就戒酒改喝茶了。那些年一群人公酒私酒喝得是天昏地暗,狂欢过后,深夜独自回家,徒生了空虚,满足了胃,得不偿失啊!唉,对了,你老家那边还时兴唬酒吗?”
   我如实说道:“这……嘿嘿,离家十几个年头了,听说老友故知还偶尔比划比划,年轻人嘛,不兴这个……”